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溶胶?

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这些固态或液态颗粒的密度与气体介质的密度可以相差微小,也可以悬殊很大。气溶胶颗粒大小通常在0.01~10μm之间 ,但由于来源和形成原因范围很大,例如:花粉等植物气溶胶的粒径为5-100µm、木材及烟草燃烧产生的气溶胶,其粒径为0.01-1000µm等 。颗粒的形状多种多样,可以是近乎球形,诸如液态雾珠,也可以是片状、针状及其它不规则形状。从流体力学角度,气溶胶实质上是气态,为连续相,固、液态为分散相的多相流体。

天空中的云、雾、尘埃,工业上和运输业上用的锅炉和各种发动机里未燃尽的燃料所形成的烟,采矿过程、采石场采掘与石料加工过程和粮食加工时所形成的固体粉尘,人造的掩蔽烟幕和毒烟等都是气溶胶的具体实例。

气溶胶如何传播病毒如何防范(科普什么是气溶胶)(1)

气溶胶能传播病毒吗?

气溶胶是以固体或液体为分散质(又称分散相)和气体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它具有胶体性质,如:对光线有散射作用、电泳、布朗运动等特性。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作布朗运动,不因重力而沉降,可悬浮在大气中长达数月、数年之久。

而新冠病毒在体外合适环境存活可达5天,当病毒颗粒悬浮在气溶胶里面,可随大气流动传播,可以达到数百米以上,甚至可以通过管道传播。

普通的飞沫在大气内会沉降,传播距离有限,病毒飞沫最远可喷至1.8米,保持社交距离即可预防感染。

气溶胶如何传播病毒如何防范(科普什么是气溶胶)(2)

气溶胶

气溶胶的形成条件

气溶胶形成要求颗粒要足够小,通常在0.01~10μm之间。人体打喷嚏时所产生的颗粒直径较大,容易沉降到地面,而呼吸、说话和咳嗽时所形成的颗粒直径较小,容易悬浮在空气中,随空气进行迁徙。此外,气管插管、无创通气、心肺复苏以及气管插管之前的通气和支气管检查时,都会产生气溶胶。

当病毒感染者非常密集,他们呼吸、讲话和咳嗽呼出病毒颗粒,确有可能形成气溶胶,随大气迁徙、播散。

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

戴医用口罩是最简单的方法,普通的熔喷布口罩即可达到效果。当楼栋里感染者非常密集的时候,堵住下水道、关窗、关闭抽油烟机等降低空气流通的方法,也可以降低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的概率。


我是野生型Yellow医生,放射科主治医师,关注我,继续为您带来医学科普,带您“窥探”医疗圈那些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