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风起洛阳》,想起了几年前的一部《长安十二时辰》:盛世的荣光还在,却始终能嗅到一股浮华背后的不安与腐朽,而最让人感动恰恰是,这些如蝼蚁般生存在盛世之下的子民.......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1)

《风起洛阳》乍一看,是在查案,办案,有点悬疑色彩,直到看到在昔日兄弟坟头前,黄轩演的高秉烛被悲痛淹没的那一刻,方才深知《风起洛阳》格局远比观众想象要大得多!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2)

一颗被仇恨和悲痛裹挟的躯体里,竟然还能流淌着一份让人动容的热血!这该是怎样一个人,让他热血的人和事,又是什么?一次次抛弃他的盛世,能否再次点燃他心中之荣光?

这些疑问,黄轩仅凭一场戏,就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第一次见到阳光,便被黑暗吞噬了

那是一群眼里有光的少年,本该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然而却从小生活在暗无天日的不良井下!神都的阳光让少年神往,为首一个就带着他们偷偷跑了出来,去感受着这份自由与温存!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3)

这一群少年就是《风起洛阳》中的高秉烛和他六个小伙伴!然而这感觉太糟糕了,竟像是偷吃了伊甸园圣果,青涩美好,却残忍无比,但凡尝过,不忍再吃第二口,甚至不愿再被提及......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4)

少年们嬉戏打闹时,林子那边传来了厮杀之声,身为大哥的高秉烛,让小五带着其他几个孩子离开,自己一人探其究竟!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5)

一群黑衣人准备对轿子中一家三口下狠手,高秉烛以一顶百,小五等人也前来帮助,待援兵到来之时,几个少年稳住了局面!他们却被无情抛弃了,没人管他们死活,轿子越走越远,小伙伴却一个个倒地......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6)

后来得知,轿子里的人是太子......本该成为一段佳话,却成为了一段无法愈合的伤疤.....

高秉烛倒地那一刻,从黄轩的眼睛里,真的感受到了一种被黑暗吞噬的无力之感,豆大的眼泪从眼睛里流下,明明还有意识,任凭身体倒在冰冷的地面,却感觉不到一次疼痛!很想闭着眼睛,却又不能,只能睁大眼睛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笑脸从他面前消失.....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7)

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什么叫一个人世界瞬间就从眼前消失了....大概就是黄轩倒地的那一刻吧!他的世界瞬间就从眼前消失了....

一群本该生活在盛世荣光之下的少年,却在感受到第一缕阳光明媚之后,便被黑暗永久地吞噬了!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8)

几位少年在被吞噬之时,脸上的笑,眼里的光让人动容,即便是哪怕只有一刻,他们也死而无憾.....然而却把永久性的难题留给了活着的人.....

繁华热闹,色彩绚烂,光鲜亮丽的南市,阴冷晦涩,食不果腹,死气沉沉的不良井,同是神都子民,为什么境遇差别如此之大?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9)

神都的阳光到底该抚慰谁?温暖谁?又抛弃了谁?又是谁在默默守护着这一份荣光?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10)

不良井,用现在的说法就是贫民窟,一个贫民窟长大的孩子,难道就不配享受繁华与荣光?然而在正义,责任面前,人与人又是对等的,《风起洛阳》这是把一个比较厚重的社会问题摆在了观众面前!

尘封许久,不愿被再提及的五年

衣衫褴褛,头发凌乱,皮肤黝黑,坐在几个坟头之前,喝着酒,往事一幕幕闪现在眼前.....当年的少年早已不在,只留下一个孤魂野鬼般般活着的躯壳!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11)

黄轩的眼神太有说服力了,五年里所发生的一切,虽没有给镜头,但一个眼神就包含了所有!此时高秉烛眼里,早已没有了昔日少年之生气勃勃,反而是一份阴狠与决绝,质疑与愤怒,挑剔与讽刺!尤其是那份狠绝之中,夹杂着那么一丝让人感动得于心不忍.....太绝了!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12)

再被匆匆赶来的,宋茜演的月华君看穿后,高秉烛讽刺地说:有人叫你们神都的子民,什么是神都子民,我们配吗.....脸上带着那份嘲讽味的笑,拍打着一个个连名字都不敢刻的坟头,黄轩表演太有感染力了!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13)

这哪里神都子民该有的待遇?月华君只看到了表面,根本没看到宝秉烛心里的锥心之痛,绝望之痛!黄轩的表演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英雄被遗弃的哀默,被一直引以为豪的信念所击溃后的颓废.....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14)

如果是伤疤,再次被解开真的会疼的!月华君的到来,让他五年来第一次完整回忆了当时的点点滴滴,每一幕就像在他心里扎了一刀,时间越久,伤口越深,疼痛感愈加浓烈!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15)

黄轩坐在地上,双手遮面面,泣不成声,脸上沟沟壑壑,有着与年纪不符的沧桑与成熟!一个男人最终还是被回忆击溃了,被愧疚再次吞噬了,麻木的只是表面.....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16)

突然之间,又像梦一样醒了,他说经常会在梦里看到小五,骑着大马,后面坐着一个姑娘,小五说他要成亲了......小五说,高史,这里真好冷呀......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17)

泛红的眼圈,说到成亲时,脸上的紧张和高兴,说到小五时,整个人瞬间又崩溃了。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18)

双手再一次遮住脸,泣不成声.....黄轩的表演代入感太强了,五年来生活那种半梦半醒,半痴半醉,一次次被悲痛吞噬,一次次挣扎存活着,那种拧巴,纠缠之感,让人心碎!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19)

一个人麻木久了,要想醒来,那是需要历经飞蛾扑火的蜕变的......看到黄轩的表演,真的感受到了破茧之前的那种撕心裂肺之痛!

冲破黑暗,用热血点燃心中之荣光

武思月说,我很好奇,一个曾经把守护神为己任的不良使,怎么会变成今天这副不人不鬼的样子......高秉烛没有正面回答,但黄轩用极具感染力,层级感极强的台词,回答了武思月的问题!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20)

武思月说,既然当年的事情只有你人知道,就应该说出真相?真相?你在乎吗?谁在乎?大大理寺,内卫在乎的就是查案?谁在乎?黄轩这两句反问言辞犀利,掷地有声,搞得武思月的扮演者宋茜,都有点招架不住。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21)

尤其是黄轩靠近宋茜的那一刻,宋茜竟然目光躲闪了,不敢直视黄轩!说实话,这明显是宋茜接不住黄轩的戏,其实宋茜应该投以更加坚定的目光,然后再慢慢地挪开.....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22)

第一次有人说我们是神都的子民,兄弟们,我们是神都子民,但我们不配呀,我们一直生活在暗无天日的不良井,什么是神都子民?什么是神都子民?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23)

拿着酒壶,摇摇晃晃,在小五,小七坟头拍打后,带着几分讽刺与质问,黄轩又一次死盯着宋茜,宋茜又一次“跨”掉了!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24)

眼神比之前更加凌乱,本来台词就很弱的她,后面任何表忠心,立誓言的举动,都太过“轻”,说服力不强!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25)

其实这段戏,宋茜台词不多,重在力量感,高秉烛重生来自于内心之热血,而点燃这热血之人,恰恰是宋茜演的武思月.....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26)

毫不客气地说,黄轩硬是凭着精湛的演技,完成了高秉烛的自我救赎......也包括之前火场外围那场戏,那场戏黄轩演得非常好,只在为这场戏做伏笔!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27)

火场戏精彩部分在武思月要救人,高秉烛捂住她嘴巴,眼神里那种又狠又绝之感,太值得玩味了!一个人究竟经历了什么,变得如此冷血与决绝,不计成本,只为成果!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28)

可当放火之人马车渐去渐远之时,他却犹豫了,一会看马车,一会看熊熊燃烧的大火。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29)

从黄轩的眼睛里看到一丝悲悯之光,一丝久违了的希望之光,那一刻高秉烛心里的火被彻底点燃了,奋不顾身地冲向了火海......!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30)

细节充分,层次感强,加上黄轩代入感十足演绎,他一个人都能撑起整部剧作,反而是宋茜稍微有点“跨”,让人有点出戏!

尾声

看完黄轩的演绎,真的感受到了一个英雄之心,心不死,梦还在!一个最朴素的子民之心,即便一次次被黑暗吞噬,但却一心向阳,守护应该守护之荣光!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31)

我相信了这个故事,更被这一群宛若蝼蚁一般渺小的子民,心中之热血多感动,被他们的包容和质朴所动容!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32)

这是一个充满热血的故事,即便一次次被抛弃,被忽略,被践踏,仍旧一腔热血,用勇气和赤诚,守护心中之荣光!

这是一个灵魂救赎的故事,即使生活在不见天日的不良井下,但却有着拨云见日之勇气!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33)

这是一群子民最朴素的情感,即便感受阳光的恩宠,但却一心向阳,宽容地守护着那份触不可及的荣光.......

黄轩演戏总是一个劲头(太棒了黄轩仅凭一场戏)(34)

《风起洛阳》远不是查案那么简单......它开始以人文情怀思考整个社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