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1)

  说课视频  

视频为2021年顺德区小学数学说课决赛内容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2)

  教师介绍  

梁绮琴,本科毕业,佛山顺德人,北滘镇承德小学数学教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潜心研究教材课标,提倡“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喜欢把游戏与知识融入数学课堂。先后获得佛山市中小学与中职学校优秀微课征集活动三等奖、顺德区学术论文一等奖、北滘镇说课比赛一等奖、北滘镇作业设计一等奖等。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3)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4)

  说课稿  

【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本课属于数与代数板块解决问题范畴。

【教材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本课是有余数除法的延伸和拓展,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建立算式与实际联系,感受解题方法多样化,从而增强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为后续类比迁移,学习小数除法中的进一法、去尾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呈现在日常教学中收集的学生错例,通过访谈有经验的老师和出错的学生,分析错例,总结错因。此外,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想要完成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过度,使用数形结合的呈现方式尤为重要。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5)

【教学目标、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是小学数学十大核心素养,因此我结合新课标和教材的分析,从4个维度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读懂情境图中蕴含的信息,初步学习画图、列表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策略,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经历借助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优化思想,发展应用意识、创新能力。

3.问题解决:理解“至少”问题中计算结果与现实情境的联系,进而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培养节约资源,注意安全的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敢于创新,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意义对计算结果,做出合理解释。

【教法和学法】

为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的教法、学法:情境创设法、直观演示法、引导启发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类比迁移法,做到“教学相长”。

【教材处理】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无法直接提出“至少要租几条船”这个问题,所以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学生提出的“要租几条船”入手,逐步过渡到“至少要租几条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6)

【教学过程】

我找准本课的“立足点”,紧抓教学的“生长点”,突破“关键点”,为核心素养提供“落脚点”。为此,把教学分成以下四个部分。

一、复习旧知,导联系

呈现问题,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二(1)班有22人,每6人坐一辆车,可以坐几辆车?还剩几人?

22÷6=3(辆)……4(人)

答:可以坐3辆车,还剩4人。

二、创设情境,导提问

1.创设情境,观察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我们有22人,每条小船限乘4人。)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提出:要租多少条船?)

3.小组讨论“限乘4人”的含义。(可以坐1人、2人、3人、4人,不可以超过4人。)

4.生活中的“限乘”,渗透安全意识。

5.交流租船方案。(4人坐一条船最节省、合理。)

6.揭示“至少”的含义,优化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体现“优化”的思想方法)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7)

三、探究问题,导思维

1.活动二:

自主探究:至少要租几条船?

(1)用你喜欢的方法,想一想,做一做。(画图、文字、算式……)

(2)小组交流。

2.呈现学生做法。

有画图、列表、算式……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8)

3.活动三:

(1)呈现错例,分析讨论、学生汇报解决两个问题;

(剩余2人如何处理?单位怎么写?)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9)

(2)补充算式,修正错误。

(3)总结归纳,建立模型。

①教师总结示范。解决至少要租几条船,我们可以用画图、列表、等方法。

至少要租几条船?

22÷4=5(条)……2(人)

5 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

②深化认识,提出:

如果是有21人租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明确“就算剩1个人也要再租1条船”,

20人呢?

明确“没有剩余时,不用再租1条船”。

③揭示课题,“有余数除法的应用”,总结策略,在解决问题时,要联系实际,判断“是否加1”。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10)

为了进一步拓展提升,提出了“还有其他的人数分配方案吗?”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思维的空间。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11)

四、回归生活,导应用

1.分层练习

二年1班有46人。

(1)(基础题)每张桌子最多坐6人,至少要多少张桌子?

(2)(提升题)1瓶果汁可以倒7杯,给每位孩子倒1杯果汁,至少要多少瓶果汁?

设计意图:对教材课后练习进行重组,形成分层练习,避免冗杂,使指导更有针对性,课后收集答题情况统计分析。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12)

2.拓展变式 (选择题)

(1)有14个苹果,每袋最多装7个,至少需要( )个袋子。

  A.1  B.2  C.3

(2)瓶子有20颗糖果,每次取出3颗,( )次就能全部取出。

  A.5  B.6  C.7

(3)奇思要坐摩天轮,他的前面有24人排队,每次进入6人,他第( )次就能进入车厢。

  A.4  B.5  C.6

设计意图:借助希沃白板游戏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创设多样情境,形成对比,从而深化“理性分析”题意的重要性。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13)

【教学评价】

在教学评价中,我借助分层练习,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课堂上,我采用激励性语言,结合“小组竞赛”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多角度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14)

【板书设计】

简洁明了,加深学生对知识发展过程的印象。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15)

【课后反思】

纵观整节课,我和学生一起经历了“知识迁移”、“自主探究”、“建模用模”、“拓展提升”的过程,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类比迁移,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了优化的思想与方法多样性,起到“弱化依赖文本,强化理性分析”的作用。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16)

【特色亮点】

1.从实际学情出发,落实“以生为本”。

2.放宽思维的界限,拓展“探究空间”。

3.渗透思想方法,挖掘“深层内涵”。

正如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的,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过程。相信,学生长期在这样“探究式”的课堂中畅游,定能在“再创造”更多的火花。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17)

小教专业研讨记录(顺德数学之窗北滘承德小学梁绮琴租船说课分享)(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