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古称中原,省会郑州,简称“豫”,与河北省相对应,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下辖17个省辖市,济源1个省直管市。其中,就扶沟县来说,人口超70万,隶属于周口市。扶沟县古称“桐丘”,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各取一字,故称“扶沟”。西汉高帝11年(公元前196年)正式建县,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了。

河南人口排名前20的县(河南省一个县人口超70万)(1)

首先,扶沟县隶属于河南省周口市。在地理位置上,扶沟县地处河南省中部,位于省会郑州东南方,周口市西北隅,与郑州、许昌、开封、漯河等中原城市群相距较近。扶沟县位于东经114°23′—115°48′、北纬34°4′—36°2′,县城位于县境中部偏西,全县总面积1163平方公里。扶沟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C,年降水量611.4毫米,无霜期215天。就扶沟县的历史来说,早在夏商时期,该地区属古豫州之地。西周时期,该地区属郑国这一诸侯国。郑国(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周朝姬姓诸侯国。到了战国时期,魏赵韩三家分晋,今河南省扶沟县一带先属韩国,后成为魏国的疆域。

河南人口排名前20的县(河南省一个县人口超70万)(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周口市扶沟县一带属三川郡。扶沟县古称“桐丘”,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各取一字,故称“扶沟”。西汉高帝11年(公元前196年)正式建县,由此,就扶沟县这一建制,始于西汉初期,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在建县之初,扶沟县属兖州淮阳国。东汉时期,扶沟县属陈留郡(今开封)。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扶沟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西晋建立后,扶沟县属兖州陈留郡(今开封)。东晋时期,扶沟县并入新汲县,治所在汲乡,县城南迁改属颍川郡。北魏时期,再次设立扶沟县,属颍川郡。北周建立后,扶沟县属扬州颍川郡。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扶沟县仍属扬州颍川郡。到了隋朝后期,新汲县废,并入扶沟县。移县治于桐丘,今城北石桥。

河南人口排名前20的县(河南省一个县人口超70万)(3)

唐朝建立后,扶沟县属北陈州。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在位时,扶沟县属河南道许州。在唐朝时期,道是重要的区划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省。其中,就河南道来说,辖境在黄河之南,故名,东尽海,西距函谷,南滨淮水,北临黄河。公元742年,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在位时,扶沟县属颍川郡(许州改颍川郡),公元758年,扶沟县属许州。进入到五代十国时期,扶沟县属开封府。北宋建立后,扶沟县属京畿开封府。公元1127年,也即金国时期,扶沟县属南京路开封府。元朝这一历史阶段,推行行省制,在此基础上,扶沟县属河南江北等处行省汴梁路总管府。

河南人口排名前20的县(河南省一个县人口超70万)(4)

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扶沟县属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清朝取代明朝后,扶沟县属河南省开封府。公元1734年后,扶沟县属河南省陈州府。到了1914年,扶沟县属开封道。1928年,扶沟县直属于河南省。1979 年,扶沟县属周口地区。2000年6月,周口地区撤销,设立周口市(地级市),扶沟县属周口市管辖。截至2018年底,扶沟县总面积达116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75万人。在河南省的各个县和县级市中,扶沟县是一个人口中等的县。对于扶沟县这一千年古县,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