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定义什么是优秀的影视剧作品,你会怎么定义?演技精湛的演员、制作精良的道具、专业合理的台词、还是严谨缜密的剧情?我觉得以上都是成就一部优秀作品必不可少的因素。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1)

当然,剧中的人名也要贴合人物本身的性格特点等。纵观中国华语影视行业,每年都会呈现出大量优秀精良的作品,当我早已习惯于这种所谓的“严肃”和“一丝不苟”时,却不知更奇妙、更无厘头的有趣东西还在后头。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2)

《庆余年》剧红,人名更红

《庆余年》是由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肖战等人主演的一部关于穿越、古代、权谋的电视剧。这部剧是根据猫腻同名小说改编的,所以说无论是因为原著粉,还是此剧本身的魔性魅力,使得刚一官宣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3)

这部剧也是继《陈情令》之后又一爆款,当时的火爆程度不用我多说,“超级会员”这个事想必大家也略有耳闻。但是,偏偏这么个火热的剧我竟然没看过几集,剧情虽说是不太懂,但是,剧中的人名可把我震住了。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4)

比如,几位女主演的名字分别叫范若若、司理理、海棠朵朵,还有一个霸气侧漏的北齐女皇叫战豆豆?这也就算了,吴刚老师饰演的太监居然叫陈萍萍?这是认真的吗?我的老天,什么鬼畜名字,顿时间所有关于李达康啊、李维民啊的记忆全都被抹杀了,脑子里只记得陈萍萍。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5)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6)

因为这种“叠叠乐”名字实在让众票粉丝哭笑不得,就跑去猫腻老师微博下方质问,结果人家给出的理由是:你们老是取笑我不会起名字,所以这次我都是瞎取的,这一家子的名字都是故意弄着玩儿的。额…………所以…………好吧-_-||,猫腻老师厉害。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7)

《安家》又现“叠叠乐”人名

最近热播的《安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我知道大家不屑看,但是,我还是要说一下这部剧。

这部剧从剧情到演员到台词到整体画风都可以说挑不出任何毛病的,毕竟著名大编六六亲自执笔,但是,剧中这个人名是怎么回事?难道六六老师也受了猫腻老师的启发喜欢人名叠叠乐?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8)

此剧男一号罗晋在剧中饰演店长徐文昌,多儒雅正派的名字,结果人人都叫他“徐姑姑”,这个名字是有原因的那也就作罢,他女朋友居然叫“张乘乘”,一开始我还以为叫张乖乖,心想这也不乖啊,结果人家叫乘乘。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9)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两年不开一单的“底薪女”又叫朱闪闪?omg我真的醉了,不知道为何现在的电视剧都如此钟爱ABB式人名?猫腻老师是瞎取的,六六老师肯定不是瞎取的吧。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10)

包括剧中还有叫谢亭丰、王子健、鱼化龙、楼山关的,这么一看,六六老师取名肯定是有原因的。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11)

“诙谐无厘头”撞翻“古典琼瑶”

如果说前者是滑稽搞笑的无厘头,那后者就是高高在云端的古典浪漫派。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12)

偶像剧的开山鼻祖、玛丽苏剧的创始人,没错,她就是台湾著名编剧琼瑶。琼瑶的小说可谓是部部经典,当之无愧的言情小说皇后,也捧红了众多影视明星,琼瑶对当时文化创作环境的贡献也是影响了几代人。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13)

因为“琼瑶”这个两个字本身就出自《诗经》,所以她笔下的人物名字自然也是琼瑶风格,比如《在水一方》的朱自耕、心佩、诗晴;《情深深雨蒙蒙》的如萍、梦萍、书桓、尓豪、文佩;《一帘幽梦》的紫菱、楚廉、云舟、心怡;还有火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里的紫薇、尔康、晴儿、金锁、赛娅。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14)

还有好多数不清的琼瑶剧,数不清的琼瑶女郎,数不清的琼瑶人名。但不知为什么这些优雅的琼瑶风格跟叠叠乐风格一对比画风简直是“丐帮派”对“古墓派”。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15)

其实比起混乱相似的琼瑶名子,还是叠叠乐式的人名更言简意赅,真心觉得范若若、司理理、战豆豆、徐姑姑、朱闪闪这些名字很有趣。并不是说编剧不敬业或者怎样,而是影视行业的大环境下,我们的作品需要衍生出一些别具一格的特征。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16)

一切都在经历着不同文明下的改变,从当年琼瑶剧的爆红,到之前琼瑶剧的白热化,再到现在的逐渐消亡,以及“玛丽苏”剧被人诟病唾弃。其实这不仅反映着我们观众的心理审美,也在暗示着多样性作品的迟早问世。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17)

或者是人物塑造方面、或者是服装造型方面、亦或者是人物名字方面,总归要有个改变,而人名的改变在以上两部作品展示上无疑是成功的,毕竟一部作品的好坏是由大多数观众评定的,既然观众觉得好,觉得有趣,那我们不妨就继续探索未知的有趣。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18)

虽然影视剧这种创新型的变化未来道阻且长,但作为听众作为观众,我们以最崇高的热情等待,以最真挚的掌声迎接!

庆余年里战豆豆和太后 庆余年里的战豆豆(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