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成语叫“唯唯诺诺”,就是形容人没有主张,只知随声附和。其实,唯和诺是古代的应答语,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好、行,不过是没有贬义词的。

唯唯诺诺的缺点(唯唯诺诺各不同)(1)

我们先来看,古籍中记载的两段话:

①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礼记•曲礼》)

译文:父亲和先生召唤自己,不要用诺回答,而要用唯。

②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礼记·玉藻》)

译文:父亲召唤自己,要用唯应答而不要用诺。如果手头正在做事,就要把事情暂时放一放。如果正在吃饭就要立即把饭吐出来,跑到父亲身边而不是小步快走。

通过以上分析,很明显诺和唯是不一样的。对于①句中的唯和诺,郑玄有个注:应辞“唯”恭于“诺”。指出唯和诺都是应答之词,但是唯的语气要比诺要恭敬。

唯唯诺诺的缺点(唯唯诺诺各不同)(2)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缓应曰诺,疾应曰唯。”指出诺和唯的区别,在于诺声音舒缓,而唯则比较快捷。

刘淇《助字辨略》:“诺者,应之缓也……唯是应之速,然则承君父先生之召,当唯而不当诺。”

所以,我们就能得出结论,唯用于下对上,面对君主师长,恭敬而庄重,语气快捷,态度诚恳。诺用于上对下,语气舒缓,态度随意。

唯,《说文解字》:唯,诺也。《说文解字》:诺,应也。笼统的说,两者没有区别。散文则同,对文则别。这个区别我们上文已经分析过了。

诺,为什么有应答义?原来,这个字左从言,表示话语。右从若。若,甲骨文见下图

唯唯诺诺的缺点(唯唯诺诺各不同)(3)

象人理顺长发之形,本义为顺从。所以,诺,就是用语言应答的形式顺从别人的要求或命令。

关于应答的词语不仅有尊卑之分,而且有男女之分。

《礼记·内则》里说: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

译文:小孩自己能吃饭了,就教会他用右手。小孩会说话了,就教他们答话,男孩用“唯”,女孩用“俞”。

为什么呢?或许是“唯“比较有力,“俞”比较温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