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 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向社会通报青海法院2021年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并发布10起知识产权审判典型案例。

这10起典型案例,分别涉及牧区动物防疫专用设施建设专利、公众号转让、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药、侵害作品署名权、侵害商标权等,旨在通过发挥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的教育引导示范作用,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

青海四起典型案例(青海发布10起典型案例)(1)

青海高院发布十起知识产权审判典型案例

1、伊某某诉湟源某工贸公司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案

基本案情

“流动组合式牲畜防疫栏”专利权人为某畜牧兽医工作站,该兽医工作站与伊某某签订《协议书》,约定兽医工作站将案涉专利以独占许可实施的方式授权伊某某使用,并授权伊某某以个人名义进行专利维权。该专利权利要求书对该“流动组合式牲畜防疫栏”特征进行了具体描述。湟源某工贸公司2019年在兴海县投标牧区动物防疫专用设施建设项目建设防疫注射栏。2020年1月,伊某某发现青海省兴海县有侵权产品,经查,系湟源某工贸公司生产,认为湟源某工贸公司未经许可,制造并销售侵权产品,构成侵权,遂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湟源某工贸公司赔偿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支出的合理费用合计120万元。

裁判结果

经对涉案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当庭比对,结合湟源某工贸公司主张的区别点,西宁中院经审理认为,被控侵权产品在畜圈出口处无栅栏门;被控侵权产品相邻两片围栏单片之间用卡扣连接,未设销孔;被控侵权产品牲畜通道的进口和出口顶部无伸缩横梁,底部无伸缩横撑。被控侵权产品不包含权利要求1、2、3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被诉侵权技术并未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伊某某主张湟源某工贸公司侵犯其实用新型专利权并要求该公司承担责任缺乏事实依据,不予支持,遂判决驳回伊某某的诉讼请求。一审判决送达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该判决已生效。

典型意义

判断专利侵权通常适用“全面覆盖”原则,即被控侵权产品要具有专利独立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方能认定侵权成立。案涉“流动组合式牲畜防疫栏”,对权利要求1.2.3组分进行了穷尽式列举,属封闭式权利要求。封闭式权利要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权利要求,其以特定措辞或者表达,限定了其保护范围仅包括权利要求中明确记载的技术特征及其等同物,排除了其他组分、结构或者步骤。适用全面覆盖原则时,首先要确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缺少权利要求记载的一个以上的技术特征,或者有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都应当认定其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一审法院围绕当事人主张的专利权利保护范围,与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方案进行逐项比对,并最终作出被诉侵权技术并未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的认定,对于正确适用专利侵权“全面覆盖”原则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2、李某某诉某大学侵害作品署名权纠纷案

基本案情

2014年11月19日,李某某在网络平台“知乎”,以“Lydia”的名义发布文章《什么是同事打死都不会跟你说的「职场套路」?》(以下简称《职场套路》)。2016年8月24日,某大学在其网站转载了文章《如何做一个好的职场新人?》(以下简称《职场新人》)。该文章无作者信息,注明来源于“新职业”。经阅读比对,两篇文章除标题外,其他文字内容全部相同。后李某某以某大学的行为侵害了其对涉案文字作品享有的署名权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某大学停止侵权,在网站删除侵权文字作品,向李某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元、交通费1500元及律师费3000元。

裁判结果

西宁中院一审认为,《职场新人》与《职场套路》除标题外,其他文字内容全部相同。《职场套路》最早由李某某于2014年11月19日发布,该“知乎”账户属于李某某,虽然某大学提交了多篇发布于网络的与《职场新人》同名的文章,但均晚于李某某的发布时间。某大学另提交了多篇发布于不同网站的《职场套路》文章截屏,但发布时间均在2014年之后,某大学也未提交《职场新人》作者另有他人的证据,可以认定李某某是《职场套路》的作者,依法享有对该文章的署名权。任何人均可以依法使用该作品,但应该指明作者姓名。某大学未经涉案文章作者李某某的许可或授权,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李某某享有署名权的涉案文章,但未署李某某的姓名或者笔名,侵犯了李某某对涉案文章享有的署名权,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某大学转载涉案文章时未标明作者,该转载而且用于学生的就业指导,不会对李某某造成精神损害,对其主张赔偿精神损失费的请求不予支持。遂判决某大学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李某某4437元。后某大学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期间,李某某以其与某大学双方达成和解为由申请撤回起诉,青海高院二审经审查后裁定准予撤回起诉。

典型意义

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包括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规定将作品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作品的方式,著作权人享有以该种方式使用或者许可他人适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该案的审理给本地区大学的启示:高校作为科研机构,在其经营管理的网站上转载他人或其他网站的文章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时,要注意审查转载的作品是否表明作者(即使是“合理使用”)、是否存在侵害他人著作权或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同时高校学术科研成果多,在此情形下应不断提升教研人员充分运用著作权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既做到自己的作品不被他人侵犯,同时也做到引用他人作品进行科研、教学、学习等时不侵犯他人作品著作权,进而为学校教学、科研等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3、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诉西宁某餐饮店侵害作品放映权纠纷案

基本案情

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以下简称音集协)与某音乐公司签订音像著作权授权合同, 该音乐公司将其享有著作权的音像节目的放映权、复制权(前述二者仅限于卡拉OK经营场所)、广播权以信托方式授权音集协管理,其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向侵权使用者提起诉讼。2020年7月,音集协调查人员到位于西宁市五四西路某餐饮店以普通消费者身份消费使用点歌设备点播了涉案作品205首,对上述过程进行拍照和同步录像,并进行了认证。后音集协以该餐饮店侵权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按照国家版权局2006年第一号公告颁布的卡拉OK著作权使用费标准及2019年卡拉OK著作权使用费收取标准的公告判令某餐饮店承担侵权责任共计116800元并承担为本案诉讼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共计 5000元。

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涉案作品系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根据涉案作品的署名以及授权证明书,应当认定音集协取得了涉案作品的独家放映权,有权提起诉讼。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某餐饮店未经许可也未支付报酬的情况下,在其经营店铺的KTV点歌设备以营利为目的放映205首涉案音乐作品,属于通过技术设备公开再现涉案作品的行为,侵害了音集协对涉案作品享有的放映权,遂判决某餐饮店及其经营者立即停止放映205首涉案作品,并赔偿音集协经济损失5000元、合理费用1618元。

典型意义

卡拉OK作为社会大众普遍的娱乐方式,使得不特定的人可以在不特定的时间于KTV经营场所内任意点映音像作品,KTV为大众增添了生活乐趣,丰富了大众的娱乐方式,但KTV在经营过程中若未依法取得可点映音像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会构成侵权,并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本案的判决再次向本地区从事KTV的经营者作出警示,著作权法的核心是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卡拉OK歌厅向权利人付酬,这是一种进步,全社会都应该提升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使我们的著作权法得以实施,最终繁荣文学艺术创作,为经济发展,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4 某文化传播公司诉马某某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一案

基本案情

2019年6月,马某某与某文化传播公司达成技术合作意向,由文化传播公司提供场地、设备、人员和资金,马某某负责全程技术支持。双方合作经营期间,文化传播公司于2019年11月23日自行采购100个百家号。2019年12月,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期间,某文化传播公司工作人员与马某某微信交流,希望其协助出售达标百家号,马某某同意以450元/个出售转正号、以1300元/个出售原创号,某文化传播公司协助马某某办理了账号的转让、过户手续,但是马某某未支付转让款。某文化传播公司以马某某欠付代为出售的百家号和原创号转让款27100元及马某某未实际履行合同造成某文化传播公司投入经营的项目包括2名管理人员工资、聘请所有员工工资、办公设备折旧费、办公场地租金、宽带费等与项目直接相关的经济损失为由提起诉讼,请求赔偿共计117503.75元。

裁判结果

西宁中院一审认为,百家号是百度平台为创作者打造的创作、发布、变现于一体的内容创作平台。自媒体人可以在百度平台申请注册百家号,创作发布相关内容,但应保证百家号账号申请信息真实、完整和符合规范。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向其他用户转让公众账号使用权的,应当向平台提出申请,生产运营者未经审核不得擅自转让公众账号。文化传播公司因其未经审核擅自出售、转让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的行为违反相关规定,故其诉求支付出售、转让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的收益为非法获得的财产,依法不予保护。双方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实质上是技术服务合同,合同约定马某某提供技术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对百家号、大鱼号、企鹅号、头条号等公众号的购买行为,因该公司未提交双方约定转让的互联网用户具体的公众账号,未提交约定转让的账号经申请审核的相关证据,该案中也无法审查其买卖、转让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的合法性,为维护互联网公众账号管理秩序,未经申请审批不得擅自转让公众号。因此,对某文化传播公司诉求因合同未予履行,导致其投入经营的人员工资、办公设备折旧费、场地租金及宽带费等经济损失不予支持,遂判决驳回文化传播公司的诉讼请求。该判决送达后,双方均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典型意义

近年来公众账号新形态蓬勃发展,公众号信息服务在信息流、群圈分享、平台发布等网络传播新技术新应用驱动下,加速呈现专业化生产、组织化传播、商业化运营等新特征,但有些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自律和他律意识淡漠,网络水军、恶意营销、盗版侵权等顽疾毒瘤屡治不绝,影响舆论生态、扰乱传播秩序。该判决在认定文化传播公司未经审核擅自出售、转让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的情况下,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对规范公众账号传播秩序、促进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有助于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5、岳某某、霍某等人假冒注册商标案

基本案情

2019年至2020年9月间,被告人岳某某、霍某租房并购置灌装假酒所使用的整套工具制作假酒,采用低价白酒罐装的方法,制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的假酒。2020年9月23日,从二被告人制售窝点内查扣假冒名酒1864瓶,制假工具、假冒商标及包装材料。经鉴定,以上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价值为1487771.8元。

2020年7月份左右,被告人岳某亮、谢某某为了制造假酒,承租房屋,购买廉价酒、外包装、防伪标贴等,以次充好,制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假酒。2020年9月23日,从二被告人制售窝点内查扣成品假冒名酒666瓶,制假工具、假冒商标及包装材料。经鉴定,被查扣假冒注册商标瓶装假酒及包装材料共计价值为185376.66元。另,被告人岳某亮于2016年12月15日因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被格尔木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2020年,被告人王某、李某某在经营超市期间,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白酒及香烟而销售。2020年9月23日,从二被告人经营的超市及其家中查扣成品假冒名酒314瓶,品牌香烟36条。经鉴定,被查扣假冒注册商标瓶装假酒及香烟共计价值194226元。

裁判结果

海西中院一审认为,被告人岳某某、霍某、岳某亮、谢某某违反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权利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被告人岳某某、霍某共假冒4家企业7种注册商标,其中4种为驰名商标,非法经营数额达148万余元,情节特别严重;被告人岳某亮、谢某某共假冒5家企业8种注册商标,其中4种为驰名商标,非法经营数额达18万余元,情节特别严重;四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告人霍某系累犯,依法从重处罚;被告人岳某某虽不构成累犯,但有前科,酌情从重处罚;被告人岳某亮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同时是累犯,从重处罚;被告人谢某某系从犯,依法从轻处罚。遂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被告人岳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判处被告人霍某有期徒刑四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判处被告人岳某亮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万元;判处谢某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被告人王某、李某某从岳某某等人处购进假酒,同时让李某网购假香烟,二被告人明知上述商品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并对外销售,未销售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涉及假冒6家企业10种注册商标,其中3种为驰名商标,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货值金额达19万余元,其二人行为均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告人王某、李某某系犯罪未遂,依法从轻处罚。被告人王某、李某某自愿认罪认罚,应从轻减轻处罚;被告人王某、李某某积极缴纳罚金,酌情从轻处罚。据此,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万元;判处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万元(已缴纳)。

扣押在案的假冒白酒、香烟等以及被告人购买的制假酒工具及原料等涉案物品,均由扣押机关依法处理;扣押在案的作案交通工具车辆一辆,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扣押在案的四部手机均依法予以没收,留作罪证保存。

宣判后,被告人未提起上诉,检察机关亦未提起抗诉,该判决已生效。被告人已交付执行。

典型意义

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中最具有强制力和威慑力的方式,依法严厉打击侵犯注册商标犯罪行为,保护权利人对注册商标的合法权益是人民法院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营造良好知识产权法治环境的重要方面。知名商家的注册商标承载着一个商品的来源、品质保障与品牌营销,而侵犯注册商标犯罪行为,其在剽窃注册人商品信誉的同时,还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了商标管理秩序。该判决依法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被告人处以有期徒刑并处以大额罚金,彰显了人民法院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坚定决心,切实保护了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了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极大威慑了违法侵权行为,为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6、老百姓大药房诉青海老百姓大药房公司、青海老百姓大药房侵害商标权纠纷案

基本案情

老百姓大药房系案涉 “图片” “图片”等注册商标权利人,该商标均在注册有效期限之内。2011年5月27日,“老百姓”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2002年5月,青海老百姓大药房公司注册设立,2005年5月变更为现名称。青海老百姓大药房公司的微信公众号部分页面内容中含有与 “图片”注册商标相同的图片。2002年11月,青海老百姓大药房公司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某路段开办了青海老百姓大药房。2020年10月30日,老百姓大药房委托人员申请西宁市某公证处对青海老百姓大药房公司进行证据保全,该公证处对拍照购物等过程进行公证并出具了公证书。后老百姓大药房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青海老百姓大药房公司、青海老百姓大药房立即停止实施侵害案涉 “图片”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立即停止使用带有“老百姓”文字的企业名称,并变更其企业名称,变更后的企业名称不得含有与“老百姓”相同或近似的字样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开支共计15万元。

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青海老百姓大药房公司及青海老百姓大药房未经许可,在其提供的相同或类似服务上使用与老百姓大药房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并容易导致混淆的商标标识,其行为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侵犯了老百姓大药房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构成侵权。另,根据《商标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双方的经营范围均为医药类产品,属于具有竞争关系的同业经营者。老百姓大药房的“老百姓”商标已经在行业内具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青海老百姓大药房公司在变更企业名称时使用了“老百姓”名称,与涉案注册商标中“老百姓”汉字相同,青海老百姓大药房公司在其药店门面、购物袋、购物小票、网络宣传等处突出使用或者简化使用“老百姓”字样,而且微信公众号中部分页面内容中含有与案涉注册商标相同的图片,容易造成相关公众误以为该公司以及相关药店是老百姓大药房开设的药店,或者与老百姓大药房之间存在特定的关联关系,青海老百姓大药房公司作为同业经营者,不排除攀附、混淆的意图,造成相关公众对两者市场主体的混淆、误认,其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构成不正当竞争。遂判决青海老百姓大药房公司及青海老百姓大药房立即停止对“老百姓”商标的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于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完成企业名称的变更,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经济损失和制止侵权的合理支出共计8000元。

典型意义

该案原告老百姓大药房是一家全国知名的大型医药连锁企业,“老百姓”商标为驰名商标,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商誉,其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声誉在全国范围内就涉及侵害其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诉讼,而该案中的青海老百姓大药房公司及青海老百姓大药房就在其中。通过该案的审理,有助于教育引导青海地区医药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努力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也提示本地区市场经营主体在选择企业字号时应避免攀附知名企业字号、驰名商标,不能存有搭便车的侥幸,否则即构成侵权。

7、被告人铁某某销售假药案

基本案情

2020年6月份开始,被告人铁某某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售卖“参茸三肾丸”等药品的信息,并通过微信、电话等联络方式进购 “参茸三肾丸”“神奇喘咳散”“特效胃宝”后对外销售,分别销售给马某某等人获利共计2000元。经鉴定,“参茸三肾丸”“神奇喘咳散”“特效胃宝”均为假药。门源县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铁某某犯销售假药罪,于2021年2月10日向门源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裁判结果

门源县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铁某某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明知是假药仍进行销售,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药罪。被告人铁某某犯罪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主动上交违法所得,自愿认罪认罚并签字具结,可予以从宽处罚,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对被告人铁某某依法适用缓刑。门源县人民法院于2021年4月27日作出刑事判决,以销售假药罪,判处被告人铁某某拘役四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依法扣押的药品予以没收,交由扣押机关处理;违法所得2000元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并作出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铁某某承担销售假药价款三倍的惩罚性赔偿金共计11985元,上缴国库;铁某某于调解书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以文字方式在门源县官方媒体《金门源》微信公众号或门源电视台向社会公众公开道歉。宣判后,被告人未提起上诉,检察机关亦未提起抗诉,该判决已生效。

典型意义

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证药品安全就是保障民生。人民法院牢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依法支持检察机关提出的惩罚性赔偿诉讼请求,有力打击了危害药品安全犯罪行为,加大了制假售假的违法成本,警示其他相关经营者合法诚信经营,严守安全底线,勿碰安全红线,同时也引导社会大众从确保自身用药安全做起,树立食品药品安全防范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8、被告人张某、屠某某销售伪劣产品案

基本案情

被告人张某、屠某某通过注册淘宝网店销售硬盘等商品。2018年8月2日,被告人屠某某作为经办人,以某科技公司的名义与青海某贸易公司签订供货合同,由二被告人向青海某贸易公司出售163块某品牌企业级4TB全新正品硬盘,总金额人民币144255元,并承诺按照原厂质保标准给予3年质量保证服务。后二被告人向青海某贸易公司提供了其清洗、后贴假冒某商标的翻新返修、回收旧硬盘。2019年11月29日公安机关在二被告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区室内查获未销售的返修、回收旧硬盘1354块、硬盘外盒82套,其中粘贴假冒某商标的1149块硬盘及82套硬盘外盒,经认证共计价值人民币1295246.19元。2019年11月30日二被告人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刑事拘留并于2020年1月7日被依法逮捕。2020年8月21日,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张某、屠某某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裁判结果

城北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销售者以废旧产品组合或者翻新拼装后冒充正品或者新品销售,属于销售以次充好的伪劣商品行为,被告人张某、屠某某明知其销售的硬盘为二手返修、回收废旧硬盘,仍经测试、清洗、重新粘贴购买的假冒商标后,冒充某牌全新正品硬盘在网店公开销售,销售金额144255元,其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依法应予惩处。二被告人货值金额计1295246.19元的伪劣产品尚未销售即被查获,属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二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所处地位基本相当,不宜划分主从犯,据此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对被告人张某、屠某某均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各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犯罪所得人民币144255元,予以追缴;涉案财物没收归档。宣判后,被告人未提起上诉,检察机关亦未提起抗诉,该判决已生效。

典型意义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务实举措。刑法分别规定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和销售伪劣产品罪,两罪的分别设立说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并非必然属于伪劣产品。要认定伪劣产品,必须有以低等级、低档次产品冒充高等级、高等次产品的行为,二者之间应达到足够的差距,且低等级、低档次产品应近似于残次品。该案一审法院准确认定犯罪性质,将销售者以废旧产品组合或者翻新拼装后冒充正品或者新品销售,认定为销售以次充好的伪劣商品行为,并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对行为人定罪量刑,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行为的蔓延,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切实维护了正常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也凸显了人民法院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鲜明立场。

9、次某某措与某县阿玫沃公司确认不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

基本案情

某县阿玫沃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20日,并于2018年10月29日注册登记,经营范围为:儿童玩具、儿童服装、儿童食品等生产加工及销售、精品阅览书屋、民俗风情展厅及民族工艺品加工等。次某某措于2020年6月28日注册了 “阿玫沃”商标(核定使用商品/服务项目为:被子、床单和枕套、毛毯、床单、桌布、纺织织物等)和第40632940号“阿玫沃”商标(核定使用商品/服务项目为:服装、婴儿全套衣、驾驶员服装、防水服、鞋、帽子、袜、腰带等)。2020年10月20日次某某措投诉举报阿玫沃公司未经许可使用“阿玫沃”三个字,涉嫌商标侵权,要求进行调查。阿玫沃公司认为次某某措以阿玫沃公司侵害其商标专用权为由,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对阿玫沃公司发出警告,又不依法提起诉讼,使阿玫沃公司是否侵害其商标权处于无法确定状态,因此向法院起诉,请求依法确认阿玫沃公司对次某某措注册的 “阿玫沃”商标专用权不构成侵权,并请求判令次某某措赔偿阿玫沃公司因主张权利支付的合理费用人民币22000元。次某某提出反诉请求,请求判令阿玫沃公司停止使用所有与“阿玫沃”商标相同的标识并停止使用含有“阿玫沃”字样的企业名称,同时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5万元及律师费、差旅费等合理支出45000元。

裁判结果

黄南中院一审认为,阿玫沃公司的企业名称登记在先,次某某措的上述“阿玫沃”商标注册在后,阿玫沃公司不存在攀附次某某措知名度以及商业信誉的主观恶意,按照法律规定,次某某措不得损害阿玫沃公司现有的在先权利,遂判决确认阿玫沃公司不侵害次某某措“阿玫沃”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次某某措赔偿阿玫沃公司合理开支22000元,并驳回次某某措的全部反诉请求。次某某措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青海高院二审认为,次某某措申请注册商标时明知阿玫沃公司已成立,且有“阿玫沃”图标商标的情形下,仍以“阿玫沃”注册商标,阿玫沃公司请求依法确认对次某某措注册的“阿玫沃”商标专用权不构成侵权的诉讼请求合法合理。对其主张支付费用22000元的问题,青海高院二审认为,确认不侵权的诉讼请求,是对实施的某一行为是否构成对他人依法享有的某项权利的侵犯而向人民法院提出的一种确认请求,是为相关民事主体主动行使诉讼权利,排除所受到的是否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不确定状态的干扰,提供的诉讼救济途径。2020年10月20日,阿玫沃公司因次某某措向12315举报,遂以确认不侵害商标权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属于确权之诉,基于确认不侵权之诉存在目的的特殊性以及救济手段的辅助性,对于阿玫沃公司的诉请赔偿是否可以得到支持,应当取决于侵权警告对阿玫沃公司有无造成直接的损害,该案中,阿玫沃公司提出的律师费22000元,不属于确权行为所产生的合理费用,也不属于因侵权警告给阿玫沃公司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对其诉求不予支持,遂判决维持一审法院关于阿玫沃公司不侵害 “阿玫沃”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判决内容,改判驳回阿玫沃公司关于请求判令支付合理费用的请求并判决驳回次某某措的全部反诉请求。

典型意义

该案系知识产权纠纷中的权利冲突案件,具体表现为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文字登记为自己企业名称而引起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和企业名称权、在先使用的冲突。黄南地区该类案件较少,市场经营者对商标权以及在先使用等都不是很熟知,通过该案的审理,将有助于向该地区的市场经营主体进行以案释法,通过身边鲜活的案例提醒广大市场经营者要依法保护自己享有的商标专用权,同时也要注意防止侵害他人依法享有的商标专用权,进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10 某文化公司诉西宁某餐饮店侵害商标权纠纷案

基本案情

某文化公司系案涉商标权利人,该商标核定服务项目为第41类:文娱活动、俱乐部服务(娱乐或教育)、提供卡拉OK服务安排和组织音乐会等。2020年7月17日,某文化公司申请某公证处对他人涉嫌侵犯公司商标权的行为、现状等情况进行证据保全公证,当日,公证人员来到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某纯K量贩,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在该店内进行点餐消费并支付了115元。上述过程由公证人员手机隐蔽拍照取证,共取得照片26张、截图5张。后该文化公司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西宁某餐饮店、韩某某立即停止侵犯该文化公司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即销毁或清除店铺相关侵权标识及装潢,删除相关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中侵权文字、图片等内容,同时请求判令赔偿20万元并因制止侵权行为支付的合理开支515元。

裁判结果

西宁中院一审认为某文化公司依法获得案涉注册商标,在核定的服务项目上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依法受法律保护。西宁某餐饮店经营KTV业务,与案涉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服务类别相同,其在经营场所的电梯上方广告牌、包厢的呼叫门牌、支付界面、订房卡中使用了“823纯K”“品秀纯K”,其中“纯K”字样与涉案商标相同,该行为存在使相关公众误认为西宁某餐饮店经营的KTV与某文化公司已取得授权的注册商标有特定联系的可能性,该行为属于商标法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应停止侵权。关于赔偿数额,一审法院综合考虑案涉商标的知名度、影响力等,酌定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6000元。某文化公司以该餐饮店在前次诉讼后继续、恶意侵权近三年,应适用惩罚性赔偿条款予以赔偿为由提起上诉。青海高院二审认为, 2019年该餐饮店曾因被诉侵权在法院调解下履行了向某文化公司赔偿20000元的义务,同时对部分“纯K”标识进行了清理,但至2020年8月10日某公证处现场取证时,该餐饮店门头及其它区域内仍存在使用“纯K”的标识,继续实施侵权行为,具有较强的主观恶意。一审法院酌定的损害赔偿数额仅可弥补文化公司的合理维权开支,并未充分体现对该餐饮店、韩某某的惩戒,应予纠正,综合考虑“纯K”系列商标在KTV经营领域的知名度、该餐饮店经营规模、经营时间、侵权性质、前期已支付侵权损失20000元的事实,及2020年以来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改判由该餐饮店、韩某某赔偿某文化公司经济损失10000元。

典型意义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为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描绘出了宏伟蓝图。在该纲要第三部分“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中,明确要求“全面建立并实施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损害赔偿力度”。2021年3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以下简称《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发布,进一步细化了惩罚性赔偿在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的适用规则,为未来全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提供了指引。按照《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规定,权利人应当在起诉时就明确提出适用惩罚性赔偿,在二审中增加惩罚性赔偿求的,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应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该案二审未予支持某文化公司适用惩罚性赔偿的上诉请求,但对于该餐饮店恶意重复侵权的行为,在一审法院判决该餐饮店承担与其他系列侵权案相同数额的赔偿责任的情况下,二审酌情改判加大恶意重复侵权人的赔偿数额,充分体现了法律对行为人主观恶意的关注与惩罚,对今后此类案件的审理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据通报,2021年全省法院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82件,审结334件,同比分别上升67.9%和68.6%,增幅明显,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纠纷、技术服务合同纠纷、确认不侵害商标权纠纷等在我省不常见的新类型案件也不断出现,并呈逐年增多态势。另外,全省知识产权案件主要集中在西宁地区,仅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年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就达335件,占全省各级法院的80%;审结257件,占全省各级法院的83.7%。

青海四起典型案例(青海发布10起典型案例)(2)

来源/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 青海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