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之前东北地区有多少个省(东北地区划分了19个省)(1)

说起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相当大家都非常清楚,东北地区分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份,简称为黑吉辽。但这样的模式是50年代才逐步成立的,从20世纪初期开始,东北地区历经了一系列的区域变化,例如东北三省、东北四省、东北十四省、东北十九省、东北九省、东北六省等等。那么,富饶的东北地区,到底下辖多少省份呢?认真的说,行政区划需要结合局势的需要和经济的发展。

解放之前东北地区有多少个省(东北地区划分了19个省)(2)

一、东北地区起初根本没有行政区划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一般延伸到辽东地区,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至于黑龙江、吉林等地,则是游牧政权的控制区。虽然中原王朝在强盛的时候,也会屡屡进行大规模北伐。但是进入衰落期以后,游牧政权会再次卷土重来。这是历代中原王朝的老大难问题,清朝入关之前,已经控制了蒙古各部和东北地区。因此,解决了这个问题。清朝入关以后,在内陆地区继续沿用行省制度,并且进一步的改善和改革,逐步形成了18行省的模式。但是在东北、蒙古和西北地区,清朝则没有设立行省制度,仅仅设立了军政合一的镇守将军,例如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这些镇守将军负责辖区内的所有事务,由于没有行政官员,镇守将军对各地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在康乾盛世期间,这些问题虽然复杂,但并没有出现危机。可是进入清朝统治的后期,尤其是甲午战争之后,各方面的危机开始出现。

解放之前东北地区有多少个省(东北地区划分了19个省)(3)

当时,北方的沙俄和东方的日本都在窥视东北地区。为了巩固东北地区,1907年,清朝在东北建立了行省制度,划分了黑龙江、吉林和奉天三个行省。请注意,虽然当时的东北也是三个省,但管辖区和现在的情况出入很大。由于盛京类似于清朝的陪都,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出现了奉天省。奉天省在清朝灭亡以后,改称为辽宁省。从1907年到1928年,东北地区一直沿用了三省的模式,因此很多老人喜欢称呼“东三省。”到了1928年,北伐战争已经基本结束,为了巩固北方地区的安全,国家先后建立了热河省、绥远省、察哈尔省和宁夏省。其中,热河省的部分辖区属于东北地区。因此,很多人把热河也视为东北的省份,开始出现东北四省的说法。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占领了东北三省。随后,日本军队开始进攻热河地区,爆发了著名的热河抗战。到了1933年,日本军队控制了热河省。

解放之前东北地区有多少个省(东北地区划分了19个省)(4)

二、东北在40年代的区划变化很频繁

为了巩固自己在东北地区的统治,日本扶持已经退位20年时间的清朝宣统皇帝溥仪重新上台,建立了伪满政权。伪满政权基本上控制了黑龙江、辽宁、吉林和热河,为了满足自己的统治,伪满政权改变了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1934年,伪满洲国重新规划了行政区划,建立了14个行省。到了1945年,也就是抗战即将胜利之前,伪满洲国下辖的省份扩大到了19个,这是东北地区省份最多的时候。由于面积有限,省份却越来越多,当时,一个省份基本上也就是两三个地区。自己的亲戚距离自己家并不太远,但可能已经属于“另一个省份了。”当然,这种情况属于日本统治时期的特殊情况,一切的改变都是为了符合日本的统治。抗战胜利以后,国家开始再次调整东北的区划问题,整合了19个省的复杂局面。在40年代的后期,东北地区调整为9个省份,这就是东北九省。

解放之前东北地区有多少个省(东北地区划分了19个省)(5)

40年代,东北地区的区划变化非常繁杂,但每个阶段都不算长。到了40年代末期,东北地区全境解放以后,我国再次调整了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出现了东北六省。分别是黑龙江省、松江省。吉林省、辽东省、辽西省和热河省,这样的行政区划存在了好几年时间。到了50年代前期,随着局势的全面稳定,国家再次调整东北地区的区划。松江省被撤销,与黑龙江省合并。辽东省和辽西省合并,重新组建了辽宁省。1955年,热河省被撤销,热河省的辖区被分别划入了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省。至此,东北地区重新回到了东北三省的模式。从1907年到1955年,历经40多年时间以后,重新回归到了东三省。当然,在上世纪70年代,内蒙古与东三省还出现了一系列的区域变化,不过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关于这些问题,作者明天和大家慢慢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