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大师的终极奥义(成为时间大师)(1)

出12:2,你们要以本月为正月,为一年之首。

这句话说的是犹太人出埃及,他们出埃及是在犹太历的尼散月。犹太历和中国的农历一样,都是基于月亮周期而变化的阴历。

对犹太人来说,这是一条命令。什么命令呢?是关于如何设立希伯来历,以及如何计算时间的。然而从本质上来看,这条命令说的是如何脱离奴隶身份,成为自由人,成为时间大师。

你是时间的奴隶还是时间的主人?

奴隶不是自己时间的主人,他们做的是别人告诉他们做的事。

从奴隶到自由人,意味着人知道如何使用时间,也能够管理好时间。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

从物质世界来看,我们不是别人的奴隶。但是在某些方面,我们可能是时间的奴隶,工作的奴隶,甚至可能是某种没修复好的性情的奴隶。

与成为奴隶相对的,就是成为主人。那么,成为时间大师的关键是什么呢?

人们可以告诉你现在几点(people can tell you what time it is),

却无法告诉你时间是什么(but they cannot tell you what time it is)。

对于科学和物理学来说,时间是最大的奥秘。

是的,现代科学已经对时间做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即便科学家和物理学家已经可以对时间进行非常精细的切分,他们仍然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时间到底是什么?

成为时间大师的关键在于,你是如何与时间连接的。换句话说,你与时间的关系如何?

时间的两个奥秘

“你们要以本月为正月,为一年之首。”这句话里,有个奥秘。

在犹太人的圣书里,这句话是第1820句。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这要提到希伯来文化中的数值解读法(Gematria):

“上天将奥秘启示给那些敬畏他的人。”

把“奥秘”这个词的希伯来语数值,乘以HASHEM的希伯来语数值,恰好等于1820。

上天的奥秘是什么呢?

一方面,知道如何高效使用时间。与造物主连接的一个最大奥秘在于——专注,与时间保持连接。

另一方面,“上天将奥秘启示给那些敬畏他的人”,这些字的希伯来语数值与“喜乐”的数值相等。因此,与造物主连接的另一个奥秘在于,知道如何喜乐。

这很重要,因此我为我的书取名为《如何成为时间大师——时间管理的灵性指南》。(Becoming A Master Of Time——A Spiritual Guide to Time Management)

人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学习到如何高效利用时间,但是,如果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使命,那么所有的时间管理工具和技巧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就是这本书的书名的意义:如果人有使命感,那么他就会懂得如何利用时间。

人与时间的关系很容易成为一种敌对的状态(好像时间是他的敌人),因为总是没有时间做该做的事情,或者总是赶时间,等等。

但是如果人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有使命的,那么时间就是他最大的资产,最大的朋友,因为时间可以帮助他去实现人生目标。

那么时间与喜乐有什么关系呢?

人如果沮丧、悲伤,那么时间也可以成为他的敌人。

相反,如果人感到喜乐,他就会感到生命是有意义的,时间就会成为他最好的朋友。

时间让我们变老,关键是你如何变老?

创24:1,亚伯拉罕年纪老迈,向来在一切事上,上天都赐福给他。

“年纪老迈”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变老,而且变得有智慧。

换句话说,亚伯拉罕有一种能力,他能让每一刻光阴都有价值,不会虚度。

有句格言不知你听过吗?

有些人计算时间 Some people count time

还有人让时间变得有价值 Others make time count (make it meaningful)

你了解其中的区别吗?两者都在计算数值,前者计算的是时间的长短,后者计算的是时间的价值的大小。

四种孕育时间(conceiving time)的方式

有四种孕育时间(conceiving time)的方式,它们同时发生。这四种方式如何发生,取决于我们的意识。

1. 第一类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时间,线性时间(科学上叫“时间箭头”)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就像空间一样,可以理解为一个维度。时间和空间是彼此交织,不可分割的,因此有个术语叫“时空的延续”。

人有没有可能回到过去?

空间的三个维度:高度,深度,长度。

时间有一种特性:总是朝一个方向前进。科学无法解释,为什么时间只朝一个方向行进,过去——现在——将来?

一方面:科学认为,人不可能回到过去。

另一方面:许多书籍和电影都谈到时光倒流。

人到底能不能进入过去的时间?

事实上,在意识里,我们的确可以从两个方向进入时间。比如,当一个人度过了美好的一天,他把这一天留在了过去。

第一种可能性:他回顾过去的这一天,试着去修复这一天的错误。

第二种可能性:他思想他的未来,做好计划,明天(下一周、明年……)我要做什么?

2. 第二类时间:周期性的时间,循环的时间

每一年,大自然都会进入循环,春夏秋冬。我们也会经历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的循环,以及年复一年的节期循环。

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自我重复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复)。

3. 第三类时间:螺旋的时间

这也是一种周期性的时间,但是不会回到原点,而是不断地自我提升。在螺旋上的任何一点,都会周期性地与螺旋上的其它点产生关联。比如过了一个生日,我又长了一岁,但是我比去年提高了一个层级。在生日这一天,我与过去每一个生日的我连接了。

节期也是这样。

犹太人出埃及的时候庆祝第一个逾越节,之后每一年的逾越节他们都要庆祝。当犹太人庆祝逾越节,诵读“哈嘎达”的时候,他们就连接了之前的每一个逾越节,包括第一个逾越节(大约3330年前)。

4. 第四类时间:神圣的时间(Godly time, divine time)

在这种时间里,我们可以脱离线性时间的束缚,也可以经历到亚伯拉罕经历过的,“亚伯拉罕年纪老迈,向来在一切事上HASHEM都赐福给他。”

这里的“年纪老迈”也可以解释为,亚伯拉罕知道如何使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发生。

有人坚持认为时间只是线性的。

但是爱因斯坦说,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的时间,它们都是同时发生的。只不过,人很难理解这种概念。

时间的相对性

爱因斯坦预言说,当物质穿行太空,以光速前进时,将不存在时间。

当我们看到天上的光束或星星的时候,我们实际上看到的是几百万年、几十亿年前的光,它穿越了数百万的光年才到达地球。

如果我们以较高的意识水平连接到神圣的时间,就可以经历到没有时间的状态,甚至会经历永恒。或许有人经历过“巅峰时刻”(peak moment),也就是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我们超越了时间,甚至感觉没有时间(timeless)。

爱因斯坦说,时间是相对的。这种经历我们或许都有过:我们做了一个梦,只不过是很短的时间,却好像经历了一天、一周、一年甚至是一生的时间。

为了说明这些抽象的概念,我想给你们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我5分钟学完了一卷书

根据犹太传统,当人读完了一卷圣书的时候,人需要好好庆祝。一般来说,人们会办个隆重的party,邀请朋友来庆祝。

当我儿子读完了塔木德某卷书时,他办了一次小聚会,在聚会上,我儿子和朋友们说:

“我5分钟学完了这卷书。”

朋友们说,怎么可能5分钟学完?

他解释说:“这里5分钟,那里5分钟。”

原来他经常随身带着书,等巴士的时候读几分钟,坐在巴士上读,睡前再读一段时间……他就是这样读完了整卷书。这就叫做“专注而高效地利用时间”

第二个故事:10分钟能做什么?

大名鼎鼎的卢巴维奇拉比也有类似的故事。

有一次,到了午祷的时间。卢巴维奇拉比问一个学生:我们下午几点上课?

学生回答:5点,或者5点10分。

拉比问:

到底是5点还是5点10分?你知道你在10分钟内能做什么吗?

如果卢巴维奇拉比知道他有10分钟时间,他就能计划好自己10分钟内要做哪些事情。他绝不会让10分钟时间毫无意义地溜走,他的10分钟总是充满了意义,或者完成了许多事情。

第三个故事:半小时与80年

这个故事是关于卡巴拉大师,拉比亚利撒(Arizal)的。

亚利撒习惯在安息日的下午打个小盹儿。有一次,他对一个学生说:请在半小时后叫醒我。然后他就睡着了。

他的学生观察到,他打盹的时候,嘴唇在动,好像在和某人说话。

半小时到了,学生有点犹豫要不要叫醒拉比,但还是遵命叫醒了亚利撒,于是学生问亚利撒:您知道刚才您睡着的时候,嘴唇在动吗?

亚利撒:我知道啊。

学生:请告诉我,刚才您发生了什么事?

亚利撒:刚才我睡着的时候,灵魂升到了天上,与已故圣哲的灵魂讨论问题。

学生:您学到了什么,可以告诉我吗?

亚利撒:就是给我80年时间,都不够我告诉你,我刚才半小时学到了什么。(另一个版本是8年时间)

要知道亚利撒是个极其谦卑的人,因此他上面的回答绝不是骄傲,也没有任何夸大其词的成分。他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时间管理,归根结底是专注

从通常意义上来说,时间是线性的。但是我们与时间互动的方式不同,就会造成很大的差别。

我们是让时间从我们的指尖流过呢,

抑或,

我们专注于使命和目标,高效地完成事情?

我们会有这种经历:一天过去,我们扪心自问,我这一天好像什么都没做啊?这就是缺乏专注力的表现。

也有些时候:一天过去,连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我这一天竟然做了这么多事情!

区别就在于,你如何规划你的一天,你是否把精力集中在计划要做的事情上。

不要以为做计划,一定是指工作、学习等方面。你的计划中,甚至可以包括到大自然中去 | 和家人在一起 | 休闲放松 | 做家务……这些乍一看是“俗务”的事情。

关键在于“专注”。

问答环节精选

在不同的时间类型之间,我们应当如何转换和切换?

亚伯拉罕·特鲁格曼:这需要极大的智慧。

在希伯来语里,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重新排列希伯来语字母。

希伯来语的“智慧”(Chokhmah)是这样拼的,חכמה,当对它的字母重新排列后会得出不同的字词,其中一个词就是“等待”。从某种意义上说:

智慧 = 等待

智慧就是:

知道何时等待,何时行动。

知道何时说话,何时沉默。

知道如何等待,也知道如何不再等待,立即行动。

所罗门王在《传道书》里曾经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论述,说到“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里面讲到了28种不同的时间

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

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

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智慧就是要知道何时等待,何时行动,哭有时笑有时,但是怎么知道“何时”?

关键在于你如何与他人连接与当下的情感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