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图虫创意
在金九银十的旺季,美元汇率终于破7了,对于跨境卖家和外贸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利好消息,在接下来的出口旺季中,外贸结算或将受益。
但是,去年的大起大落令许多卖家心有余悸。由于去年备货过多,大批卖家尚在消化库存的困扰中。汇率破7或许能带来些许安慰,但今年的旺季依旧充满太多不确定因素。
01
美元汇率破“7”
9月16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回落逾80点,失守“7”关口,为两年多来首次,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短线走低,跌破7.01关口。截至9点32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7.0042、7.0159。
对于时隔2年多人民币汇率再次“破7”,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受到美联储为抑制高通胀而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短期仍有压制,但压力相对可控。同时,短期贬值的市场冲击或相对有限,海外收入高占比的行业值得关注。分行业看,2019-2021年间,电子、家电、基础化工、纺织服装、轻工制造、机械、电新等行业的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
美元汇率重回“7”,对于跨境卖家而言无疑是好消息。汇率的变动直接关系到利润的多寡,有不少看好美元汇率涨幅的卖家一直按捺住,直到昨晚才换汇,口袋中瞬间多了十几万元。
更有卖家大胆预测,美元汇率有望到7.3,也有卖家表示经过这么多次的汇率波动,还是较为警惕的,涨一波换一点,避免踩空。
华凯易佰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汇率波动对公司的业绩主要有两方面影响,一是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的主要结算货币为外币,人民币贬值会影响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使中国商品更具竞争力;二是公司利用外汇套期保值方式规避和防范汇率变动风险,增强了财务稳健性。
对于近期汇率的波动,财经作家朱秋城认为,“7”被视为一道重要的心理关口,人民币汇率也曾多次破“7”,比如2019年8月与2020年5月。但是现在,不论是市场还是研究机构,对于汇率双向波动、宽幅震荡的容忍度和适应性都大大增强。汇率的涨跌对外贸行业来说是把双刃剑,人民币适度贬值有利于提升出口贸易竞争力和价格优势,推动实体经济复苏,中国传统贸易中,鞋靴配饰、纺织服装、皮革箱包等行业可能受益,但进口企业的进口成本会增加。因此,进出口企业应树立风险理念,千万不要去赌汇率一定会涨或者一定会跌,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加大人民币贸易结算比例、在和合同谈判中约定汇率补偿或调整机制、利用金融衍生品对冲风险。
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的数据显示,企业外汇套保规模同比增长了48%,首次办理汇率避险业务的企业数量新增了将近1万家。
02
六成以上卖家减少备货
美元汇率涨势让卖家受益,但是对于旺季,目前卖家的态度整体偏谨慎,尤其是备货上。
据雨果跨境近期发起的一项关于亚马逊卖家旺季备货的调研显示,有64%的卖家表示今年会减少备货量;22%卖家表示备货量与去年预计持平,正常备货。仅有13%的卖家表示对比去年,会增加备货。
如此看来,相比去年,今年大部分卖家采取了保守备货的策略。江苏卖家江心(化名)告诉雨果跨境,目前还是以清库存为主,去年备货太多。
“今年旺季备货,特别是圣诞用品,比往年减少了30%,不敢多备货。毕竟去年的库存都没有清完。”一位跨境卖家说道。
显然,去年的库存依然是如今许多卖家急需解决的难题。华凯创意披露,目前其海外仓库存剩余不到4000万,今年下半年这方面影响基本可以消除,一旦解决,对公司未来的业绩改善、毛利率提升是一个利好的因素。
03
外贸工厂的转型出路
虽然近期运费、汇率、原材料都向好发展,可是不少外贸小工厂还是在主动降价寻求订单。
一位外贸工厂负责人告诉雨果跨境,近期汇率与原材料都传来好消息,可是他们是规模较小的工厂,也没有采取锁汇的策略,因此只能寻求精准降价来招揽客户。据他了解,最近一个月,其他同行相比去年订单少了四成。
近期的原材料价格降低,可以让他们多囤一些原材料,库存成本确实降低了。不过,订单量减少依然是这些外贸小厂的心头病。近期,中国贸促会针对500多家企业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62.5%的企业表示,订单不稳定,短单小单多、长单大单少。
业内资深人士“风中的厂长”看来,工厂面对传统外贸订单减少的情况,应该要转换思路。
首先,面临行业过剩的情况,外贸工厂最应该要尽量缩小规模,降低成本,从而做到灵活可控。
其次,应该学会自建渠道。对于传统外贸工厂,从前大多依赖传统销售渠道,如广交会甚至是线下,可是如今因为疫情受到了冲击,仅靠传统渠道很难打破僵局。外贸工厂可以多尝试电商平台,直接面对消费者,才能第一时间获取市场信息,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对于有给大品牌代工经验的外贸工厂,可以尝试达人带货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