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新型肺炎来势汹汹,截止到 1 月 30 日 24 时,全国确诊病例 9692 例,已经快要破万,远超当年非典感染人数。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1)


物资短缺的新闻也频频出现,不止口罩,食物、日用品等物资也不足,让人不禁为疫区人民担忧。


即使形势如此严峻,全国并没有陷入大恐慌,哄抢物资之类的事件并未出现。


我们坚信一切困难都能被解决,这种井然有序抗疫的底气和自信,很大一部分源于这些英雄。


国士无双


要说 2020 年最火的偶像,30 后的钟南山必须榜上有名。


新型肺炎疫情蔓延,一时间人心惶惶,但他的出现,宛若一颗定心丸,让全国人民的心重新揣回了肚子。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对于绝大多数 90 后以及所有 00 后来说,他绝对是刷新认知的存在,83 岁的身材轻松秒杀小鲜肉。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2)


耄耋之年仍然身体健康,这得益于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运动。


不仅各项全能,足球、篮球和跑步他都不在话下,年轻时还作为非职业运动员参加全国运动会,打破了 400 米栏的全国纪录。


直到现在仍然有一身腱子肉,跟 18 岁小伙不相上下。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3)


不仅身材“man”,他的一举一动更是“man”


2003 年,非典肆虐,67 岁的他说:“把病情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2020 年,武汉新型肺炎爆发,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4)

1 月 18 日傍晚,钟南山挤上了开往武汉的高铁,由于高铁票紧张,他被安顿在了餐车一角


他奋战在一线,凌晨六点会见名叫利普金的美国专家,这位教授被誉为“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猎手”。


时间紧张,两人就在车上和机场大厅进行了探讨,研究怎么解决疫情。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5)


他的时间几乎严格到分钟计算,恨不得把一秒掰开用。


之前有谣传白岩松将在周日晚上邀请钟南山做客《新闻 1 1》,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白岩松后来辟谣是假的,他说:“我 1 月 20 号连线钟院士之后根本不舍得再打扰他”。


1 月 20 日他与白岩松连线,肯定了“人传人”的传染途径,号召大家一定要戴口罩。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6)


当新型肺炎撞在春运里,加剧了病情的传染,哪怕是大年三十阖家团圆的特殊日子,钟南山依然在率领组员,开展应急科研工作。


“我们在这边过年,你们在帮我们过关”。


1 月 28 日,钟南山接受媒体采访,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做出了研判:


很难估计疫情什么时候达到高峰,不过应该在一周或者十天左右,不会大规模增加了。

潜伏期过去了,发病的及时治疗,没发病也就没病,所以不会因春运返程出现大传染。


简单的一席话,给所有人都增添了信心。


在采访的最后,提及武汉时,钟南山院士几度哽咽,眼含泪光,这是他的仁心。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7)


正是有足够专业做基础,丰富经验做保障,再加上夜以继日的研究,让他能快速掌握病情发展,并制定相应的科学防护手段。


最终达到大家说“钟南山说动我们才动”的效果。


这不是他第一次出征,在民众眼里,他就是正直敢讲真话的科学权威


17 年前,广东出现第一个非典病例,这个可怕的疾病一夕之间迅速在全国传播,成千上万人感染,最绝望的是,无药可医。


病人一波波躺进医院,连医生护士都不能幸免于难被感染,用各种药都没有效果,大家只能看着病情一天天恶化。


一开始,有医学专家误入歧途,认为病原是衣原体,建议用抗生素治疗。


在无计可施的境遇下,大部分人都倾向于采纳这一建议,只有钟南山反对。


因为他试验过,抗生素对非典并无效果,如果照此方案执行,只会白白浪费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8)


于是他顶住压力,多次呼吁大家不要使用抗生素,公开挑战同行和权威。


同时他也继续研究,分析出非典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并紧跟着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大大提高了非典的治愈率。


也是因为他的坚持,让广东在非典战场上没有走弯路,成为全球 SARS 病死率最低的城市。


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曾说:如果没有钟南山,抗击非典的结果可能要改写


当一种传染病肆虐时,所有人都会慌张,给大家安全感和坚定不移信心的人,始终有钟南山。


因为相比于无知带来的恐慌,大家都更信任他带来的真相,因为正直,所以放心。


2003 年 4 月,卫生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听到有官员宣称“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他忍不住开口反对:“什么叫现在已经控制?根本就没有控制!目前病原都还没搞清楚,你怎么控制它?”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9)


钟南山在事后透露,发布会前,他曾在父亲的坟前站了很久,最后下定决心说真话,是因为他坚信“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


于危难中挺身而出,良知和勇气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他从医以来一如既往的信念。


《人民日报》这样评价他:83 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钟南山办公室里那四个醒目的题字:敢医敢言。他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10)


这样的偶像,谁能不崇拜?


最美“逆行者”


另一位女院士李兰娟也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她一直奋战在第一线。


73 岁的李兰娟永远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精致的妆容,岁月似乎带给她的都是礼物。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11)


我们经常能看到她穿着白大褂,用一口吴侬软语,亲切地科普知识,在专业领域答疑解惑的视频。


她的语速不快,但一字一句都非常坚定。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12)


浙江省新型肺炎确诊病例较多,人心惶惶时也是她站出来说:“确诊的多说明漏掉的少,我们不怕发现的多,就怕漏掉有没有”。


事实证明,尽可能的排查反而让民众安心。


这位数度出征的最美逆行者称得上是“国之瑰宝”,因为她的医学事业十分出色


2003 年非典时,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李兰娟果断出手,迅速决策,严格隔离,说服行政长官。


仅用一夜的时间便隔离了数千人,创下了 SARS “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病人”的奇迹


2013 年 H7N9 禽流感来势凶猛,她立马带领团队研究,仅用 5 天就发现疫情病原,并第一时间向世界公布了这一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


随后李兰娟又继续深入,证实了活禽市场是人类感染 H7N9 的源头,这也是全球首次发现。


于是全国大规模关闭活禽市场,减少感染风险,迅速控制了疫情传播。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13)


她的婚姻生活更是一段佳话


1975 年,李兰娟和郑树森结为夫妻,一位是传染病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一位是多器官联合移植事业的开拓者。


李兰娟和丈夫郑树森,是我国科学界少有的院士夫妻,这对院士伉俪有着一样的性格 —— “医学狂人”


每天上午八点准时到达医院,深夜一两点钟回家,这就是他们的常态。


虽然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但两人一天中唯一的交流时间就是起床后到抵达医院前的这一点点时间。


即便这样,他们也很少讨论家庭琐事,更多的话题是围绕类似“有个病人病情危重,我今天要给他做器官移植”、“下午有个学术报告要发言,我中午飞机去北京”的内容展开。


李兰娟和丈夫还共同发起设立了“树兰基金”,为医学和临床领域培养后备人才。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14)


李兰娟院士分享过她最大的快乐和安慰,不是获得过多少奖项成就,也不是论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而是从死亡线上拉回了一位位患者。


在困难面前,正是李兰娟院士这种舍命奋战、医者仁心的精神,给我们带来了最大的安全感。


硬核医生


除了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最近又有一位医生疯狂刷屏,他就是上海医疗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教授。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15)


一夜之间,张文宏医生火了,“只闻时钟嘀嗒声,不知现在几点钟”、“我带头上!”,他说的这些大白话也火了,他被大家称为“硬核医生”。


为什么他这么圈粉?


因为他说实话


张文宏深知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他在央视新闻耿直地说道:如果防控工作做不好,可能打成胶着战、持久战。


在那段爆红的视频里,除了他身先士卒带头上,张文宏还解释自己为什么要每周都去查房。


我去查房的主要原因,其实只有一点,要消除我们医生的恐惧。


作为主任如果只会在背后指手画脚,却从不深入一线跟病人接触,其他医生怎么能接受呢。


在华山医院感染科,虽然医生们都清楚,未知的病毒极可能将他们推向危险,让他们离死神的距离比常人要近很多。


但选择到这里来的医生,却都有一颗颗无惧的心,很多人说,这颗定心丸,是张文宏给的。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16)


他说人话


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张爸”,因为他既有医生的雷厉风行,又有家长般的细心周到。


这个绰号早在他 30 岁时就流传开了,他样样都把大家关照得很好,连一起坐车谁先下谁后下都要管到位,名副其实的“老爸”风范。


对待病人他也是枚“暖男”。


一对年过古稀的夫妇来看病,两人年事已高也没有儿女陪伴,于是张文宏在耐心询问病情后,抽出一张处方纸,在背面分步骤写下从挂号到做化验的流程。


医生写字大家都知道,为了速度会有些潦草,但那天张医生的字迹不仅一笔一画都很清楚,而且字体很大,那一刻,连周围的医生都被感动到了。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17)

张文宏在查房


几年前,张文宏接诊了一个 14 岁的男孩,手术非常成功,可他却细心地发现病人家属有些闷闷不乐。


仔细询问后才知道,由于家境贫寒,治疗费太贵,家里的钱不够支撑男孩的姐姐上大学了,只能辍学,一家人正为这件事烦恼。


张文宏听后,毫不犹豫当场拿出五千元捐款资助,把整个病房的病人、家属和护士都感动坏了。


被资助的一家人都记住了这位“菩萨”,不仅不收红包,还帮助困难家庭,“真是菩萨心肠啊!”


他还有真本事


2003 年非典时期,张文宏就跟着他的老师翁心华教授,加入上海专家治疗组,和上海医生一起打赢那场看不见硝烟的硬仗。


随后张文宏带领华山医院感染科,从全球“超级细菌”到埃博拉病毒,从 H7N9 禽流感到如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始终奋战在重大疫情最前线。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18)


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英雄,只是因为有人需要,所以才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比如战场最前线、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在这三十多天里,他往往凌晨两点刚睡,四点又要起来处理各种事件,只有这样才能抢回更多病人。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身患渐冻症,双腿肌肉已经萎缩,所以走路总是一瘸一拐。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19)


而十几公里外,他那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已经被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另一家医院隔离。


像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


上到 86 岁高龄的董宗祈教授,他是“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按理说已经颐养天年。


但他依旧全副武装,开着电动轮椅,到门诊部坐诊。


面对大家的关心和担心,他爽朗地说:“我这一辈子为了什么,不就为了病人吗?自己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可以,吃得消,没问题。”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20)


下到 95 后普通护士,这个被防护服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孩叫李慧,是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肿瘤科的一名护士。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21)


医院征集志愿者时,她心里虽然害怕新型肺炎,但仍然报名去一线的呼吸科。


她保持着乐观坚强的心态,唯一的要求只有“不要告知父母”,怕他们担心。


最后她写道,“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


令你感动的关于钟南山抗疫(这些抗疫战士的名字都该被铭记)(22)


应对疫情,这些医务人员放下对父母儿女的百般不舍,告别殷切叮嘱的爱人,义无反顾,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

这些负重前行撑起岁月静好的人们,是最值得敬佩的人,也是我们安全感的最大来源。


也许 2020 年的开头并不尽如人意,但也正是这个冬天足够“寒冷”,才显得我们一点一滴爱的汇聚,是那么温暖有力量


因此,让人欣慰的好消息也接踵而至,越来越多的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全国各地的医疗团队驰援武汉,同舟共济。


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也都陆续抵达武汉,为前线的战士们送上补给。


我们这些普通民众也都谨遵医嘱呆在家里,不传谣、不信谣,不给社会添麻烦。


每个人都在为遏制疫情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疫情冷酷,人心温暖,让我们守望相助,一定能战胜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