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单位近两年了,总结体制内工作的优缺点,谈谈我是经历了怎样的内心焦虑和情绪调整后,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方向的。也给目前在体制内工作却心有不甘,想离开的或者已经离开体制内还在迷茫的人一点参考。我就以我之前所在企业作为参考,我所在是国有企业,世界五百强,总部在首都,下级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

离开体制内的感受(离开体制内两年后)(1)

01 体制内工作的优缺点

1.工作和收入稳定。体制内的工作无疑是最稳定的,只要不犯什么原则性的大错误,一辈子不会失业。工作稳定,收入来源稳定,工资基本上会随着物价增长,即使不太高,但细水长流,绝对饿不死。还会有些补贴之类的,比如每年疗养、暖气、水电气、交通补贴等。但是总体收入只能算平均水平,很难在几年内有大幅度增长。

2.基本的提升空间。学习方面:我从就业起就从员级、助理、中级直到副高级职称一路考上来,一步一个脚印。回想起我怀着大娃每日学到11点多,穿着孕妇裙,坐在考场上的感觉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而且单位很人性化,到离考试最后一周的时候,直接给放假,脱产学习。这点在私企怕是想都不敢想的。

工作方面:只要足够努力,工作能力强,有沟通协调能力,提到科长还是很容易的。至于科长到处长,要靠机遇。我刚上班时候,刚好上届一批领导退休,新提拔了一批科级及以上年轻领导,60年代人,当时都在35岁以下,而这些人恰恰压制了很大一批70年代的人,等这些人退休后,70年代的人要么被熬走了,要么被熬废了,还剩下几个,年龄已经超出了被提拔的年限,这些人勤勤恳恳一辈子,甚至不乏专业领军人才,但最终成了他们徒弟的下属。

3.提供能力展示平台。一个企业一般都会有横向和纵向的能力展示平台。全系统的员工技术大比武、各项专业竞赛,让各级员工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层层选拔。在集团取得名次的员工还有可能会被录入公司人才库。近年来公司还设置了各级专家岗位,享受与副局级、副处级等相应级别待遇。只要你有专业才能,即使在职位上不能提升,收入也不比相应级别领导低。

4.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企业工会每年都组织丰富职工生活的文艺、体育活动。合唱比赛、体操比赛、趣味竞赛及各类球赛等,既丰富了职工生活也给职工发一些小福利。公司还组建书法协会、排球协会、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等,让每个有特长的人都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切磋。

5.较强的优越感。在一个大企业,特别是机关里,人的优越感是很强的,工作体面,环境好。到全国各地出差学习的机会都很多。八项规定之前,不论学习还是出差,吃住接待都很好,车接车送。学习和出差还能顺带着在当地看看风土人情。上班以来,全国各地,从南到北,从山到海去了不少地方。

离开体制内的感受(离开体制内两年后)(2)

6.强烈的组织归属感。我真的不知道这一点算是优点还是缺点。《肖申克的救赎》中关于监狱的围墙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当我一开始上班的时候,非常不适应,几乎是有点痛恨怎么那么多的制度,那么多的规矩,那么多不得不参加的活动,那么多不得不开的会,那么多不得不走的形式,那么多不得不奉行的人情往来,我甚至一度想砸掉手里的铁饭碗。但是最终,我没有走出这一步,但我下定决心,找伴侣,绝对不要体制内的,我一个人被关在这里已经失去了追求自由人生的梦想,不能再让整个家庭也这样,我必须要找一个没有固定工作的男孩,让他这辈子尝试他想尝试的任何一项工作,让他去追求他想做的,发挥出他所有的能力,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本事,让他载着我的梦想一起挣脱牢笼。扯远了,呵呵。

是的,当你身在其中的时候,你总感觉像被枷锁禁固了,一年两年,你不适应,你想挣脱,但是十年、二十年呢?这种体制和企业文化已深深地渗透到了你的血液之中,你不再是曾经的你,你是组织里的一员。一旦离开,你就会失去方向,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被推着前进,习惯了所有的生活和工作都在这个轨道上有条不稳的运行……

离开体制内的感受(离开体制内两年后)(3)

02 空虚迷茫中找出路

离开的一年多的日子确实生活混乱,以前不加班的周末,就一个字:爽,想干嘛干嘛,想睡多久,睡多久。突然这一天早上,不必着急忙慌地洗涮了,不用翻箱倒柜找合适的衣服了,每天都是周末。把以前没时间做的事都做了:看手机,看朋友圈,刷头条,追剧,跟朋友出去玩。然后就是空虚,无尽的空虚……空虚也不想干,知道该看书也不想看,知道该努力也不想努力,人的能动性不是几天功夫就能调动起来的,反而是惰性却一旦形成,更难改正。以前,觉得自己趁还没完全老的时候离开可以有更广阔的天地让你尽情奔跑,现在发现,哪里有什么天地,天地再大,你仍旧在原地打转儿,在企业,你是高管,是专业管理人才,离开了企业为你提供的平台,你什么都不是。世界已经是90年代人的了,现在他们管你叫阿姨。

直到,我越来越讨厌自己。小时候,我们都学过一句古文:“古人云: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言语无味”。望着镜中的自己,已经可憎至极。我本就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放纵不会是无限的,但我需要找到方向,需要知道,我除了以前的工作,我还能做什么,我是否还有价值,对别人,对自己。

我给自己列了两条路:一是出去找工作,看了很多招聘,很多工作我这个年龄,超了。那去小超市、饭店,也还是可以的,我下午要接孩子,那从上午八点到中午,即使中午不吃饭最多也就是干5个小时。按一个小时最多20元算,一个月2000封顶了。我会很累,工作环境不会太好,与我之前的工作肯定没法比。假如我有很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吧,这样的工作我能做多久?5年还是10年?随着年龄增长,我的能量趋势是下降的,而且我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越过越差。那我当初干嘛还要离开国企,让自己落魄呢?!这条路行不通,不能让自己越来越进步,越来越有价值。

二是仍选择在家全职主妇。我离开体制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照顾孩子,那我的孩子长大后离开我,我心理上能接受吗?我还能以什么方式跟他们相处,一个难缠的老太婆?这绝对不可以,我必须与时俱进,跟孩子一起成长进步,即使我一定是比他们慢的,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

离开体制内的感受(离开体制内两年后)(4)

三年前我一个发小给我推荐“得到”上的课件,我很不以为然,这年头,信息这么发达,想学习哪学不了啊,花钱学习,?太不合算。两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正为孩子教育的事发愁,虽然我也看了很多教育的书,还是感觉没解决根本问题。我另一个朋友给我发了“得到”上关于孩子教育的一节课。我听毕如获至宝,果断买下,一遍一遍听。我迷茫多年,工作的时候,我弄不明白工作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目前不工作了,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将来做什么?终老等死?这缠绕了我多年的问题终于迎刃而解。我发现我曾浪费了多少青春年华,倘若,在我少年迷茫时,在我青年迷茫时,在我中年迷茫时,我能听到这些,我能遇到一位智慧的老师指点我,我不会浪费这么多年!我目前的状态不正是我多年来孜孜以求的吗?一个不那么大却也宽敞的房子,喜欢的书桌,桌上的花瓶里几朵鲜花,旁边的书柜中放着自己喜爱的书。我如饥似渴地翻阅被我冷落了多年的书籍,文学、科学、教育,哲学,所有的,我都喜欢,如饥似渴。

我的行为也深深影响了两个孩子,他们看到我对书这么爱不释手,还不时写文章感悟,对我更加敬佩且自豪。他们看到了,他们的妈妈不仅以前在工作上踏实努力,离开了工作岗位向着更深的知识领域探索,毫不退缩。现代这个社会,人,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读者朋友,如果你目前还在体制内,那么请珍惜你的工作,友爱你的同事,他们是你一生的财富和回忆;如果你蠢蠢欲动,想要冲出去,那么全面评估自己的能力、性格,是否像鹰一样,能在浩瀚的天际展翅翱翔;如果你已经孤注一掷,走出了体制,那就不要后悔自己的选择,要坚信,努力的人运气永远不会差。

离开体制内的感受(离开体制内两年后)(5)

本文声名:本文并非给“得到”做宣传,本人与“得到”没有任何联系。总结三点小感悟:1、知识是有价值的,真正有知识的人物讲的一节课给予你的收获远比你花的钱价值要大的多;2、要与优秀爱读书上进的人交流,包括和你一起听网课的同学,看到周围人都在进步,你会拥有更大的动力;3、不是必要少刷朋友圈、抖音、上网浏览没深度的文章,这不是真正的知识,包括我这篇。如果你阅读完我这篇文章,连个赞都忘了点就默默地拿起久违的书本有滋有味的阅读起来,我花费大半天写的这篇文章就算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