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台(读作Tán tái)姓,源出自春秋时孔子的弟子灭明的,以地名为氏。子羽,名灭明,南游长江流域,居于澹台湖;另一说是居于澹台山,遂以湖(山)名命姓。其后代称澹台氏,相传至今。

复姓澹台(与典故以貌取人相关的复姓)(1)

澹台灭明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体态和相貌都很丑陋,孔子一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难以成才,故不器重。但澹台灭明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见公卿大夫。澹台灭明南游至江西南昌定居,设立书院讲学,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大名。孔子听说后感慨地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成语“以貌取人”的典故由此而来。

复姓澹台(与典故以貌取人相关的复姓)(2)

澹台君凤

澹台姓为当今中国罕见姓氏,主要分布于今山西省的运城、榆次,河南省的商丘、孟州,河北省的冀州市、邢台,山东省的泰安市等地。尤其集中于山西省的运城市河津市(小梁乡马家庄村),澹台君凤即小梁乡马家庄人。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山西全省澹台氏人口1645人,其中运城地区为1615人,河津1549人,河津一县级市即占全省该姓人口的94.16%。

见于河津旧志的澹台氏有:

复姓澹台(与典故以貌取人相关的复姓)(3)

澹台丰,山西河津县恩贡。

复姓澹台(与典故以貌取人相关的复姓)(4)

澹台亨,文职,曾任某地主簿(官名)。

复姓澹台(与典故以貌取人相关的复姓)(5)

澹台玉印,介宾,曾出粮赈灾,有善名。

复姓澹台(与典故以貌取人相关的复姓)(6)

澹台鲲,河津县孝子。

复姓澹台(与典故以貌取人相关的复姓)(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