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卫旭峰

陕西方言搬包谷(农民与包谷的故事)(1)

包谷这个名时(词)打我至小稚嫩的心灵上奏(就)有了深深的烙印,因为奈(那)个时候大部分庄稼汉都没文化,不知道包谷奏(就)是玉米,能把包谷叫“玉米”的人一般都是城里头穿的流里皮张、皮鞋擦的噌亮、头梳的能“跌倒蝇子滑倒虱”的洋气人,再就是念过几天书说起话来咬文嚼字显得斯文的人,或者还可能是在人民公社当个小干部啥咧的颇爱装腔扎势的人。他们完全不知道也不忌惑乡下人的感受,硬是把个很接地气的“包谷”叫成“玉米”,这明摆着不就是“端的西瓜上洋楼给洋人解喝呢么”。

陕西方言搬包谷(农民与包谷的故事)(2)

现在奏(就)连电脑上打字都没有“包谷”这个名时(词)的组词了,打个“玉”字“米”字奏(就)迸(beng)出来了。科技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好多农活被机械化取代了人力,但如果人为的失掉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也可能是一种悲哀。这让做庄稼的、爱庄稼的人听上去很是不舒服,不顺口,实在也不是个味儿。

陕西方言搬包谷(农民与包谷的故事)(3)

一说且(起)包谷,奈(那)还得从种包谷开始,隔年的麦子割倒一上场,最要紧的活奏(就)是先安秋(种包谷)。“有墒没墒,割倒种上”,“有个卖种的,没个卖苗的”,“早种一天,早收拾天”,“麦种泥条,谷种黄墒”,“包谷腰杆软”,“包谷变成米,一伏三场雨。伏旱不算旱,秋旱连根烂,包谷收不收,奏(就)看五月二十六,(农历)五月二十六滴一点,耀州城里买大碗等等的这些农谚都给包谷贴上了特定节气的时令标签。若还完全照这些农谚务秋(种包谷),三个字“没嘛哒”,肯定是个好收成!

陕西方言搬包谷(农民与包谷的故事)(4)

奈(那)个时种包谷,由于机械化程度低,靠的都是老牛滥车圪塔绳,奏(就)说这老牛吧,奈(那)可是咱农业社的大宝贝讶!有农谚说,“骡子曳车马碾场,驴驴套在碾磨上,种地再跟牛商量”。可见牛还是牛啊!这个时候老农们脖项(子)上搭个羊肚手巾,头戴个能透气的竹帽子,一身粗布便衣,腰间别着旱烟袋,一边吼着秦腔,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一边高扬着手鞭吆着老牛用犁在割过的麦茬地里犁开一条小犁沟,村姑们、新媳妇们穿着花里胡哨的长袖衣裳,(怕晒黑胳膊)挎着竹编的五升笼子,装上包谷种子用娴熟的巧手均匀有序的点种,再豁土复盖,这样往复循环着一片一片的,地奏(就)种完了。这奏(就)叫“粗种”,也叫“隔山撂”。用现在的洋叫法奏(就)叫“硬茬播种”。

陕西方言搬包谷(农民与包谷的故事)(5)

秋庄稼如果遇上风调雨顺的好年馑,奈(那)奏(就)烧咧高香了,把乡下人饶了,免得闷灌,省钱又省力,再好不过了。若还天公不作美,奈可奏(就)嘛烦大了,闷讶的、浇讶的,没有个三四水,(意思是要浇三四次),包谷是吃不到嘴里头的。上世际六十年代奈(那)个时还用的是经过改造后的老解放式水车,嘛哒(故障)多的很,2.8千瓦的铁圪塔马达(电动机),一会闸刀保险丝断了,一会水车链子断咧,一会马达皮带掉咧,嘎吧嘴子(防止水车倒转的逆齿)黑咧白呢哒哒哒响个不停,把人聒的,瞀乱的很!当时全村只有一台50开位的变压器,电压太低,水车还要专人看守,害怕把马达烧了。有时马达不够用还把电磨子的马达挪用到抗旱的水车上,弄的看管磨子的熊(人名)老汉只好告知其他外村前来加工磨面的人“外套同志请注意,实在令人对不起。马达天天去抗旱,暂时对外不磨面”的广告语,弄的外村人“一头雾水,望磨兴叹”,沉腾腾的可把粮食拉回去。我记着有一年“百日大旱”,“颗闷颗”,(意思是从种到地里一直到收成包谷都没下一滴雨),好在农民天性本分,憨厚老实,在种粮上从不算账计成本,若还算成本,奈(那)奏(就)“豆腐搅成肉价钱了”。

陕西方言搬包谷(农民与包谷的故事)(6)

包谷嫩苗刚露出个咀咀,奏(就)要开始判包谷梁了,好大的日头,热的争怂。庄稼汉急起半夜的趁凉下地劳作,或者下午四五点后再扛着锄头出工,有锄地的顺口溜:一尺的板子二尺的把,尻子蹶且(起)腰毛(弯腰的意思)哈(下)。一摆(行)锄到头再摊一摆(行),自己哄自己,锄到地东头说是到地西头歇一哈(下),锄到地西头又默默的心语说是到地东头歇一哈(下),其实连一哈(下)也没歇,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苗再大一点奏(就)要提苗,(取掉多余的苗)低头弯腰是家常便饭,一摆提到头腰都直不起来了。苗长到膝盖下开始上肥料和道梁(垅),培土防天旱浇灌方便,特别是碳酸氢铵肥料的铵味比屎都难闻,熏的人可窒息,眼睛都睁不开。再臭再刺眼也得干讶!巧道人走在上风头施肥料,奏(就)不奈(那)么刺鼻、眼了。有一年给包谷上肥料,我城里的小外甥外甥女也参与其中,因为娃不懂走在哈(下)风头,铵味扑入鼻子,炝的两个娃眼睛都睁不开,实在难以忍受,说舅讶!这是什么东西,乍这么难闻的。如其不然的话,不上肥料,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料讶!收成奏(就)不好了。

掰包谷奈(那)可是个劳力活,掰哈(下)来的包谷棒棒用蛇皮袋子一袋一袋往地头期(地头)掂,汗水湿透了衣裳顺住尻渠子往下流呢。记着有一年收秋期间不知道谁得罪龙王发怒了把老霖跟(连阴雨)请哈(下)来了,雨下咧几十天奏(就)没停点,村里妈妈奶奶长辈分的老人为了祈求龙王止雨,在院子中间栽着锤衣裳的棒槌,上边顶上一块红布,寓意把天顶住奏(就)不下雨了。这也是“法”他妈把“法”死了没“法”咧讶(没办法的歇后语)。雨下归下,节气不饶人啊!雨再大包谷也得掰讶!现在说起来奈(那)才叫个有意思啊!为了掰包谷真格是象摸爬滚打一场激烈的硬仗一样,泥里头水里头的,穿着一身破旧衣裳,戴个草帽子,脚上登着一双烂军用鞋(也叫解放鞋),使着吃奶的劲,拉着拾几袋子棒棒子,摞的和小山丘一样高的近乎上千斤重的架子车,车轱辘子陷入松软的泥土中,有时陷到深泥窝子里,有主力驾辕拉的、还有在架子车辕边和驾辕的人齐头并进挂偏套的、掀的、搬轱辘子的,好心的乡党邻里见了再搭个宽厚的手,圪泞圪泞才弄上来。鞋上粘的染泥有几十斤重,举步维艰,但车子拉岀了泥窝子,顿时老少喜笑颜开!泥泞的生产路坑坑洼洼沟沟渠渠的,车轱辘子东一滑西一歪,扭的我这个家里最强壮的男劳力两只胳膊死劲的掌控着沉重笨拙的车辕,弯腰弓背,脑凹盖(额头)因身子鼓劲倾斜角度太大几乎挨着地了,极似一头奔波的牛,还喘着大口的粗气,肩脖头(肩膀)被架子车襻绳勒出深深的一条红血印。浑身脸上董(dong)满了呢吧!人都不象人了,拉到村口,隔壁一个按乡党班辈我叫八太太和蔼可亲的老人,见我这般模样逗的仰面朝天,哈哈大笑!顺口说看把我娃乍董成这样子咧!我都认不出来咧!这娃从小到大奏(就)没dong成这睦样。此话如今我还记忆犹新。

包谷掰回来了,给一家人也带来丰收的喜悦,但“老鼠拉锨把大头还在后头呢”!要用判蹶子挖包谷杆,掐包谷杆,腾地准备种麦。奈(那)个时农村人好像是一个不会哭的娃,电老虎权大的很,打着限电的愰子,从不提前打招呼动不动奏(就)停电,Pia包谷还要受停电的煎熬,黑咧点上煤油灯、迷灯瞎火的,拴包谷、挂包谷、收拾精豆(不带皮的包谷棒棒)等分门别类的繁杂工序,娃娃们也跟着我们熬夜,为了调动娃们的积极性,给他们分成堆堆实行责任制,偶尔黑咧有电了奏(就)把家里最值钱的家用电器,14英寸海燕牌黑白电视机搬到院子边干活边看霍元甲之类的电视剧,再给点水果糖之类的奖励,谁完咧谁先早睡觉。

农谚说“六月的日头十月的风”,奈可一点不假。几场风吹的棒棒子奏(就)干了,又开始剥包谷。用剥包谷的叉叉放在蒲篮里给棒棒叉开路路,手到颗掉,全家齐动手,一两天奏(就)剥完了 。然后先用上等的优质包谷纳公粮、当时还叫“爱国粮”,给自己丟部分能烧包谷糁、做面铺、 打搅团和储存的猪、鸡饲料外,剩余哈(下)来的奏(就)都换成银子作家里日计用了。

乡下人好对付,咱庄稼汉好像奏(就)是长咧个吃粗粮的胃,从不弹嫌,只要有油泼辣子浆水菜和大蒜瓣奏(就)满足了。过去用铁锅麦苋(jian)火熬的糁糁和搅团吃着倍香,包谷虽然是粗粮但可是非常好的营养品,具有健脾开胃,润肠通便,降低胆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包谷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的症状。还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好处多的很多的很,还是多食为好啊!现在白米细面多了,能吃一顿搅团、鱼鱼、包谷面锅塔子馍还成了稀罕的饭了。

说实在话,农家人种地不是一点点辛苦,确实下的苦大。但我作为青年时期以前在农业社里长大的娃,对种地有着极其特殊的感情!一至于参加工作了还给人家谝说咱喔农业上的无论啥活都拿不住咱。什么抢、扬、折、行、提笼撒种、装车摞集、七十二行奏(就)供模(mu)子忙、提锤子打胡基(土坯)、铡草抚麦苋、扇簸箕踅筛子、拉散子、踢走镰割麦等等无一不可,说实话,我是在农活窝窝里头长大的。我喜欢种地,因为农村、农业是我的根,她哺育着我走向了社会,走向了美好的新时代。现在农民好啦!从种到收样样都是机械化,两三个小时从忙前奏(就)到忙罢了!三夏(夏收、夏播、夏管),三秋(秋收、秋播、秋管)的大忙天还有打麻将的、喝酒猜拳行令和跳广场舞的,机械化把农民解放了,真是盛世啊!

虽然我离开了农村、农业,但我的心还一直在农村。农村的苦和对农业的特殊兴趣,时刻在激励着我的人生,她锻炼了我,她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力量,给了我干任何事都要有一股牛劲的精神。我要感谢务农业和种包谷的酸甜苦辣!年近随心的我一定要把现在已经不是种包谷的光阴,却按照当年种包谷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种下去,始终绷紧用架子车拉包谷棒棒子的襻绳,我爱打牛后半截子这个职业,(意思是用鞭子打牛尻子吆犁犁地当农民)以老有所为的意志重新找回遗失多年的老本行,这奏(就)是对“包谷”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