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

2017年12月13日,第四个国家公祭日,也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80周年的冬日。80年,南京。我们站立的这片土地,曾以无可名状的屈辱与惨痛遭受屠城之殇!80年,不能忘,不敢忘!

交汇点记者目前身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遇难者名单墙前,下午3:00,中日韩僧侣将在这里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世界和平法会”,法会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

盐城边防官兵开展“国家公祭日”祭奠活动

扬子晚报网12月13日讯(通讯员 皋亚成 记者 范木晓子)12月13日,江苏公安边防总队盐城边防支队走进新四军纪念馆,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缅怀革面先烈,重温红色记忆。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3)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4)

80年前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拉贝在南京创建安全区,保护与救助了20多万南京难民。今天,在捐赠仪式现场,拉贝先生的曾外孙克里斯托弗带来了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曾使用过的官印、钢印等四样珍贵文物,并进行捐赠。(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5)

捐赠仪式现场,记者看到正埋头整理史料的张定胜,他是南京保卫战站迹寻研团团长。他告诉记者,此次捐赠的物品包括铁丝网、迫击炮引信、弹壳、地雷引线等物品,均在南京紫金山现场发现,为南京保卫战紫金山战斗的珍贵遗物。历经战火、饱经风霜,这些珍贵的文物史料,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历史,带我们回到“历史现场”。(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6)

哀思过后,警钟长鸣,正视历史,继往开来!下午一点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以史为鉴 警示未来”—2017年文物史料捐赠仪式。交汇点记者在现场获悉,此次纪念馆将接受来自日本、德国以及中国沈阳、南京、台湾等地人士捐赠的120余件文物史料。(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7)

边检官兵与出入境旅客共同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

12月13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10时,南京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全城鸣笛致哀,以多种形式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武警江苏边防总队南京边检站官兵在执勤岗位上与出入境旅客开展悼念活动。郇及 于英杰 文/摄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

镇江长江大桥工地上建设者默哀一分钟

扬子晚报网12月13日讯(通讯员 崔永兴 辛海宁 记者 万凌云)13日上午10:01分,国家重点工程连镇铁路镇江长江大桥南锚碇、钢筋工厂、混凝土工厂、4号墩110米的塔柱上。近500名中铁大桥局连镇铁路镇江长江大桥大桥建设者,停止一切工作,在警笛声中肃立默哀一分钟,现场参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9)

淮阴各界在张纯如纪念馆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扬子晚报网12月13日讯 (通讯员 王元元 记者 朱鼎兆)13日上午,淮阴各界代表在位于淮阴区母爱路上的张纯如纪念馆公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殉难80周年,以此来沉痛悼念80年前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死难者,以及在日军侵华战争期间惨遭屠杀的同胞们,同时深切缅怀向全世界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的人权斗士,淮安女儿张纯如女士。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0)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1)

11:15

30岁的王世杰,走到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楼下的标志性石头前,手拿纸巾,擦拭了下石头上那顶战士的头盔。王世杰说,向为民族存亡而抛洒热血的每一名战士致敬!正是中国人的抗争,中华民族在精神上从未沦陷,每一个从抗争中走过的中国人都值得历史铭记。交汇点记者 付岩岩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

11:00

【只为寻找你的名字!一面烈士墙,藏着老人怎样的痛? 】12月13日上午,南京航空抗日烈士纪念馆,年迈的张翼龙夫妇,在刻有烈士姓名的纪念墙边,焦急地寻找一个名字——蒲良楼,他是张翼龙父亲在航空军校的飞行员学生。找到后,张翼龙老人泣不成声。他边擦泪边告诉记者,父亲张传忠是蒲良楼在航空军校读书时的教官。今天老两口来航空烈士纪念馆,就是来替去世的父亲看看这些为国捐躯的学生。(交汇点记者 邵丹)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3)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4)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5)

10:42

“走到哪,也不能忘了我们的根,每年到这一天,我们一定要回来看看的!”吴义宝夫妻俩是早年居住在挹江门附近的老居民,他们见证着这块土地的诸多变迁,心中格外有感情。虽然如今已经搬离这里,两口子还是一大早就赶了最早的地铁过来参加悼念活动。“每次看着纪念碑,心中思绪万千,真的是舍不得,我们每年都来悼念,每年都感到心中悲痛只增不减。”吴义宝边说,边抹起眼泪。(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6)

10:40

花神庙丛葬地,雄壮国歌声响起,各界人士垂首默哀。默哀毕,敬献花圈。第六届南京道德模范、西善桥街道民警崔圣菊代表发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我们建设强大的中国!(交汇点记者 王世停)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7)

10:30

老人代表着记忆,孩子代表着传承。80年的跨度,足以让一座城市焕然一新,但对于南京而言,属于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有责任在这里口口相传。在吉庆社区的默哀仪式中,有老人和孩子,他们的“不曾忘却”是当下,却也代表着过去和未来,过去,“老人”历经苦难,未来,“孩子”珍守和平!在此刻的吉庆社区,在今日的南京,悲情中蕴藏力量,不忘历史,守护和平!(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8)

10:28

撞响和平大钟,放飞和平鸽!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

10:20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交汇点记者 万程鹏摄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

10:04

南京市民驻足悼念遇难同胞。交汇点记者 宋峤 摄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1)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2)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3)

10:01

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9:35

上午9点30,现场的工作人员给到场的市民分发小白花。此刻的悼念活动现场,愈发安静,人们默默地整理着胸前那朵寄托哀思的白花,此时无声更胜有声,人群周围,一棵棵松柏,一束束白菊,似乎也在垂泪。(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4)

9:10

挹江门附近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遇难同胞尸骨丛葬地之一。从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南京崇善堂红十字会等慈善团体先后六批共收死难者遗骸5100多具,埋葬于挹江门东城根及其附近之姜家园石榴园等地,特立此碑以志其事,藉慰死者,兼励后人,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挹江门丛葬地纪念碑立于绣球公园之中,前往祭拜的市民可由绣球公园北门进,直走200米,进入岔路后左拐,见到城墙下的小坡即可到纪念碑。(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5)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6)

8:55

13日上午8时,记者在南京草鞋峡丛葬地看到,南京市栖霞区化纤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自发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草鞋峡遇难同胞丛葬地拉起“铭记历史,勿忘历史”横幅,共同纪念80年前被残害的同胞。1937年12月18日夜,南京城破第六天,在日军刺刀驱赶下,5万多名南京居民与放下武器的士兵被从幕府山押解至江边……枪声掩盖着呼喊与呻吟,5万多个生命消失。日军企图以此毁尸灭迹,但中日双方都有人站出来举证,向全人类揭开这桩惊天罪行。草鞋峡丛葬地也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人数最多的丛葬地。(交汇点记者 张宣)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7)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8)

8:50

13日上午8点,记者赶到挹江门丛葬地纪念碑时,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做着各项准备工作。现场拉起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挹江门丛葬地悼念活动”横幅,不时有早起锻炼的老人经过这里,绕到纪念碑前低头默哀。(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9)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30)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31)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32)

8:30

今天,第四个国家公祭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仪式。10时,奏唱国歌。鸣笛,致哀、缅怀、警示。如果您在开车,请停车鸣笛;如果您在行走,请驻足默哀。致哀,愿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安息!前行,抬起头那一瞬,捍卫和平、振兴中华的力量,生长在你我心中!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33)

8:15

【黑白色的报头,为铭记更为前行】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江苏和南京的各大报纸全部换上黑白色的报头,慰藉80年前逝去的30万遇难同胞。肃穆的报头,献上的是一份哀悼,更是一份力量。让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34)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35)

8:00

【国旗为30万冤魂半垂】今天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7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隆重的升国旗、降半旗仪式。国旗为在80年前惨遭日寇杀戮的30万冤魂半垂,昂起的却是中华民族不屈的头颅和捍卫和平的坚强意志。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36)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37)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38)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