一、膨胀剂

1.定义:与水泥、水拌和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氢氧化钙或钙矾石和氢氧化钙,使混凝土体积产生膨胀的外加剂。

2.作用机理:混凝土膨胀剂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外加剂。它通过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拌合后发生水化反应来产生体积变大钙钒石或氢氧化钙的结晶,从而引起混凝土体积适度膨胀,从而抵消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产生一定预应力,有助于控制混凝土收缩开裂。从膨胀剂的膨胀功能看,主要是用来抵消混凝土的收缩和空隙,可以堵塞混凝土在水份蒸发过程中形成的毛细孔, 达到化学抗渗之目的,从而避免或减轻混凝土开裂和渗漏,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检验标准:GB/T23439-2017

4.分类:

(1)按水化类型分为硫铝酸钙类混凝土膨胀剂(代号A)、硫铝酸钙-氧化钙类混凝土膨胀剂(代号AC)、氧化钙类混凝土膨胀剂(代号C)。

(2)按限制膨胀率分为Ⅰ型和Ⅱ 型。

5.检验指标:

(1)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的项目为:细度、凝结时间、水中7d的限制膨胀率、7d的抗压强度.

(2)型式检验的项目为:氧化镁、碱含量、细度、凝结时间、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

6.应用区域:

(1)目前工程设计使用膨胀剂最多的地方就是基础防水底板和后浇带。图纸设计也分两种类型,一种要求防水和抗渗等级要求,并没有明确指出必须要求使用膨胀剂,可以采用双掺技术和降低水胶比来满足设计要求;另一种设计要求一定的膨胀率——后浇带,一般为微膨胀混凝土,需要添加膨胀剂。

(2)过去的混凝土都是在施工单位现场搅拌,很少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一般情况下,较难达设计抗渗要求。现在使用的混凝土主要为预拌混凝土,都掺加了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

通常配制抗渗混凝土的技术目标是减少混凝土中的毛细管通道、孔隙、微裂缝等缺陷,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达到抗渗等级要求。

抗渗混凝土需要加什么外加剂(抗渗混凝土必须加膨胀剂吗)(1)

二、抗渗混凝土

1. 抗渗等级:按照GB50164-2019规定,分为P4,P6,P8,P10,P12,>P12共六个等级。抗渗混凝土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孔隙结构,从而减少渗透通道,提高抗渗性。

2.抗渗混凝土除满足强度要求外,主要是满足抗渗要求,因此,抗渗混凝土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满足设计抗渗等级的要求。采取的技术措施:

(1)宜选用质量优良的原材料,低水化热的水泥;

(2)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3.0%,泥块含量不超过1.0%。

(3)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4)宜掺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粉煤灰采用F类,并不应低于II级。

(5)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现场管理,强化施工工人的质量意识,特别是振动棒操作人员,不能过振也不能漏振,防止麻面和蜂窝现象出现。

(6)加强混凝土结构后期养护,特别是双掺掺合料得更是要加强保温保湿养护。

3、注意事项

1.混凝土生产企业除了要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合理的配合比,在满足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和易性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单方用水量,以减少混凝土硬化后的充水空间,并保证有足够的水化产物填充到充水空间;更为关键的是必须做到按规范浇筑施工,及时覆盖保湿、保温养护,防止或尽量减少混凝土中因失水引起的毛细管道、空隙、微裂缝等缺陷,以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憎水性,确保预期的抗渗要求。

2.抗渗混凝土是不是必须使用膨胀剂,从技术角度分析,膨胀剂的掺加量要根据工程条件和膨胀率等技术要求,掺加合格规范比例的膨胀剂,在抗渗混凝土中掺加膨胀剂,不能作为唯一选项,必须加上以上几点注意事项同步进行,抗渗混凝土才可以完全达到抗裂、抗渗级别,并且不会出现空鼓、开裂现象。

3.为了防止收缩给混凝土带来的危害,提高混凝土的抗裂、防渗性能,采用膨胀混凝土来补偿收缩,现阶段多采用掺膨胀剂来补偿收缩,是一种经济、适用、高效的方法。

抗渗混凝土需要加什么外加剂(抗渗混凝土必须加膨胀剂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