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考察龙江首站来到伊春,他访林场、走农户、进企业、问民生、谋发展,与干部群众深入交流,为伊春转型发展擘画蓝图,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工业兴市产业强市?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工业兴市产业强市(新青区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工业兴市产业强市

去年5月考察龙江首站来到伊春,他访林场、走农户、进企业、问民生、谋发展,与干部群众深入交流,为伊春转型发展擘画蓝图。

“林区转型发展既要保护好生态,也要保障好民生;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摸索接续产业发展路子;要让伊春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这是着眼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大局,为伊春转型发展确立的新目标、新定位。

“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传统林业转型方向主要集中在与农产品有关的产业上,但要打开思路,不要单打一,要多元化。”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语传遍万重山。

一年来,新青区全面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全域生态化发展,扎实推进“四区”建设,保持定力,积极作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12亿元,增长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亿元,增长91.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705万元,增长8.8%。

“新字号”产业持续培育壮大,“原字号”产业不断深度开发,“老字号”产业接连改造升级。一年来,该区完善了小兴安岭户外运动谷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拓宽了通场公路9.7公里,建设了744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和171.3平方米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成的3.6万平方米的鹤仙湖和1983俱乐部都已投入使用,还建成家庭旅馆14家,为游客提供了充足的休闲娱乐、医疗保障和住宿设施。成功举办了伊春新青首届露营大会,来自省内外的户外露营爱好者500多人齐聚小兴安岭户外运动谷,深层次的体验了户外露营、山地自行车、趣味竞技和水上摩托艇等特色项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商贸物流产业持续发展,以友春、鑫粮等3家公司为主的粮食仓储库库容总量达到8万吨,其中鑫粮公司2016年实现利润300余万元,友春现代农机合作社新建配套设施已投入运营。完成了新青粮库铁路专用线恢复工程。改扩建的新青商贸大集场地面积达到了21195.5平方米,推进了规范化经营,并已形成了辐射效应,吸引了各地众多商户和百姓前来“赶集”。

围绕我市“红蓝黑黄 林药 林畜”优势产业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特色种养殖及森林食品等“原字号”产业链条式发展。黑木耳种植每年保持2300多万袋的发展规模,引进东北林业大学技术和项目资金,在全区推广大棚立体挂袋黑木耳栽培技术,黑木耳产品广销至全国各大一线城市和大型商超。推进了以林场(所)为主体的合作经济发展,各林场(所)职工群众种植返魂草1080亩、蓝靛果1600亩,培育薇菜苗近100万株,森林猪存栏1000余头。水源林场建成大棚果园种植基地和全自动化特色养鸡场,养殖海兰白蛋鸡3万多只,种植黄桃、葡萄1.3万株。

在培育新兴接续替代产业的同时,新青区突出创新驱动,推陈出新,“老字号”产业提档升级,让老树发新枝,增强市场竞争力。他们扶持友春、宏利、福轩等木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提高设计水平、创新生产工艺,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保持了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他们鼓励艺达公司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大做文章,加强创意制作、加大研发力度,推出一批能够彰显林区特色、具有深度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产品,进一步推动木制旅游纪念品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逢时。今年,该区登高望远、抢抓机遇,下大力气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上寻求发展,打好主动仗、打赢转型仗。这个区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大力实施“三年产业项目建设攻坚战”,宝宇森林猪、白桦树汁生产加工、塞北江南北斗旅居养老小镇等一批质量高、牵动性强的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建设,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

驾车一进入新青区迎宾门,道路右侧就能看到新建好的U字形厂房,这是伊春丰浩饮品有限公司白桦树汁生产加工项目落成的地点。新青区工信局负责人介绍说,“这个项目是我区2016年招商引进的,项目总投资5800万元。一期投资1000万元,现在已经建成了年存储白桦树汁5000吨的仓储库和生产加工的基础设施,预计今年年底就可以达产,能够安置200余人就业,年销售收入可达6400万元呢!”该区引进的山东临邑金泽农贸有限公司,投资5.6亿元,在该区建设集旅游、度假、健康、养生养老为一体“塞北江南北斗旅居养老小镇”项目,已完成了2200平方米办公用房的基础施工。黑龙江伊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800万元的灵芝种植加工项目落地桦林经营所,建成了灵芝菌包生产线1条,温室大棚100栋,购置了灌袋机、搅拌机、锅炉等设备。伊春宝宇集团公司也在这个区确立了森林猪养殖基地,将建立辐射该区14个林场所的若干个林下放牧场,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繁育仔猪10万头,存栏基础母猪5000头,带动1000多人就业。

这只是该区2017年23个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掠影,这个区将全年23个重点项目层层落实责任,分解到涉及项目落地建设的各级单位和部门,安排了主要领导牵头与企业形成有效对接,抽调精干人员专门为项目服务,积极主动地帮助企业协调各方面需求,确保项目建设扎扎实实的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