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中的“喜”,就像“福”一样,蕴涵很广。传统的《四喜诗》说:

久早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诗中概括了四桩喜事。此外的喜事还有许多,诸如升官、得子、来财、长寿……甚至长辈高寿而终的丧事,也是“喜丧”。中国人对欢喜热闹的追求十分执著,自然要有位喜神来崇奉。

在民间诸神中,喜神是不多见于经传的,同时其形象也很少见于图绘。宋代人曾把人的画像称做喜神,进而有人作《梅花喜神谱》,把梅花之容称做喜神,这显然与作为神低的喜神无关。最初的喜神真是神乎其神,无影无形,却又在此在彼——他会出现在不同的方位,凡事向着喜神所在方位去做,就会大吉大利。

原神残魂物寄寓(喜神寄寓喜乐之神)(1)

喜神形象

奉礼喜神,常见于礼俗活动中,尤以婚嫁为最。旧时成婚,新人坐立必须正对喜神所在的方位,以求一生多喜乐之事。喜神所在方位变幻不定,要请阴阳术士指明。择定方位,新娘上轿,轿口必须对准喜神所在方位稍停片刻,称为“迎喜神”。

此外,我国各地还有正月初一“迎喜神”的习俗,也是对准喜神所在方位,在一定时辰出迎,焚香,鸣鞭炮,并赶猪羊等,仿效古时候的牲牢飨神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