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证专家:@医心雕龙 呼吸科主治医生

最近,有一个「肺功能测试」动图在网络上颇为流行。

如下图所示,测试称,橙色圆点从A点移动至B点,在A点时要吸入,在B点时要呼出,中间全程需要憋气。如果做到了就说明肺部功能健康,没做到就说明肺部功能不好。

憋气多久证明肺功能正常(网传肺部健康测试)(1)

注:网传肺功能测试

有不少人表示坚持到一半就不行了,并对自己的肺部功能表示担忧。

憋气多久证明肺功能正常(网传肺部健康测试)(2)

真的仅靠憋气时间长短就能看出肺部功能是否健康吗?

肺活量越大说明肺部功能越好?

憋气越久肺越健康?非也

很多人直觉性地认为憋气时间越长,说明肺越健康,但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憋气时间并不能准确地反应肺是否健康。

一个人的肺是否健康,临床上往往会从两个方面进行观察,一是肺的解剖结构,二是肺的功能状态。

憋气多久证明肺功能正常(网传肺部健康测试)(3)

一般通过影像学检查来从解剖学角度观察肺有无阴影、毁损、畸形等病变。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是胸部CT、胸片。如果想要了解肺内支气管情况,还可以做气管镜等检查。

肺功能其实是指肺部通气时的功能状态,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明确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类型、病情进展程度以及治疗后效果等。

仅仅通过憋气来判断肺部的健康状况存在延误疾病诊断的可能。

长时间憋气小心真把自己“送走”

有不少人在“自测”后纷纷表示,虽然勉强做到了,但是却“差点把自己送走”。

憋气多久证明肺功能正常(网传肺部健康测试)(4)

临床中,对于那些长期患有慢性肺病的患者,检查肺功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明确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类型、病情进展程度以及治疗后效果等。

但单纯性的憋气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好处,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一定要谨慎憋气。

憋气时身体会面临缺氧的状态,这种情况下,身体就会调动大量营养物质来应对缺氧。

憋气多久证明肺功能正常(网传肺部健康测试)(5)

另外,身体缺氧时还会加重其他脏器的负担,比如大脑缺氧时思维就会迟缓,心脏缺氧时就会增加跳动频率,如果患者碰巧合并了心脑血管疾病,那么身体缺氧后就有可能诱发这些疾病的加重。

因为憋气时全身氧气减少,严重时还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眼花,晕倒等异常情况,这些对老年人都是极为不利的。

对于本身就患有哮喘、慢阻肺(COPD)等疾病的人,盲目憋气“自测”,小心诱发哮喘发作甚至心血管意外,到时候就真的可能会把自己“送走”了。

缺氧耐受程度:决定你可以憋多久气的关键

人体憋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身体对缺氧的耐受程度但身体对缺氧的忍耐程度并不只在肺部,而是涉及其它多个脏器。

缺氧耐受程度主要是指身体对这种缺氧情况忍耐的时间。

比如我们的大脑就对缺氧异常敏感,如果时间超过4~6分钟,那么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性的损伤

根据导致缺氧的原因可以将缺氧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供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以及组织中毒性缺氧。

长时间憋气就会导致身体出现供氧性缺氧。

憋气多久证明肺功能正常(网传肺部健康测试)(6)

举个例子,可以把身体憋气时看成一辆发动后静止的汽车,虽然不在运动,但发动机仍然运转,仍然需要燃料供应。

汽车发动后能坚持多久不熄火取决于燃料的多少以及发动机的油耗。

我们憋气时身体内的存氧量就是相当于燃料,身体代谢的耗氧量就相当于油耗,简单来说,憋气时间越长可能是身体的存氧量高,又或者是耗氧量低,并不能直接说明肺健康。

而且,在氧气耗损的同时,身体内的二氧化碳等废弃物也在不断蓄积,当体内积聚过多二氧化碳时,就会对身体产生伤害。

肺活量越大,憋气越久?

不少人在“自测”之后,表示因为自己肺活量大所以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憋气多久证明肺功能正常(网传肺部健康测试)(7)

是不是肺活量大的人憋气时间越长?

憋气时间与肺活量有什么联系?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明白什么是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定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然后再最大呼出的气体量。

简单来说,就是你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尽自己最大可能把肺内气体呼出,这些呼出的气体量就是肺活量。

憋气多久证明肺功能正常(网传肺部健康测试)(8)

肺活量反应的是人体的心肺功能,一般来说,肺活量越大的人,其身体供氧能力越强。

所以肺活量与憋气时间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一般情况下,肺活量越大的人,憋气时间就越长,但并不是绝对的。

因为憋气时长考验的是身体对于缺氧的耐受程度,肺活量大并不意味着缺氧耐受度就强。

因此,即便是肺活量相对较小的人也可以通过训练来延长憋气时间。

盲目“自测”不如对症就医

自从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大家对于呼吸道的健康空前重视,以至于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寻找评估肺部健康与否的方法。

实际上,最靠谱的检测方法就是去正规医院做检查。

无论是前文讨论的憋气实验,还是爬楼梯、六分钟步行实验、吹火柴等等方法都只是粗略评估肺功能的方法,即便是评估正常,也只能作为参考。

如果的确感到肺部或呼吸道有不适感,与其盲目“自测”,不如及时就医。千万不要因为简单的自测而误导病情,毕竟健康的问题还是交给专业医生更靠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