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江泽民、朱镕基颁发"六一"育苗奖
1992年,静安区面积7.62平方公里,人口44.15万人。有中等学校29所(含职业学校),学生24092人;小学52所,学生39700人;幼儿园117所,幼儿16979人;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工读学校各1所;区少年宫、区青少年科技指导站各1所,少年之家6所;各级各类成人学校71所;全日制高等院校3所。看看几所学校的详情吧
一、上海市育才中学
校址为:山海关路445号。前身是英人嘉道理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办的育才书社。民国元年(1912年)迁至山海关路445号,改名为工部局育才公学,以陶伟为校长,1/3教员为西人。除国文及中国史地外,各科均用英语直接教学。民国28年,始为6年制完全中学。
民国34年国民政府接收时,改称上海市市立育才中学。1949年6月,市军管会接管该校。翌年,始招女生。1953年,被列为上海市10所市重点中学之一。该校是上海市排球传统项目重点学校。
1991年8月,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右一)、市长黄菊(左一)在育才中学参加劳动并题词
1991年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右一)、市长黄菊(左一)在育才中学参加劳动并题词
二、上海市市西中学
校址:愚园路404号。前身汉壁礼西童男、女校和工部局办西区西童男、女中。1941年合并为西侨男、女中。1946年两校合并,改为市立市西中学。该校倡导“好学力行”,有于右任亲书匾额;办学遵循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知能结合、身体力行及手脑并用诸原则。1949年6月,市军管会接管该校,校长赵传家留任。1953年,被列为上海市10所重点中学之一。该校以田径、足球、垒球见长。
三、上海市第一中学
校址为:常德路964号。前身是民国20年开办的工部局华人女子中学,杨聂灵瑜为第一任校长。民国24年,迁入星加坡路花园(今常德路964号)新校舍。1949年6月,由市军管会接管,1951年称上海市第一女子中学。1953年,被列为上海市10所重点学校之一。1960年,为区重点中学。1967年,招收男生,改名上海市第一中学。建校伊始,即遵照中国学制,主张“德智体美平衡发展”,手脑并用、家政、艺术与体育形成特色。
四、上海市爱国中学
校址为:威海路870号。清光绪二十八年,爱国学社于白克路(今凤阳路)登贤里创立女子学堂,未及1月,蔡元培接任总理(校长)。民国16年,改名爱国女子中学。几经迁徙,惨遭淞沪战事两度兵燹,民国27年迁至南洋路(今南阳路)。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原校名系蔡元培所定,取义”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替”,“即为爱国矣”。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黄兴、邹容、秋瑾、徐锡麟、陶成章和杨笃生等均以爱国女学为联络点。学校亦有多人参加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时,学生反对北洋军阀,抵制日货。“一二・九”运动消息传来,学生成立教国会,选推学生会主席贾唯英、副主席胡文新(方铭)参加市学生联合会。学校当选执委,组织领导大、中学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学校建立了中共地下支部,在党的指引下许多学生奔赴解放区或参加地下革命斗争。1940年4月在雁北抗日战场壮烈牺牲的李林(学名李秀若)就是其中之一。
爱国中学抗日女英雄李林塑像
五、上海市民立中学
校址为:威海路414号。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祖籍福建的苏本立、本炎、本铫、本浩昆仲,奉父遗命,在南市安仁里旧居创办民立中学,本炎为经理,本铫任校长。为沪上有名的私立中学之一。1909年迁南市大南门中华路,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校舍毁于日军炮火。1959年列为区重点中学。1964年列游泳为重点体育项目。1985年9月,恢复民立中学校名,立“勤学笃行”为新校训。
民立中学学生毕业证书
六、上海市培明中学
校址为:新闸路1607号。1925年,由许君衡女士在麦根路(原恒丰路桥之东)创办私立女子学校,取名"培明",培明一词自《礼记·中庸》中的语句:"栽者培之,虽愚必明",即办学宗旨是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1929年起,学校曾多次搬迁,直至1936年,学校迁入新闸路1607号的南园。1937年"八一三"战争爆发,七月日军强占"南园",培明女中暂迁南阳路上课,1945年抗战胜利后,经过校方多方面努力,培明女中又迁回"南园"。1956年由私立学校改为公立培明女中,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完全中学。1969年8月开始男、女兼收,改为培明中学
胡乔木同志为培明中学题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