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新闻网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能简单就事论事,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作风看党性,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把脉问诊、对症下药(《人民日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转作风强担当提效能?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转作风强担当提效能(告别重痕轻)

转作风强担当提效能

来源:河北新闻网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能简单就事论事,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作风看党性,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把脉问诊、对症下药。(《人民日报》)

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作风“顽疾”,具有“顽固性”,党员干部在实际行动中,充分发挥“头雁效应”,落实处忌漂浮,就能以优良的作风凝聚党心民心。

须从源头上杜绝。“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的工作经常是“5+2”“白+黑”,重“痕”轻“绩”其实就是让形式主义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有的以文发文,有的以会传会,看起来站位很高,讲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却又是一套。要让形式主义彻底没有市场,还需切实发挥“指挥棒”功能,增加考核的“含金量”。

须明确责任担当。干部就是指干实事的人,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切落实在行动中的人。“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和志趣,时时刻刻都映射着本人的形象和品行,更关系着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当今社会,面对着各项改革都进入深水期,任务更艰巨,挑战也更加巨大。具备“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和勇气,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就会致力于去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须取信于民。“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剖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形色色的表现,理想信念是根,党性修养是本,在干事谋业的过程中不必追求“功成必须在我”的思想。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微小之处落实,持之以恒、功在不舍,让歪风邪气之霾逐渐消除。得好不好,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评价怎样,应该作为考核评价一个地方或单位工作的标尺,让务实之举取信于民,让清廉成为作风建设永远绽放的风景线。

作风建设,是党群关系的“晴雨表”,不能“只喊口号不发糖”,务实高效,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驰而不息纠风治陋,人民群众必定会为我们点赞、加油。惟其如此,才能用动真碰硬取得实效,以清风正气赢得民心。(张泸川)

责任编辑: 张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