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梅兰芳(56年梅兰芳出国前闷闷不乐)(1)

图|梅兰芳

前言

1956年5月的一天,周总理邀请梅兰芳谈事情,梅兰芳十分高兴,欣然前往。

可回到家里以后,梅兰芳却有些闷闷不乐,夫人福芝芳看出丈夫有些怏怏不乐,于是问了一句:

“总理找你谈什么啦?”

梅兰芳头也不回地说道:“这次组织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去日本演出,总理让我带队。”

“噢,是这么一回事儿。“福芝芳若有所思。

原来这一年,应日本朝日新闻社的邀请,中方即将派遣访日京剧代表团到日本表演,梅兰芳作为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是当仁不让的代表人选之一。

可在梅兰芳的心里,似乎还有一个巨大的疙瘩没有解开。

梅兰芳“蓄须明志”

梅兰芳出身于一个梨园世家,幼年时即学戏为生,1902年梅兰芳拜吴菱仙为师,专攻青衣。

吴菱仙教学很有一套,天资聪颖的梅兰芳得遇名师指点,进步非常的快。1904年8月17日初秋,吴菱仙与班主商量,叫年仅11岁的梅兰芳登台表演,出演《鹊桥密誓》中的织女,梅兰芳的表演大出意料之外,也让吴菱仙更加看重培养。

1950年梅兰芳(56年梅兰芳出国前闷闷不乐)(2)

图|梅兰芳年轻时

1908年,梅兰芳跟随喜连成戏班到吉林演出,当时戏班的投资人、大商人牛子厚看出梅兰芳气质不凡,料想日后定然是名角,当时梅兰芳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梅喜群,因名字不够响亮,牛子厚亲为其取名为梅兰芳。

吉林演出后,梅兰芳一炮而红,演绎了《白蛇传》中重要的配角青蛇,从吉林返回北京时,人们拥在道路两旁,争相目睹名旦风采,回到北京以后,梅兰芳就成为了当红名角。

梅兰芳很早时候便功成名就,还曾于1919年、1924年赴日演出,并大获成功。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战火三月不息,由于中日双方巨大的军事实力差距,中国付出了30万人的伤亡代价,未能阻挡日本侵略的步伐。

上海沦陷后,日本人听说了蜚声中外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就在上海,于是派人到梅兰芳家中,邀请他到电台讲话,并要他演出。

梅兰芳不愿意为日本侵略者演出,于是借口要率团到外地演出,携同家眷一起逃离上海,来到香港。

1950年梅兰芳(56年梅兰芳出国前闷闷不乐)(3)

图|梅兰芳老照片

可以说在民族大义前,梅兰芳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节,到香港后,梅兰芳深居简出。终日在家以绘画自娱。

不幸的是,1941年12月下旬,日军侵占香港。

梅兰芳担心日本人强迫他出山演出,为了不让日本人阴谋得逞,在同妻子商量后,决定蓄须明志,罢歌罢舞。由于梅兰芳主攻旦角,蓄须后自然不能登台演出。梅兰芳对前来拜访的友人说:

“别瞧我这一撮胡子,将来可有用处。日本人要是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么,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了。”

1942年1月,在香港的日本驻军司令酒井隆到梅兰芳家中拜访,一见梅兰芳嘴边的胡须,顿时有些生气,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劝道:

“梅先生,你怎么留起胡子来了?像你这样的大艺术家,怎能退出舞台艺术?”

梅兰芳搪塞道:

“我是个唱旦角的,如今年岁大了,扮相也不好看,嗓子也不行了,已经不能再演戏了,这几年我都是在家赋闲习画,颐养天年啊!”

酒井隆一听,勃然大怒,却又不好当场发作,最后拂袖而去。

1950年梅兰芳(56年梅兰芳出国前闷闷不乐)(4)

图|梅兰芳蓄须明志

没过几天,酒井隆就派人威胁梅兰芳,一定要他登台演出,不巧的是,梅兰芳当时身患牙痛,半边脸肿胀,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登台演出了,酒井隆只好作罢。

梅兰芳自感危险日益逼近,为安全起见,又从香港返回上海,不凑巧的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

汪精卫投降后,在南京成立伪政府,当时上海的大特务头子吴世宝邀请梅兰芳赴宴,并强行逼迫梅兰芳演出。

梅兰芳夫人福芝芳见丈夫愁眉不展,决定单刀赴会。

福芝芳前往汪伪政权特务机关76号,大汉奸吴世宝硬撑着脸胁迫梅夫人:

“几年不见梅老板,听说蓄起了长长的胡须,是不是为了在国民面前要个面子?我看大可不必,太太应该关心他才是。如今日本人当道,还是识相点为好。”

福芝芳义正言辞予以拒绝。

“梅兰芳是个中国人,岂能出卖祖宗、放弃节操!”

吴世宝恼羞成怒,强拉福芝芳参观牢狱中的刑具,还威胁说:

“梅老板唱戏几十年了,还没有领教过我吴某人的舞台吧。”

即便是面对威胁,福芝芳依旧不为所动,回到宴席上后,不动筷子不说话,以示抗议。吴世宝忍无可忍,端来一盆硝镪水威胁。

“硝镪水岂能毁掉我丈夫的人格与国格。”

梅夫人言罢,即拂袖离去。

1950年梅兰芳(56年梅兰芳出国前闷闷不乐)(5)

图|抗战时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梅兰芳赶在日本人来之前,让妻子为自己注射了一针四联防疫针,没一会儿功夫,梅兰芳开始烧起来,日本人来后,看到梅兰芳病恹恹的躺在床上,也是无计可施,只好离开。

为了胁迫梅兰芳演出,日本人冻结了他在香港的存款,这让久不演出的梅兰芳生活顿时没了着落,日本人的歹毒想法就是逼迫梅兰芳不得不演出,为了生计考虑,福芝芳劝梅兰芳以买画为生:

“最近报纸登出了何香凝女士卖画谋生的消息,我们不妨也来学她。发挥你的绘画才能,卖画度日如何?”

两人说干就干,买来纸张颜料,画了二十几幅画。果不其然,当市民看到是梅兰芳的大作后,立刻出钱购买,没多长时间梅兰芳的画作便一扫而空。

日本人见逼迫不成,又生一计,趁梅兰芳在上海举办画展时,暗施手脚,结果画展当年门客寥寥,梅兰芳一看顿时怒火中烧,原来每张画上都贴了一张字条,写了“汪主席订购”、“冈村宁次长官订购”等等。

1950年梅兰芳(56年梅兰芳出国前闷闷不乐)(6)

图|摄于40年代梅兰芳全家照

梅兰芳夫妇大怒之下,立即取来剪刀,动手将画作裁成碎片,一时间梅兰芳毁画的举动传遍祖国大江南北,人们纷纷赞誉梅兰芳民族气节。

看到全国民众的支持,梅兰芳感动的热泪盈眶,兴奋的对夫人说:“我梅兰芳再也不是一只孤雁了。”

“我感觉逝去的青春又回来了”

在那段苦难的岁月,梅兰芳无法登台演出,只好卖画度日,可即便如此也时常捉襟见肘,为此还把北京的房子卖掉了,除此以外,还要资助剧团一些更贫困者生活。

梅兰芳回忆那段日子时,曾颇为感慨:

“一个演员正在表演力旺盛之际,因为抵抗恶劣的社会环境,而蓄须谢绝舞台演出,连嗓子都不敢吊,这种痛苦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之所以绘画,一半是为了维持生活,一半是借此消遣。否则,我真是要憋死了。”

随着抗战、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终于迎来了当家做主的时代。

1950年梅兰芳(56年梅兰芳出国前闷闷不乐)(7)

图|梅兰芳《西施》剧照扮相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

事实上早在一个月前,上海的枪炮声就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由于兵荒马乱的缘故,福芝芳曾与丈夫“约法三章”,不要随便外出,梅兰芳也始终遵守妻子的建议,没有出房门一步。

到5月27日凌晨,枪炮声渐渐停止,这一天早上,梅兰芳起得比较早,他瞒着夫人一个人打算到大街上走走。当走到建国东路的时候,看到了大街上一排排睡着的解放军官兵,内心的触动不是一般的大,虽然回家以后,梅兰芳遭到了夫人的指责,可还是兴奋的对夫人说起在街上的遭遇:

“共产党的军队确实解放了上海,他们的纪律好极了。”

没过多久,负责上海市军管会文化教育管理工作的夏衍、于伶等到梅兰芳家中专门拜访。不仅如此上海市市长陈毅还亲自写请帖邀请梅兰芳到中国青年会参加座谈。

梅兰芳在南京大戏院演出招待解放军时,陈毅到化妆间,当面向梅兰芳表示了感谢。

这一切的变化,确实让梅兰芳感到有些不同。

1950年梅兰芳(56年梅兰芳出国前闷闷不乐)(8)

图|梅兰芳全家福

更为难得的是,1949年6月,梅兰芳受周恩来邀到北平参加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梅兰芳出席大会,是周恩来亲自提名的,会议中周恩来做政治报告,也给梅兰芳耳目一新的感觉,会后周恩来同梅兰芳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作为会议代表,梅兰芳的心情是十分激动的:

“我在会场中看到的是光明、团结,一种活生生新鲜的力量鼓舞着我,使我感觉到逝去的青春又回来了。”

文代会期间,大会安排了35个文艺团参加演出,梅兰芳率剧团表演的《霸王别姬》更是重头戏,表演当天,毛主席身穿短袖汗衫观看了演出,并和大家一起起立鼓掌,梅兰芳十分激动,回到家里后对妻子福芝芳兴奋的说:

“我一出场就见到了毛主席。说实在话,这个戏我演了1000多场,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淋漓酣畅。”

文代会后,梅兰芳还受邀参加了全国政协筹备委员会,并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会议中,梅兰芳有感触地发言到:

“我们地方戏的工作者,在旧社会里面,向来是不被当人看待的。今天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翻身了,做了新中国的主人。”

“现在我们既然在政治上的地位提高了,更应自觉,更应努力本位工作,在毛主席领导下,前进!”

周恩来十分关心梅兰芳的日常生活,早在文代会后,就邀请梅兰芳留在北京居住,不仅如此周恩来还提出,可以安排梅兰芳住在自己之前在北京的宅院。

1950年梅兰芳(56年梅兰芳出国前闷闷不乐)(9)

图|梅兰芳先生

这样的安排令梅兰芳十分感动,不过他还是提出:

“回北平不能再住原来的房子了。因为那个宅院是我自己在抗战时期就已经卖了的,再住进去不妥。政府只要给几间宿舍,能安置下足矣。”

1951年,梅兰芳到北京工作后,周恩来将他安排到护国寺甲1号居住,这个地方略显局促,尤其是梅兰芳儿子成婚以后,居住就更加有些捉襟见肘。

“梅兰芳先生家来往的客人多,来人拜访连个客厅都没有怎么行?”

周恩来专门指示有关部门,又在院子南面加盖了十多间住房,解决了梅兰芳居住的问题。

心病还须心药医

梅兰芳对周恩来,始终是十分尊重的。

不过当得知要自己率团前往日本访问时,梅兰芳心里还是感到很不舒服。

毕竟抗战时梅兰芳为了不为日本人演出,可以说是耗费了极大的心力,虽然说已经过去多年,可日本始终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还给美军提供军事基地。日本的一系列行为,使得梅兰芳很抗拒这次赴日演出。

1950年梅兰芳(56年梅兰芳出国前闷闷不乐)(10)

图|周总理

周恩来察觉了梅兰芳心里问题,于是主动派人请他过来,两人再一次进行了深彻的谈话。

“我看你心里有一个很大的疙瘩。”

周恩来开门见山说:

“你是爱国的艺术家,现在到日本演出,送戏上门,有点想不通。当初侵略中国的是一小撮法西斯反动军阀, 这些人,大多数都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戒。”

“我们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到日本旅行演出,是唱给日本人民听,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都是在战争中的受害者,我们要对他们表示同情,他们也一定欢迎我们。”

最后,周恩来诚恳地劝说道:

“希望你解开心结,愉快地带队前往,成功的演出,顺利的凯旋。”

周恩来这一席话,令梅兰芳茅塞顿开,回到家后,梅兰芳如释重负地对妻子福芝芳说:

“今天,周总理又给我上了一课,他的一席话,打开了我思想上的窗子,我现在觉得心明眼亮,可以轻装上阵了。”

这次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是由中国京剧院、梅兰芳剧团合并组成的,总计人员84人,临行之前,周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代表团成员,对他们这次赴日演出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和赞许。

1950年梅兰芳(56年梅兰芳出国前闷闷不乐)(11)

图|梅兰芳早期杨贵妃扮相

就连梅兰芳也没想到,这第三次赴日演出,竟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代表团乘飞机出发后,在日本羽田机场下飞机,机场上受到了日本民众的热烈欢迎。梅兰芳后来在回忆文章中,也这样写道:

“许多位女士、儿童穿着艳丽的衣服,将娇红嫩白的花束送到我们的手里,有几位老朋友从人群中伸出头来向我招手,日本朋友的欢迎词和我的答谢词,都被热闹的人声给掩盖下去。这正是红日当空的时候,天气很热,但欢迎的人都兴高采烈地唱着《东方红》和《东京—北京》的歌曲。”

梅兰芳在日本期间,除了演出外,还和一些老朋友们见了面,早年赴日演出时,梅兰芳还曾得到帝国剧场工作人员的照顾,这一次也都一一见了面。

在广岛车站停留时,广岛一些人自发将花束献给了代表团,这些人都是在原子弹爆炸中幸存下来的一部分人,这让梅兰芳有了更深的触动,为此他提议,为广岛民众举行义演,要知道在原定的计划中,并没有要在广岛进行演出的计划。

梅兰芳还在东京进行了二次演出,将所得收入全部捐献给了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与因为战争灾害留下的孤儿。

1950年梅兰芳(56年梅兰芳出国前闷闷不乐)(12)

图|1956年梅兰芳率团访日

梅兰芳在日本演出是,还专门到32年前赴日演出时为自己治病的今井泰藏医生家里去拜访,今井泰藏是日本名医,梅兰芳32年前赴日演出时,不凑巧肠胃炎发作,疼地死去活来,今井泰藏不分昼夜悉心照料,令梅兰芳十分感动,更为关键的是,今井泰藏拒绝梅兰芳支付医疗费用,梅兰芳十分感动的说:“您这样的话让我心里不安。先生是救命恩人,至少让我送点什么礼物给你吧。先生您喜欢什么呢?”

今井泰藏仍然拒绝,梅兰芳再三恳求之下,今井泰藏觉得有些却之不恭,于是提出:“那么下次见面的时候,就请送我翡翠的袖扣吧。”

遗憾的是,今井泰藏已于1943年病故,临别之际,梅兰芳将当年答应的翡翠纽扣,置于今井泰藏的遗像前。

不过这次赴日演出,也有不少不和谐的地方,代表团入住日本帝国饭店时,还在成堆的花篮中发现了一枚定时炸弹,5月30日首场演出是,适逢梅兰芳出演《贵妃醉酒》,楼上忽然撒下大批的反动传单,梅兰芳始终坚持演出,这才令潜藏的敌人没有得逞。

1950年梅兰芳(56年梅兰芳出国前闷闷不乐)(13)

图|1956年,梅兰芳到日本访问演出,在东京与市川猿之助(右起第一人)合影

另外返程时,梅兰芳乘坐的飞机还遭到了特务跟踪,飞机飞抵台北上空时,梅兰芳义正言辞地对同行的姜妙香说:

“如果这架飞机不得已而迫降,我就跳机,绝不做俘虏,这样才对得起共产党,对得起毛主席。”

周恩来听说了可能会有特务捣乱的事,立即做了周密的部署,并于7月15日深夜召见了英国驻华代办,恳请他们准时在启德机场武装接应。

事后梅兰芳回忆称:

他一生有过三次访日演出,这次是最值得纪念的,因为周总理为此庆祝了很大的热情和经历,自己也受到了教育和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