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走劈波斩浪(巧借东风破浪行)(1)

巧借东风破浪行

——我市开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

宣教工作综述之一

“一个人的观念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观念落后必然导致工作懈怠、没有动力。要开创发展新局面,就要先修发动机,外出参观学习,转变思想观念。”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步伐,我市吹响了外出学习的冲锋号。

这是一次解放思想、开阔眼界之举,这是一次凝聚力量、统一思想之行,这是一次学习经验、加快发展之旅。

从2016年11月起,市委、市政府连续组织15批750人次,前往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学习考察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盈峰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走出去博采众长,学先进海纳百川。在6个月的时间里,在3个学习考察点,考察团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思、一路议,明确方向,坚定信心,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健步走劈波斩浪(巧借东风破浪行)(2)

1“取经” 成长经验 学习“走出去”

“这漂亮的办公楼,样式好洋气!”“这里没有臭味,没有黑烟,垃圾焚烧项目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你们看,那边的花草真好看。”

考察团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的这一幕,发生在2017年1月。那一次,干河办事处郑仁口村村民许刚兵参加了市里组织前往广州考察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活动。参观现场,许刚兵掏出手机,给家人通报情况:“无臭味,无黑烟,只看到漂亮的大楼和花花草草……”

这次外出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广东南海,该地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南海区狮山镇,周边三公里范围内有5所大学、16个村居、一个别墅区和一个清华产业孵化园,涉及人口近10万。当前,垃圾焚烧发电厂与附近居民和谐相处,已成为南海区工业旅游景点。

在江苏常州,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该市武进区遥观镇的繁华地带,项目距离镇政府仅1000米。周边不足500米范围,则是星罗棋布的居民社区,东北侧是新建的大润发超市、湖港名城、皇冠国际广场和明都大酒店,与民为邻9年零投诉。

在浙江海宁,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该市盐官镇郭店村,与村民民房相隔只有四五百米。焚烧发电厂周边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桑树林,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养蚕。自2009年建成运行至今,与周边村民相处融洽,村民种植饲养的桑蚕也未受影响。

与许刚兵一样,通过这次考察,大家很快转过“弯”来。与时代同行,谋发展之路。周边城市发展的经验已经证明,垃圾焚烧已经成为科学、明智、流行之举,只有采用焚烧发电技术处理生活垃圾,才能最有效、最安全、最环保地解决生活垃圾问题。

2 转变观念 厘清思路聚共识

“顺乎民心,势在必行,垃圾焚烧发电前景向好!”4月13日以来,一则《关于垃圾焚烧发电老干部这样说》的文章火爆了微信朋友圈。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原沔阳县县长刘长福。2017年1月12日至13日,市委书记胡玖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印家利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考察。刘长福与几位退休老同志同往,一同参观了南海区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听取了佛山盈峰环境科技集团负责人的情况介绍。

从广东归来,老人翻阅了垃圾焚烧发电的相关资料。纵观我市垃圾日渐“围城”的实际,老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他再也坐不住,就我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写下这篇文章。

文章从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选址合理、技术过硬等方面展开,详细系统阐述了我市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背景与意义。文章经网络传播后,点击率超过10万次,更好地为市民释了疑,解了惑。

一次外出学习,一次思想洗礼。“再也不翻老皇历了,再也不能有旧思想了,循环经济产业园也可以很艺术、很环保、很时尚。”家住三丰鼎城的居民刘铖翔在参观时感叹。接过话茬,干河街道办事处红光社区居民柳木香说:“好!好!好!当地循环产业园周边的村民都是受益者。参照这种模式建设,我们也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以参观地的标准建设,加强监管,城市向西又将多出一个休闲散步的公园与环保教育基地,希望能阳光透明运转。我们在享受红利的同时也能更加放心。”干河街道办事处满庭春社区居民王辉与杨琴也随声附和说。

自外出参观和宣教活动启动以来,一个广泛共识已经形成:循环经济产业园是环境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我们不能回避矛盾。垃圾填埋不是长久之策,垃圾焚烧才是治本之举。循环经济产业园必须建、必须快建、必须建好。

3 传播知识 画好画大“同心圆”

“家门口,工人们正忙着铺设管道;村里的数条小路正在变身,一条宽阔的大马路即将建成;村里村外环境也在进一步变美……”干河办事处老里仁口村村民向福寿,每天都在附近的几个工地上转转。看着这些家门口新变化,他也是止不住的高兴。

向福寿似乎预见了将来带着孙子在家门口公园内玩耍的情景。“项目快点完工,村子周边环境也能快点改善,早些过上幸福日子!”向福寿咧着嘴说。

由我市循环经济产业园配套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囊括沟、路、渠、树等民生工程在内的“两河两路,一园一馆”项目同步启动。改善周边环境,营造美丽环境,一幅现代田园美景图正徐徐展开。

这些变化更加坚定了向福寿的信心:明天会更好,环境会更美。向福寿也是该村选出来的代表,一同前往外出学习。带着乡亲们的嘱托,在参观地,他心中的问号被一个个拉直,此前的担忧一扫而光。

当前,向福寿已成为该村的义务解讲员。村民有疑惑,他都自告奋勇去解释,谈论外出所看所学,打消村民顾虑。

思想一变天地宽。外出参观的750名考察团成员,成为了撒播知识的火种,处处传递着社会正能量,为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工作发声代言。

取真经、学真功,关键还要学以致用。考察团成员纷纷表示,不仅要学习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还要在大干实干快干中创新发展,让循环经济产业园早日服务于水乡田园城市建设。

4记者手记: 打通思想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讲述的是距离,表现的是隔阂,暴露的是冷漠。面对群众思想上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圆满功成;退一步,前功尽弃。

我们多次前往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学习考察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盈峰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的是让基层群众代表直面垃圾焚烧项目,谈看法,提意见。

心相通,一通百通;心不通,无动于衷。参观学习之旅,解开了干部群众的“心结”,消除了知识盲区死角。

打消所有顾虑后,考察团成员纷纷投出了赞成票。打通思想最后一公里,项目求取最大公约数,开放开明的仙桃人,用全局的眼光、战略的眼光、世界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在解放思想中努力趟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新路。

健步走劈波斩浪(巧借东风破浪行)(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