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蓬莱是一个有着众多传说被认为是仙境的地方。记得2015年7月29日,记者随首都媒体蓬莱采风行活动最后的一站来到八仙过海风景区,这里曾是神话传说中八仙过海的地方,因此,到这个也被称为八仙渡与八仙过海口的名胜旅游地观光游览的同时,感悟与回味古老的传说故事,是一个十分令人难忘的美好经历。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1)

八仙过海景区全景航拍图

乘旅游电瓶观光车从欧乐堡梦幻世界出来,大约十几分钟的车程就来到了位于大海之畔的八仙过海风景区。这个位于蓬莱市北黄海之滨,与丹崖山、蓬莱阁、长山列岛隔海相望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其整个景区的造型,宛如横卧海上的宝葫芦,由八仙坊、八仙桥、望瀛楼、八仙祠、会仙阁、拜仙台等近40处景观组成,并有滨海平台、观景长廊、奇石林、海豹岛等环区景观和快艇游览项目。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2)

景区的石牌坊(摄影:冯赣勇)

走进八仙过海旅游景区,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座上书“八仙过海口”五个大字的石牌坊。这是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做登州太守时所题,八仙过海口顾名思义就是八仙过海之地,而随着我们的到来,大家此时就已经来到了传说中的八仙过海的地方。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3)

八仙过海全景图(资料图片)

经过石牌坊回眸再看,牌坊后面的是“人间仙境”四个大字,也是苏轼(苏东坡)同期所题,在春夏之交,这片海面上经常出现海市蜃楼,景象十分神奇,所以蓬莱自古以来就有人间仙境的美誉。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4)

八仙过海雕像(摄影:冯赣勇)

顺着景区观光道前行,导游的介绍娓娓道来:我们大家看,八仙过海景区就像一只宝葫芦横卧在海上,传说当年八仙在此各凭宝器过海时,铁拐李将宝葫芦向大海一抛,乘此宝器过海以展神威,后来这个地方就化成了形状像宝葫芦的仙岛。 看来,八仙过海景区的建设是充分依据古老传说的故事建设而成。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5)

景区海鸥飞翔(资料图片)

漫步景区可以看到旁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只见数不胜数的被称为吉祥鸟的海鸥或悠闲自得的在海面上嬉戏玩耍,或在蓝天白云碧海之间自由飞翔。它们为什么在这里安详地栖息呢?因为它们好像也知道这里是人间仙境,古语说得好: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神仙们在这里修炼,海鸥自然也要像人一样沾沾仙气。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6)

风景区一角(摄影:冯赣勇)

在蓬莱八仙过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可以看到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所以通过这一景象,人们可以在此看到人与自然的融合,它促使人们更加重视保护、爱护生态,所以传说中仙人们也选择在这里修炼、聚会、相约过海,看来是很正确的选择。如今人们来此拜仙祈福观光游览,仙人也定会给大家带来平安、吉祥。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7)

暮色中的八仙过海景区外景

信步来到一座名叫八仙桥的上面,传说中八仙以惩恶扬善、济世救人为己任,与他们有关的许许多多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世上的人都以遇到八仙为福气,所以这座桥自然也就充满了吉祥与福瑞,走上这座桥的都是有福气的人。导游说得好:“因为我们这里有一句俗语:八仙桥上站一站,无灾无难保平安;八仙桥上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寿。”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8)

云外仙都石牌坊(摄影:冯赣勇)

继续往前走,迎面牌坊上“云外仙都”四个大字是苏东坡同时期的大书法家米芾所题,“云外仙都”是神仙们聚集修炼的地方,堪称很有灵气的洞天福地。再往里走回头看,牌坊上“得道成仙”四个大字,是米芾同时代的大书法家黄庭坚所题。记者一路已经看到了如此多的“仙”字,想必来到八仙过海景区一游的朋友,保不齐沾了仙气,就会得道成仙了。当然这是句玩笑,但好像也是很多人的梦想。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9)

仙源楼殿(摄影:冯赣勇)

转眼来到的一座楼叫仙源楼,楼上的“仙源”二字是唐太宗李世民所题,传说当年李世民东征高丽时,途经此地,恰遇海市蜃楼,只见海面上祥云缭绕,亭台楼阁时隐时现,仙人穿梭往来,惊叹之余信笔写下“仙源”二字,仙源的含义是蓬莱是中国东方神仙文化的源头,是仙人的家乡,跨进仙源大门人就步入仙境了。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10)

望瀛楼(摄影:冯赣勇)

往下看门两旁的楹联“鉴性明心通净化,参天悟道会清凉”,是当代大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游此地有感所题,这幅楹联的意思是,一个人只有清心寡欲、淡薄名利才会真正感悟出“道”的深奥,才能去追求清虚无为的最高境界,它告诫人们做人要豁达大度、洒脱超然、宁静脱俗。去掉了世俗的浮躁,心情自然就会清爽坦荡。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11)

顺心亭(摄影:冯赣勇)

来到一座叫八仙壁的拱月型影壁前,它展现的就是八仙过海的故事,相传当年八仙历经磨难,修成正果,得道成仙。一日,八仙在蓬莱聚会饮酒,一时兴起,欲过海一游,相约不得乘舟,各显其能,遂到此地,汉钟离抢先把手中扇子一抛,那扇子刹那间便大如蒲席浮在海面。汉钟离跃身卧在上面向远方飘去。何仙姑不甘落后,随手抛出荷花,那花忽然大如磨盘,红光耀眼,清香四溢,仙姑在花上亭亭玉立,随波逐浪。其余六位纷纷抛出自己的宝器法物,跃入海中,飘飘荡荡,遨游在万顷碧波之上。八仙的宝器,震撼了龙宫,龙王大怒,命太子外出查询,龙王之子欲夺八仙法物,双方大战一场。后经观音调解,双方罢战,八仙终于飘洋过海而去。从此留下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美谈。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12)

会仙阁(摄影:冯赣勇)

经过影壁来到一座雕栏玉砌的楼阁叫望瀛楼,匾额上的“望瀛楼”三个字是当代书坛泰斗启功先生所题。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在东海之滨有三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山上住着仙人,还有长生不老之药,山上的亭台楼阁均是黄金白玉所做,登此楼就可望到海上仙山。望瀛楼由六层组成,水上四层,水下两层为海洋世界。海洋世界展示了几百种珍奇的海洋生物,其中大海龟数十只,鲨鱼有数百条,最大的有近3米长、重达300多斤,尤其是大鲨鱼有了雅兴,它格外慷慨的允许我们景区的潜水员和它手拉手一起遨游大海,令人叹为观止。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13)

俯瞰望瀛楼(摄影:冯赣勇)

来到“流香轩”,相传当年何仙姑东渡过海时,曾在此停留过,当时恰逢她手持的莲花盛开,她便信手摘下一片花瓣,留在此处,从此廊轩中经常飘溢着淡淡的荷香,因此得名“流香轩”。西边的水榭叫清风榭,“琴临池水弹明月,酒向仙阁酌清风”。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14)

远眺蓬莱市区(摄影:冯赣勇)

往前走的假山旁是钟楼,撞击五六声福星到,敲打七八次鸿运来,游人有兴的可以上去敲钟祈福,每敲一声都有不同的含义;西边的是鼓楼,碧落天鼓送迟暮,渔舟唱晚迎早潮,听听晨钟暮鼓,将会使人抛却所有人间的烦恼。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15)

环形长廊(摄影:冯赣勇)

来到望瀛楼前往上看,匾额上“天风海涛”四个大字,是刘海粟大师于1982年88岁高龄时到此游览兴致大发所题。下面的楹联“登斯楼也听涛揽海,待远舶兮送往迎来”是当代大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所书,这幅楹联的意思是登上望瀛楼,壮丽的大海景色一览无遗,涛声阵阵,令人心旷神怡,每天游人如织,仙人在此热情的欢迎大家,迎来送往。更深的含义是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过客,迎来送往,生生不息,无穷循环,人的一生只是短暂的一瞬间,所以人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16)

俯瞰八仙景区(摄影:冯赣勇)

望瀛楼前面这座建筑是八仙祠。大门口这位手执托盘的孩童便是善财童子,专门为乐善好施的人们降财赐福。正对大门的是八仙祠正殿,“八仙祠”匾是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题写,楹联“九天阊阖开宫阙,八仙过海在蓬莱”是由国家功勋艺术家、著名学者杨仁恺先生题写。八仙祠里面供奉的便是誉满海内外的八仙了,西配殿是财神殿,里面供奉的是文、武财神、月老和文曲星;东配殿是祈福殿,里面供奉的是福、禄、寿、禧四位神仙。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17)

景区与大海相连(摄影:冯赣勇)

八仙祠正中供奉着飘洋过海的八仙,在他们的东面是东西南北四方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位神仙受太上老君调遣,掌管天上二十八星宿,为人间排忧解难,保佑人间平安。西面是风婆雨神雷公电母四位神仙,掌管风雨雷电。中间八仙中的第一位是长相最英俊的韩湘子,据说他是唐朝大诗人韩愈的侄孙,生性狂放,宝器是手中的洞箫,第二位是成仙最早的汉钟离,原名钟离权,汉朝人,他的宝器是身下的芭蕉扇。第三位是长相最丑但道行最高的铁拐李,据说他的大葫芦里有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因此又被称为药仙,在我们的后景区里有一个汉白玉的大葫芦,相传就是铁拐李当年所留。第四位是年纪最大的张果老,民间有张果老倒骑驴的故事,他为什么要倒骑驴呢?有这样四句话可做解释“访过多少人,不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凡事回头看”,这个老人处事小心谨慎,凡事回头看,便于总结经验,他的法器是手中的渔鼓。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18)

八仙过海留影(摄影:杨军)

第五位是八仙之首吕洞宾,号纯阳子,唐代两举进士而不第,后隐居终南山修道,传说他可以点石成金,他的法器是身后的阴阳宝剑。第六位是八仙中唯一的一位女仙-何仙姑,广东增城人,少时家贫,常住山中采野果奉母,自己却以矿石云母粉充饥,孝心至诚,感动天地,遂成女仙,她的法器是盛开的荷花。第七位是年纪最小的蓝采和,成仙时年仅十四岁,宝器是手中的花篮。最后一位是成仙最晚的皇亲国戚曹国舅,宋代人,原名曹权,对其弟仗势作恶深为不满,看破红尘,散财济民,入山修道,列入仙班,他的法器是手中的云笏板。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19)

尉迟恭塑像(摄影:冯赣勇)

来到八仙过海景区北部,两边环形的观景长廊将整个景区围在中央。这里海中有岛,岛中有海,面前这个瑶池中放养着当地特产的海参和各种鱼类,瑶池正中是“会仙阁”。路边这个大葫芦,传说是铁拐李当年留下的,当地俗话说“摸摸葫芦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葫芦腚,一辈子不生病”。人们摸一摸,沾点仙气,消灾去病,西边还有一只神驴,相传是张果老老先生的坐骑,如果有兴趣可以去骑一骑,体验一下回头看的乐趣。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20)

雕梁画栋的长廊(摄影:冯赣勇)

来到拜仙坛,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当年秦皇汉武到东海访仙、求长生不老药,所以特设此坛,并在此举行了盛大的拜仙仪式,其场面气势恢宏,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响彻了蓬莱、瀛州、方丈三座仙山,以此祈求神仙赐福保平安,后来鸣放鞭炮拜仙祈福成为一种传统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21)

别致的月亮门(摄影:冯赣勇)

经过妈祖殿与龙王宫,正面的这座高达42米气势磅礴的古建筑就是会仙阁,会仙阁的意思是众仙相聚、会合仙宾,也是凡人与神仙会面的地方,会仙阁中荟萃了道教最有代表性的72位神仙,供奉有道教地位最高的神仙三清、四御,还有五斗星君、四值功曹、九天玄女、千里眼、顺风耳等32位神仙,在地下一层的会仙殿中供奉有降兽八仙和庄子、姜尚、安期公等40位神仙。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22)

水榭小亭(摄影:冯赣勇)

匾额“会仙阁”和楹联“常称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莱会神仙”是由当代大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另一侧的“披云卧雪”匾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题写。大家请看正门上“众妙之门”这四个大字,意思是踏过这个门,在阁中可感悟道家的玄妙与深奥,登上阁顶,凭栏远望,碧海蓝天尽收眼底,正像著名作家杨朔描述的那样“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洗得干干净净”。登阁观海,登阁的过程叫得道成仙。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23)

景区外的海滩(摄影:冯赣勇)

记者登了93层台阶到达第四层,再往上的楼层封闭,就上不去了,而四层通向观景台的门又关着,只好又下到阁楼的第三层开放的观景台上,围着楼阁走了一圈,环顾四周远眺,一望无际的大海天高水阔,景色壮观。据说春夏之交,这里常有海市蜃楼出现,奇景虚幻缥缈,美不胜收。至此,为期两天的首都媒体蓬莱采风行的活动圆满结束。

蓬莱仙山八仙过海全景(蓬莱八仙过海感悟传说)(24)

夕阳下的会仙阁(资料图片)

蓬莱采风行虽然只有两天的行程,但却是感触颇深。千百年来,八仙过海之传说、海市蜃楼之奇观、碧海蓝天之美景以及秦皇汉武访仙求药留下的神奇故事,让蓬莱成为拜仙祈福、浏览观光的绝首选之处,而只有经过实地采风,才能切实理解和感受到“人间仙境、休闲天堂”的美誉。实际上八仙过海景区以道教文化和蓬莱神话为背景,以八仙传说为主题,发掘八仙文化,宣传八仙的文化形象,弘扬八仙的文化精神,凝聚八仙独具魅力特色的文化形象,旨在大力倡导“各显其能,同舟共济”——竞争不忘和谐,和谐不废竞争的精神。再见蓬莱!如果有机会,记者还会再来。(图文:冯赣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