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梅小语

图文|田樱

腊月蜡梅,迎霜破雪,春上枝头。 踏雪探梅,与梅吟诗,与梅小语。 沈园踏雪探梅,梅香入诗韵。

冬晨的一天,我沿着细雨残雪的曲径,从拙朴古意的疏疏篱笆边,经诗镜石,过双桂堂。

香雪沈园,黄花点点,花木扶疏,此时我记起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仔细观之,一丛丛蜡梅,淡黄色的花瓣娇柔疏朗, 楚楚动人。走过孤鹤亭,一堵老拙古意、龙飞凤舞的书陆游词《钗头凤》诗墙,闪现在面前,让人回味。

徜徉在诗墙前,当年陆游与唐琬重新晤面的悲凉气氛,在历史的屏幕中闪过。如今人去园在,蜡梅依旧,陆游与唐琬遗留在园中的音韵犹在,而留给后人的是缕缕“斩不断,理还乱”的思绪。赏梅吟诗,忽闻一缕幽香,引人进入陆游与唐琬诗情婉约、悱恻动人的诗境。

田樱通的剧(田樱探梅小语)(1)

三味书屋踏雪探梅,赏梅思人。寒冬将逝,我从鲁迅故居出来,东行数百步,往南过一石板桥,来到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三味书屋。书屋后的小园子里,后壁匾额书曰:“自怡”,是当年书屋学子课间嬉戏游乐的地方。园子东墙下面有砖砌花坛,南端植一丛天竹,园中有两株后人补栽的桂树,而一株老拙的蜡梅让我蓦然眼前一亮。树标上写着:“古树名木,蜡梅树,树龄一百年。”

老蜡梅,老干古枝,苍劲挺秀;虽寿在百龄以上,却秀枝嫩叶,似少女秀发飘柔;雪里开花,迎霜破雪,让人寒意顿消。探梅思人,仿佛感受到少年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与小同学探梅折梅的童趣:“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 上寻蝉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自栽梅花临雪细探,语丝片片。

三弟送来一款蜡梅盆景,置于阳台。隆冬晨日,瑞雪飘飞,推开阳台上的天窗,任雪花飘入,阳台上蜡梅,一片孤削枝丫上,有的挂着圆圆的花苞,有的花开金黄。我靠近恣意观赏,稀疏的雪花无声地飘落黄花上,那蜡梅在雪中静静地昂立着,赫赫怒放着如金的花朵,以无可形容的俏丽,倾泻着寒日里的生命恋歌。

田樱通的剧(田樱探梅小语)(2)

蜡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绽蕾,斗寒傲霜;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古诗词中有许 多描绘蜡梅的诗词。宋代诗人描绘蜡梅的名诗较多。其中,晁补之的咏蜡梅诗很有特色: “去年不见蜡梅开,准拟新年恰恰来。芳菲意浅姿容淡,忆得素儿如此梅。”谢翱《蜡梅》“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归。”黄庭坚《戏 咏蜡梅二首》:“金蓓锁春寒,恼人香未展。虽无桃李颜,风味极不浅。”“体薰山麝脐, 色染蔷薇露。披拂不满襟,时有暗香度。”这些诗描绘了蜡梅的清幽暗香,傲雪凌霜。

蜡梅,清幽暗香,让人心荡神驰。

蜡梅,傲雪凌霜,令人歌咏赞赏。

作者简介:田樱,本名田俊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大连市散文学会会长,辽宁省散文协会理事,大连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会长,现为大连市作家协会顾问。

著有:《榴槤情》、《樱花情》、《草屋情》、《峇厘情》、《吴哥情》、《基纬情》、《雅典情》、《海天片羽》、《樱》等。《岁月情》(待出版)

壹点号 既望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