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阳光出于同源,落于同地,在爱、希望和恐惧上,人类和动物没有什么不同。”
——约翰·默尔
01想象和隐喻
俄国动画大师尤里·诺尔斯金擅长用感性的理解、诗意的表达和朦胧的美感营造视觉效果,在科学的深远所未能抵达之处,是梦境与想象世界的诡谲变幻。
《故事中的故事》中......
“光阴、岁月、婴孩、襁褓、乳汁、童年、记忆、纯真、战争、苦难、泪水、风流淌、花瓣舞、红炉火、光影飘飞”的意象支离破碎,
像航行在缓缓流淌的河流上,目睹风景的变迁,解锁一个个故事的地点。
老牛坐在椅子上睡着了离去而后回来的宴席,一些人已经不在人世,烟花在天空中绽放,落寞的情绪在心头滋生。
那头孤独的狼,独守在这个世界,那个小孩,每当他长高一些,每当多一个梨子掉落在雪中,意味着又一年过去。而曾经一家人一起幸福而平淡地生活,现在只剩下那只牛在跳绳。
我曾经想用“凄美”形容俄罗斯民族,他们几乎把全部的苦难都抗在肩上,而尤里·诺尔斯金更用隐喻的方式将浓浓的忧愁化成诗篇的破碎流淌,在迷蒙之中呈现他的视觉记忆(Visual Memory)。
夜访知音,信步行庭,《迷雾中的刺猬》带着马林果果酱到小熊那里,陪他数星星,在中途它遇见白马,坠入雾里, 在重新走出来的过程中,白马似乎是它心中可遇不可求的事物,它求而不得却念念不忘,只能在河水里随之漂流。
好心的动物驮着它到小熊那里去,小熊责怪它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它说等了刺猬很久了,那样的话温暖而感人。
如果说白马是雾,是烟,是酒馆......
那么小熊这位好朋友,就像它的归宿...
刺猬始终会回家,因为小熊会陪着它数星星。
相比之下,《鹭和鹤》有趣地将恋爱的男生女生半推半就、欲迎还拒的心态,描摹得淋漓尽致。
除了尤里·诺尔斯金之外,还有其他导演藉由动物的习性来隐喻自己的理念与哲学思考。
比如老鼠给人的印象一直以来是凶恶自私的,蜘蛛则是恶心丑陋,猪更是懒惰好吃。而(改编自小说《夏洛的网》)电影《夏洛特的网》中,蜘蛛夏洛特在门外织出形容小猪品性的网,引起小镇的轰动。老鼠在垃圾场躲开危险找来旧字报,爬上屋檐救下临死的夏洛特生下的卵,连其中最自私的它,好似带有了某种温情。
而网是夏洛特织的,赋予它的网以具体内涵的,是那只叫做威尔伯的小猪。保护瘦弱小猪在优胜劣汰的世界中生存的,是那个能听清动物语言的小女孩。
《夏洛特的网》不仅要我们爱护动物,更是让我们抛开成见。而这一切使这个平淡小镇的人,相信自己有那么一些不同。
02
守候和陪伴
有关动物的电影除了寄托哲学思考,更让我们看到狗狗是忠诚的,猫咪是温暖的,马儿是健壮的,小鸡又是如此呆萌的......
《忠犬八公的故事》和《导盲犬小Q》都是讲述狗狗与一主人的故事。
小八蹉跎了几近一生的岁月,等待老教授的到来,最后在临死前,雪与月光交融,他倒在地上,仿佛看见了教授前来迎接他,他十分雀跃地跳起来,当年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几度泪目,我想是否因为我们太理性,因为没有结局,而不可能长久地等一个人?是否因为我们太自私,不会将爱和忠诚无私奉给别人?
这些答案在小八含笑倒下的那一刻都得到了回答。
而小Q是一只训练有素的导盲犬,它在一岁前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而后遇到了盲人渡边先生。
渡边先生不像教授那样和睦友善,他很怀疑小Q的能力,也一意孤行地带着小Q在路上横冲直撞,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渡边改变了对小Q的印象,亲密地相处之后,又面临着别离的悲伤。
小八和小Q都一样的忠诚,只是他们等待的方式不同,小八到特定的火车站,而小Q呢,它在心里默默地数着时间。时间到了,可是人却已经不在了,所有美好的时光仿佛都烟消云散,而其实对于珍视的人而言,过往一切始终存在着,从未离开过。
谈起狗狗,不得不谈起喵星人鲍勃和加菲。
鲍勃是一只突然降临到詹姆斯生命的幸运猫,带着詹姆斯一路开挂,摆脱毒瘾,找到现在的女朋友,它和詹姆斯在街头一起弹唱表演,和詹姆斯一起卖着杂志,也照顾着孤独无助的詹姆斯,比起又肥又蠢萌的加菲,鲍勃实在是太给力了。
加菲实际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大大的眼睛和有趣的表情,和《精灵鼠小弟》中的老鼠弟弟一样拥有致命的吸引力。
《小鸡快跑》是一部黏土电影,拍摄时间长达两年。
黏土电影不同于其他动画电影,有其独特的质感和真实感。
在影片中,这群母鸡时不时会有同伴失踪,最初有些人以为它们去旅行,后来发现是因为孵不出蛋而被无情宰杀,于是掀起了浩浩荡荡的逃跑行动,但都惨遭失败。心灰意冷的同时,一只天性自由不羁的公鸡的加入,使得它们又开始计划逃跑,造飞行器、溜滑索,花样百出。
其实更深层次来看,这群母鸡隐喻战争中被关在集中营的人,同样在影片《战马》中,也折射了对战争残忍的控诉和无辜生命被迫害的叹息。
但《小鸡快跑》追求自由解放,宣扬坚持改变的精神却是在动物类型的电影中,难得一见的。
03迷失与再度寻找
电影《克里斯托弗·罗宾》是一个冒险故事,但不同于《爱丽丝梦游仙境》《哈利波特系列》《格列佛游记》这类冒险电影,它并不是一个儿童和他的童年回忆,而是一个成熟大人重返故地,他的童年记忆也从遗忘到再度拥有。
影片开头用闪回的方式,结束的时候选择回归。
从告别小木屋、进入寄宿学校、遇见现在的妻子,到有了心爱的女儿,之后将焦点放在罗宾目前棘手的任务上,他的上司要求他将皮包的成本降价20%,否则罗宾的部门集体被撤职。
罗宾这时思考问题的方式仍然停留在大人层面,“皮包卖不出去是因为人们没有钱和时间去旅游。”他被上司要求在周末加班,也做了很多规划,但迟迟没有解决这个难题。
他对女儿要求很严格,采用的也是大人思维“小时候好好学习=长大后生活幸福”,可罗宾真的快乐吗?他的妻子站在他面前质疑他的选择,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对待生活。
他失落沮丧地坐在公园的座椅上,问着为什么的时候,遇见了维尼。
维尼是他童年在百亩森林结交的好朋友,跳跳虎、猫头鹰还有其他小伙伴们。
都与罗宾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在告别小木屋的同时,也意味着迈向成人世界中的混浊、焦虑、肮脏,历经世事的罗宾却在时隔多年遇见的维尼眼里,“一点也没有变。”
维尼的印象,是罗宾身上已经遗失掉的纯真无邪。
在不断地相处过程中,罗宾冰冷的心似乎慢慢融化,但他仍执着要回去开会,而女儿意外认识了他的小伙伴们,得知爸爸遗漏了最关键的文件后,开始了一场冒险之旅,罗宾夫妇也紧张地寻找起女儿的位置。
中间突然发生的跌倒,使得文件都被风吹散,女儿难过地垂下头,罗宾安慰她没事之后,却在剩下的纸上意外地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什么也不做。”只要让公司的几千员工都带有薪假,那么人们就有时间去旅行和购买旅行皮包了。
这是他童年时期对维尼说过的话,“什么也不做意味着最好的安排。”
童年的思考总是简单而深刻,一首伍迪·艾伦的歌中也有一句“吾挚爱的朋友,答案就在风里飘扬。”而童年也如张爱玲所说“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慢,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
作者 | 胡桃夹子
“电影的发明使我们的人生延长了三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