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苹果当年为什么那么火(小苹果缘何走红)(1)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就像天边最美的云朵……”从网络到手机、广场、健身房、校园,《小苹果》一夜走红,成为今夏又一神曲,也基本复制着《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相似的网络传播途径——“大V转发、引发讨论、全民模仿”。如果说前两首歌的走红属于无心插柳,《小苹果》的爆热更像是有意栽花。

神曲必须能被快速传播

有了神曲的要素,还得有神曲的好运。《最炫民族风》诞生于2009年,时隔三年才在网络上爆红。《江南style》从韩国红到美国,挟“互联网首次点击量超10亿”之威才为中国网民熟知。《小苹果》MV在优酷推出24小时后,播放量就超过500万次,个中原因除了微电影《老男孩》积累下的人气,也离不开网站的精心策划。魏明直言,“用户评论、转发以及点赞,这些数据都会影响后期内容制作和宣传。”

“互联网传播的关键环节,就是口碑传播。神曲必须能够被复制,快速复制,快速传播。”《小苹果》MV先声夺人后,网站立刻以每3天2支曲的速度推出一系列引导视频,包括《小苹果》舞蹈版、翻唱版、混剪版、快闪版、方言版等不同品类,并联合唱吧等歌唱类软件举行《小苹果》网络K歌大赛。同时,四川话版本、三里屯快闪版、广场舞版借助微博、微信、人人网、博客等社交网络转发、转载,加快神曲“洗脑”速度。“小苹果”连续数天登上新浪热门微博话题榜及热搜榜,网友惊呼为“血洗各大网站,根本停不下来”。

还有不少网民以《小苹果》为蓝本发挥自己的创意,也加速了神曲的传播。电视剧《杉杉来了》收视率大热,网上随即出现根据电视剧画面剪辑的“杉杉版”《小苹果》健身操,由一群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毕业生起舞,点击率超过10万。如今若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有关《小苹果》的各类视频铺天盖地,许多都是各路民间高手自己制作的动漫作品,甚至出现了猩猩、鸡、牛等动物都模仿《小苹果》歌舞的形象。

迪斯科节奏伴随快乐情绪

作为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宣传曲,作者之一的王太利写《小苹果》时并未预料到它会如此轰动,“我写这歌,只是想向复古迪斯科致敬,我的音乐启蒙就是当年看大哥大姐在街上跳迪斯科。”他认为《小苹果》大受欢迎就在于“让大家什么也不想、没心没肺high起来”。另一位主创肖央认为,《小苹果》传达了快乐。朋友和网友都这样向他反馈:一岁半、两岁小孩会反复听《小苹果》并跟着跳,肖央说:“这是人类对音乐本质的第一反应。”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出品方优酷网总裁魏明从《小苹果》旋律分析走红原因,“所有神曲都是四四拍。”有别于“ABA”、“AB”等常见结构,所谓神曲都是在电声乐器和强鼓点连续“AAAA”,律动感更强,容易带动听众情绪,歌词简单押韵,不断重复,便于记忆。制作《小苹果》MV时,片方还重金邀请《江南style》的编舞指导李朱善对舞蹈动作进行简化,突出招牌动作,企图复制“骑马舞”的辉煌。

吸引人的是集体参与感

《小苹果》诞生,对它的争议就没有停过,“浅薄”、“没有音乐性”、“让人眼前一黑”……但这些一点都不妨碍《小苹果》迅速占领网站、广场音箱、手机彩铃甚至晚会舞台。对于出品方和主创而言,推出《小苹果》旨在宣传电影,当然也乐见影片和神曲的知名度扩散。作为脱胎于微电影《老男孩》的院线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票房告捷,《小苹果》的“洗脑”作用功不可没。

对加入《小苹果》热潮的许多网民来说,吸引他们的或许并非歌曲本身,而是音乐唤起的一种集体参与感。今年毕业时节,山东烟台几位女生模仿《小苹果》舞步的视频上传,有网友发帖评论,“腿好短,跳得好难看。”当事人回应,“我就是开心,毕业时候留一个纪念。”没什么原因、就是为开心,这或许是神曲快速流行的最大原因吧。

诸葛漪

科学解析:《小苹果》走红或因刺激大脑“耳朵虫”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一个多月的时间,《小苹果》以燎原之势霸占各大音乐、话题、视频排行榜榜首,原版风靡全国,各路网友也将其推向娱乐巅峰。很多人听了这支歌曲一遍会哼,两遍会唱,三遍就已自动单曲循环,无论吃饭睡觉,它都成了挥之不去的旋律。

那么,人们究竟是怎样被《小苹果》“洗脑”的?心理学家认为是“耳朵虫”。“耳朵虫”(Earworm)这个词是从德语单词Ohrwurm直译过来的,指歌曲或其他音乐作品的某个片断不由自主地反复在某人脑子里出现的情况。“耳朵虫”并不是虫,而是一种纯粹地来源于大脑的神经活动,一旦被激活,便会引发“认知瘙痒”:某些音乐片段能激发脑部的不正常反应,这些不正常的反应就像皮肤上的瘙痒,让脑子不断地注意这些音乐,结果只能是越痒越挠、越挠越痒,让人忍不住回想这萦绕在心头的旋律。

“耳朵虫”另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不自主的音乐想象”,于2007年由神经科专家奥利弗塞克斯提出。这种现象在人群中非常普遍,已被研究证实。如2008年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给11910名芬兰被试者呈现5首熟悉的歌曲,结果发现,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有33.2%的被试者报告每天都会想起那些音乐片段,32.4%的被试者每周都会想起,累计有91.7%的被试者至少每周会体验到“不自主的音乐想象”。

英国雷丁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毕曼经统计发现,大部分“耳朵虫”只会持续30分钟左右的时间。而越是觉得音乐重要的人,越难以摆脱“耳朵虫”的纠缠。而且,“耳朵虫”的困扰程度和时间无关:你越注意到它,它给人心理带来的厌烦越严重。达特茅斯大学另一组心理学家则发现,不同的人出现“耳朵虫”的概率也不尽相同。女性往往更容易受到“耳朵虫”的骚扰,音乐家也比普通人更常听到耳边徘徊的旋律。有趣的是,“耳朵虫”中间还存在强势者,这种被称作“消除旋律”的曲调,一旦在脑海中出现便势不可挡地盖过其他旋律。“耳朵虫”也是可以传递的,分享脑海中的旋律有时候也会让其他人产生类似的感觉。

但“耳朵虫”并不是那么恐怖的家伙,它是人类正常的身心反应。所以那些竭力抵抗“洗脑”的朋友们,不妨放弃抵抗,享受一下《小苹果》之类的音乐带给你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