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县乡村振兴项目(现代化边境小康村)(1)

澜沧县乡村振兴项目(现代化边境小康村)(2)

临近中秋,走进阿里上寨,一幅秋日美景呈现在记者面前:宽阔的阿布陆广场周围鲜花绽放,葫芦形“感恩池”边,背景为几个大石榴、上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板营造出浓浓的团结氛围;一幢幢干栏式建筑凸显拉祜族村寨特色,进村道路平整干净,房前屋后是沉甸甸的水果、绿茵茵的蔬菜,最美的当数拉祜族群众的笑脸……这都是源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给群众带来有质感的幸福。

澜沧县乡村振兴项目(现代化边境小康村)(3)

​糯福乡阿里村阿里上寨整体风貌 供图

阿里上寨隶属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乡阿里村,西邻孟连县,南与缅甸国佤邦二特区的勐平开发区相连,国境线长1.1公里,全组有47户183人,是糯福乡86个自然村寨中历史最古老的拉祜族村寨,被定为省级生态宜居型示范村。近年来,阿里上寨围绕自身资源优势,抓基础提品质、抓产业促增收、抓环境促美化,以“三抓三促”绘就了一幅环境美的生态宜居边寨画卷。

澜沧县乡村振兴项目(现代化边境小康村)(4)

糯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康(中)向采访团介绍建设情况 杨仟摄

据糯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康介绍,阿里上寨通过抓基础设施,促品质提升。先后投入资金1820万元,建成美丽宜居、产村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边寨典范。抓“三微行动”,促环境美化。深入实施“七改三清”行动,发动群众开展“三微行动”,实现绿化 美化“双提双促”,整个村寨呈现家家户户“门前有菜吃、屋后有果摘、庭院有花赏”的美丽景色。

基础设施好了,环境美了,要让群众幸福感“爆满”,更重要的是要钱袋子鼓起来。

杨康介绍,糯福乡现代化边境小康村项目共有阿里村阿里上寨、班角老寨、老迈、联办厂和南段村龙竹棚老寨5个示范点。阿里村着眼于各个示范点的优势,从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出发,着力建设一批“边民富、边疆美、边防固”边境美丽乡村。

澜沧县乡村振兴项目(现代化边境小康村)(5)

糯福乡阿里村茶叶提质增效项目粘虫板安装 供图

阿里上寨围绕“产业兴”目标,以巩固提升现有产业为基础,按照“党组织 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双绑”机制模式,引进澜沧古茶公司为技术指导,实施绿色生态茶园、有机茶园提质增效项目,建立规范化茶叶加工厂房,对农户进行培训,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坚持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相结合,通过建立传统手工蔗糖加工、蜂蜜加工作坊,打通多元融合的新型收入渠道,培育庭院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劳作变体验的休闲业态;依托村寨优势,打造特色民宿、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文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21年,阿里上寨人均纯收入达到15027元。

澜沧县乡村振兴项目(现代化边境小康村)(6)

糯福乡开展茶叶提质增效技术培训 供图

阿里上寨村民小组组长李扎药说:“我们这里有各种培训,通过培训,大家提升了种植水平。我们小组家家都有几种产业,我们家主要有茶叶、甘蔗、水稻、玉米等产业,今年预计家庭收入10多万元。”

除了传统的种植产业外,近年来,糯福乡还大力发展柠檬种植产业达7500亩,覆盖9个村38个村民小组,2021年鲜果产量11458.3吨,产值6875万元,户均创收2.8万元,柠檬种植产业已成为糯福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产业之一。

糯福乡的柠檬产业按照“党组织 企业 村集体经济合作社 基地 农户”和“大基地 小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农民以土地出租、劳动力转移、股金分红、产品销售等四种路径,实现企业农户互惠共赢。2022年,全乡柠檬产值预计达到7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户均创收3.2万元。坚持“不走面积,走产量”的理念,推出错季品牌,上市的鲜果价格不低于0.8万元/吨,优质秋花果不低于1.2万元/吨,极大地提高了柠檬产业经济效益。

澜沧县乡村振兴项目(现代化边境小康村)(7)

记者采访李扎约 杨仟摄

此外,糯福乡致力于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精选柠檬产业“领头雁”。抓住云南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挂钩契机,通过田间变课间、农民变学员,切实培养懂柠檬、会种植、善管理的本土人才60余人。

今年34岁的老迈村小组组长李扎约就是这样一位柠檬产业“领头雁”。他说:“我连续两年参加了朱有勇院士团队开办的澜沧县‘院士专家技能实训班’的培训,也参加了公司的培训,通过‘理论 实践’的方式,学会了柠檬种植、嫁接、管理,回来后,我又手把手带领村民进行实操学习。现在我们组84户人家,有55户种上了柠檬。我原来在昆明打工,现在不用出去了,在家务工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我种植柠檬、茶叶、砂仁、坚果等,一年我家三口收入10多万元,生活比在外面打工强。我还想多学习技术,好好建设家园,建设我们新边疆。”

澜沧县乡村振兴项目(现代化边境小康村)(8)

普洱市澜沧县糯福乡阿里村柠檬大丰收 供图

杨康颇有感触地说:“我们一直致力于农村老百姓的素质提升及孩子的教育,我认为农村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培养本土人才是我们一直坚持做的事情,只有让老百姓都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据悉,澜沧县开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以来,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准、激活、做强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行“支部 公司(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鼓励党员带头创办合作社,现2个边境乡8个抵边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平均达到10万元以上。

产业兴,群众乐,实实在在的项目建设,切实增强了沿边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澜沧县乡村振兴项目(现代化边境小康村)(9)

幸福新边疆,日子久长长 朱熙摄

版权声明

——————————

原创稿件

如需转载,请联系今日民族

监制丨王 菁 编辑丨王 铖

美编丨杨 仟 校对丨李 明

澜沧县乡村振兴项目(现代化边境小康村)(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