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做好计划会有什么信号(三合理预留时间)(1)

计划时间总超时,怎么办?

前面说了做计划的前两个步骤如何列清单和如何分类出重要的事,这一篇主要说如何预留时间,时间预留得合适,计划容易完成,信心也容易倍增,否则感觉总感觉像在急救现场,忙乱且沮丧。

有一段时间,我天天做计划,却经常完不成,很是挫败。后来索性不做计划,想读书就读书,想睡就睡,想教儿子就教儿子,想偷懒就懒,想拖延就拖延,反正也没人说我。表面看似轻松自在,但内心却始终有点不安。

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心斗争,我又重新开始每日制订计划。为了防止像以前那样超时,我特别留意自己哪些事会超时,然后一次又一次去调整,这个过程需要很多次很多次,需要经常想经常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超时。

我特别注意实际做事过程中发生的事,并记录下来,然后再分析,中间是什么事突然中断了原本计划要做的事,及时记录做事的过程和思考的内容

提前做好计划会有什么信号(三合理预留时间)(2)

现在我每天开始自己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做计划,所以我打算先把整个制订计划的过程记录下来。

经过实时记录,我发现做计划时,会因为突然想到某件事而走神,比如晚餐要吃什么、怎么辅导儿子、想去泡个茶、要记录方法等等,这样想着想着时间就偷溜走几分钟。

还有晚上总结时,总是临时想去做别的事。有一回,我正思考如何改进早起时间的利用,儿子进来想和我说话,原本我应该让他等一会儿。可是突然想刚看到有趣的微信表情,就拿给他看,原以为一二分钟就能结束,没想到一看就停不下来,连续玩了二十多个表情,结果后来的总结就草草了事。

我意识到自己思考问题时,并不是一条线想到底,思维总是跳来跳去,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超出原本计划的时间。

有了前面的教训,再有重要的事需要思考时,我会预留更多的时间。比如,有一次为了解决儿子与一位同学的纠纷,我约对方见面解决问题,那次我几乎一整天都在准备谈话方,无论做什么事都会不由自主地想着那件事。

我有边做家务边听音频课的习惯,但做计划预留时间时,考虑到以往我即便在听音频,也会因为思考重要的事的干扰,以致于音频内容一个字也听没听进。所以要求自己当天不听音频,这样的大脑就能专注思考谈话方案。

我还专门安排时间像对待谈判一样思考,不仅画图列提纲,还在心里反复演练。

等见到那位同学时,我几乎把事先准备的谈话内容都用上了。次日放学回家儿子有点开心说,那位同学今天主动帮了他一个忙,估计是昨天的谈话有了效果。

我也感觉很欣慰,虽然之前我也解决过一些类似的问题,但这一次是我准备最充分的一次,给自己预留了足够的时间思考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这些事儿,我意识到在做计划时,合理准确地预留时间,不仅有利于计划的执行,也因为计划的顺利完成而增加信心。

提前做好计划会有什么信号(三合理预留时间)(3)

如何才能做到合理预留时间呢?

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安排自己。要想预留时间合理,首先要想法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要先分析自己,看看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导致计划的中断?这就需要在一边做事一边做好及时记录。

如果我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时,会事先准备好一张a4纸,在顶端写好要做事的名称,比如“”做计划”、“写文章”。

然后写上开始的时间,比如定今日计划,开始时间8:00。

接着,按顺序写下准备要做的事,并标上序号。

比如做计划总共有件:

1.确定今天要做哪些事?

2.预估做每件事需要多长时间

3.标出今天自己可以利用的整段时间

4.安排今天做事的具体时间

写好以上内容后,就可以按顺序思考。

思考过程中,如果意识到自己思考计划无关的事,也要及时做个简要记录,同时写下走神所消耗的时间。

等整个计划全部思考完毕,记录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

接着再回头去看,刚才思考计划外的事用了多长时间,或是中途被打断的事,减去这些时间才是就是真正做今日计划的时间。

还要分析哪些不是计划中的事哪些是可以避免,哪些是无法避免的,

对于无法避免的事,就提前预留足够的时间,比如我做计划时,就会有一小会儿走神,所以我就给自己预留5分钟时间。

对于可以避免的事,需要事先作为原则或规范提醒自己,并反复练习。比如我写文章时会突然想去看昨天的头条数据,很是费时。于是我就在写作流程里规定自己,写作第一步就是先看相关规范,这样写作时如果又想看头条数据时,就能有效地克制自己。

提前做好计划会有什么信号(三合理预留时间)(4)

我还有一条做计划的原则是:当日计划优先。

做计划不考虑周到会导致返工用时更长。

曾经我以为做一个当日计划只需要十分钟,十分钟一到即便计划没完全做好,也停下来先去做事。结果总有太多的事情做不完,一再拖延,实际上消耗的时间反而更长。

有了失败的计划教训,我开始给自己预留做计划的时间30分钟,有时是一个小时。

如果是做总结会用时更长一点,周总结通常需要两个小时。把事情想清楚,才会避免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

总结本篇内容,在计划中要想做合理预留每项任务的时间,就要先了解自己,并实时记录做一件事的过程,不仅要记录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还要分析意外出现的计划外的事。最后确定确定最终做事需要的时间。

预估时间还需要注意两点:

注意一:有些事需要多留一倍的时间:

1.以前从没做过的事。

比如去一个新的地方面试,或是初次与别人合作。

2.虽然做过,但还不熟练的事。

比如我写文章就不熟练,别人两小时就够了,我要5到6个小时。

注意二:要有耐心,经常练习

第一次做记录过程会花很多的时间,因为一边要记录做事的流程,另一边还要记录中途冒出来的各种想法,会比实际真正用时要长很多,但一定要坚持做完。

你会发现怎么中间会突然冒出来这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也很有意思。

做一次还不够,还要多练习,比如克制想做别的事的冲动,要练习很多次才能够熟能生巧。

但只要仔细想一想,现在多花的时间,就是为了以后节省更多的时间。就像做一个洗衣机,要花很长的时间,但是做好了,就能节省每天一个多小时洗衣服的时间,一年就能节省365个小时,而这些大量的时间可以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

所以一定把预估时间的能力提升起来。

下一篇就要说我是如何安排时间的,请多关注哦。

龙的母亲 写于2022年9月23日 修改于2022年9月24日

相关文章:

(一)我用了一套高效做事的方法,你有耐心看完吗?

(二)学会区分重要性,就开启了对生活的掌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