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期间,某天酱油因为“双标门”事件而被网友“骂”上热搜!
某天酱油“双标门”事件起源于“海克斯”黑科技,辛吉飞在“科技加狠活”视频中,用几味食品添加剂、盐和水经过一番捣鼓后,便成了老百姓厨房中常用的酱油。
“呈味核苷酸二钠5克、高浓缩酱油香精两勺、焦糖色素、果葡糖浆最后再来点防腐剂,这勾兑酱油就成了,比外面卖的更浓更鲜!”
辛吉飞在视频中边操作边解说,满满的黑科技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警觉,食品添加剂迅速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
随后,有网友曝出某天酱油出口日本和欧美的产品配料表中,只有水、大豆、盐、砂糖、蘑菇和小麦,而在国内销售的同款产品的配料表中,除了水、大豆、盐等主要成分外,多了焦糖色素、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三氯蔗糖、苯甲酸钠等化学添加剂。
从两份配料表中可以看出,某天味业出口到国外的产品是纯粮酿造的,而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却是用化学添加剂勾兑出来的。
普通老百姓虽然不懂酱油的酿造技术,但对于化学添加剂还是有一定的认知的,前些年曝光的三聚氰胺、苏丹红事件,老百姓对化学添加剂的危害还记忆犹新。
所以,当人们得知某天酱油中国版竟然是添加剂勾兑出来的产品之后,一直压抑着的满腔怒火顷刻就爆发了!某天味业因此被“骂”了上热搜!
为了应对网络舆论,某天味业连发两个“严正声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紧跟着发布了“关于酱油风波几个问题的澄清”,并表示支持某天酱油维权。
然而,网友对某天味业避重就轻且带有威胁口气的两个“严正声明”和食品协会的“澄清”并不买账,认为他们是在公然侮辱消费者的智商,于是,广大消费者对某天酱油由网络声讨转为线上线下消费抵制。一些网友公开表示从此不再购买某天产品,一些网友则在网络上发布将某天酱油倒入下水道的视频,线下一些超市碍于消费者的抵制态度,不得不将某天调味品下架……
某天酱油“双标门”事件越闹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普通老百姓因此都表现出了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和担忧——老百姓的餐桌上,最不缺的就是形形色色的添加剂!
食品厂老工人一语道破配料表中暗藏的玄机某天酱油“双标门”事件发生后,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意识仿佛在一夜之间有了质的飞跃,现在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人们在购买某个商品前,都会下意识地去看看配料表。
不过,大多数老百姓也只是粗略看看,因为配料表上五花八门的添加剂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看懂的。比如,苯甲酸钠,非专业人士能够知道那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防腐剂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具体有什么危害,多大剂量为安全剂量,那就需要去查国家标准了。
问题是,国家标准目录中的食品添加剂有近200种,比元素周期表还复杂,有谁能记得住?所以,面对食品安全现状,有人感叹:要想避开问题食品,得赶紧猛补化学课!
前几天到某大型连锁超市购物,碰到一个自称是某食品厂退休的老同志在教年轻人如何看配料表。
老同志说,目前,国内市场上面对普通消费者销售的食品、调料、酒水、饮料等商品,基本上都添加了食品添加剂。如果大家因为有添加剂而不敢吃的话,那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吃了。其实,添加剂只要没有超标还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区分什么是纯化工产品,什么是含有添加剂的用食材做出来的食品。比如某天味业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某天酱油,从它的配料表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那是用添加剂勾兑出来的,跟粮食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老同志说,一般食品中都有添加剂成分,但添加剂种类很少。比如真正用蔬果做成的饮料,因为本身甜度低,为了增加甜度,厂家会适当加入甜蜜素之类的添加剂;比如用粮食酿造出来的调味品,因为某种味道不够,厂家会适当加入某种口味的添加剂。也就是说,真正用食材做出来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会很少,一般只添加了防腐用的山梨酸钾和增加某种食品特点的添加剂。
如果配料表中,色、香、味、食品特征都是靠添加剂来完成的,那种食品大概率是化工合成的。比如,甜度不够,加甜蜜素,色度不够加焦糖色,稠度不够加明胶,香度不够加香精,剩下的就只有水了!而且,这种纯化工调制品,检测真伪都很难,为了对付检测,商家会在成品中兑入少量用食材做出来的产品。比如,某天酱油,在勾兑出来的酱油中加入少量粮食酿造出来的酱油,你拿去检测,勾兑酱油中确实有粮食的成分,虽然比例很小,但也不能否认它含有粮食成分,而且,该产品添加剂含量也没有超标,所以,某天味业可以大言不惭地宣称他们的产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所以,不管什么食品,如果其配料表里标出来的一大堆配料都是食品添加剂,大概率是化工合成产品,应当毫不犹豫地舍弃,然后去挑选那种只有一两种添加剂的产品。
不知道这老工人说的对不对,反正以后我是会按照他说的方法去挑选食品的。
各位网友怎么看?请在评论区留言。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原创不易,谢绝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