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常见抑郁症误区!

本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高品进行科学性把关

自古逢秋悲寂寥,对有些心理疾病患者而言,秋季可能是病情波动的敏感时期,尤其是抑郁症患者。

2020年10月13日,凌晨两点,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实验室,一名研究生自缢而亡,将遗书发布上网络,说来生想做一只猫。

抑郁症是长期情绪低落还是阶段性(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低落那么简单)(1)

△红烧土豆叶最后一篇微博

人越长大面临的问题就越来越多,很多时候成年人的负面情绪都是一点点积压,直至崩溃,再也无力承担。

2020年10月15日,是乔任梁33岁冥诞。

这天乔任梁的母亲发文,诉说着对儿子的想念,她说:

妈妈没有一天不在想你,即使大风大雨,妈妈也会如约而至。是我没有照顾好你,你是妈妈永远的骄傲。

乔任梁因抑郁症去世,离开后再也没更新过微博。但四年来,他的微博下面成了无数人讲述心事的“树洞”。

随着健康知识的广泛普及,大众对抑郁症已不再陌生,但认知上的误区还有很多。

误区一:抑郁症的发病率很低

实际上,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并且近年来,精神障碍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18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近60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3.5亿抑郁症患者,是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杀手”。

但抑郁症的就诊率远远落后于其他疾病,有90%以上的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抑郁症是长期情绪低落还是阶段性(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低落那么简单)(2)

误区二:抑郁症就是情绪低落

情绪低落是抑郁症最典型的表现之一,不过,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低落那么简单。

首先,普通人的情绪低落往往是有原因的、单向的、一过性的。比如看到悲伤的电影,这种情绪可能只持续一会,也许走出电影院,就走出故事情境了。

抑郁症患者却不然,他们的情绪低落未必有原因。早晨起来不知道为什么便郁郁寡欢;通常会反复,到晚上稍微缓解,第二天早晨再次出现——几乎每天如此。

抑郁症是长期情绪低落还是阶段性(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低落那么简单)(3)

△图片来源:pixabay

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认知异常、思维缓慢、记忆力下降、不愿意跟人打交道。严重时,甚至会不吃、不动、不说话,像个木偶一般。

抑郁症是长期情绪低落还是阶段性(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低落那么简单)(4)

△抑郁症的症状

误区三:抑郁症可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

网上常常有人转发抑郁症测试,不过这些测试,多数不怎么靠谱。

抑郁症是长期情绪低落还是阶段性(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低落那么简单)(5)

△网上流传的抑郁症测试(图片来源见LOGO)

一方面,抑郁症的症状要从情绪、躯体、认知三个层面来整体判断,需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精神检查等多种不同的手段。而网络上流传的测试,往往只关注情绪。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存在妄想的患者,怎么可能自我诊断呢,如果自己能觉察到,还叫什么妄想?

另一方面,这些测试通常没有经历过严格检验,可靠性存疑。

那抑郁症一般怎么诊断?

临床上对抑郁症的诊断,包括定性与定量两个项目。定性上,除了上面提到的检查之外,主要依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进行症状鉴别;定量上,常常使用量表,其中最常用的,是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

抑郁症是长期情绪低落还是阶段性(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低落那么简单)(6)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属于他评量表。也就是不能自己给自己打分;而是由医生通过对病人的观察,进行判断、核算总分、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半个世纪以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经受住了重重考验,尤其是判断治疗结果方面,被认为是最佳评定工具。

抑郁症是长期情绪低落还是阶段性(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低落那么简单)(7)

抑郁自评量表,属于自评量表,医生向患者解释每个条目的含义,由患者自行打分。优点是使用容易、记分简单;缺点是对于某些患者,可能准确度不佳。主要用于住院患者的测量,如果是非住院患者,要十分慎重——不能用评分代替精神科诊断。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必须严肃对待。如果怀疑自己有抑郁症,务必尽快主动到正规医院检测和求医。

抑郁症是长期情绪低落还是阶段性(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低落那么简单)(8)

△抑郁症的应对(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抑郁症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疾病,但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要早期识别出这些患者,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心灵困境,甚至挽救他们的生命。权威专家呼吁,所有人都要重视抑郁症,尤其是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高压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加强预防和筛查刻不容缓

也希望情绪低落的你,多出来走走看看,和知心的朋友多聊聊天,或许就发现人生没那么艰难。

参考文献:

[1] 四类人加大抑郁筛查[EB/OL]人民健康网,2020-10-15.

health.people/n1/2020/1015/c14739-31893216.html

[2]抑郁症[EB/OL].世界卫生组织.2019-12-4.

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

[3] 马爱平.专家:“一高三低”映射抑郁症现状 应尽早规范治疗[EB/OL].人民健康网,2020-10-15.

health.people/n1/2020/1015/c14739-31893216.html

[4]李凌江, 马辛.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M].北京: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5.

[5]郝伟,于欣.精神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6]郭文斌, 姚树桥, 卢永红等. 抑郁症患者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特征的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7(10): 693–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