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心生欢喜,关注折颜不迷路...

带有数字的诗很简单(数字诗词韵味无穷)(1)

数字是本来是很抽象的,它给人们可能会产生一种单调、乏味的感觉,而诗歌却是形象思维的,它给人一种情感的寄托。数字入诗,别有一番情趣。数字诗犹如一枝奇葩,在我国古代诗苑中格外的引人注目。如果把一二三四五六七这些数字写入诗词,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唐·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一天,二天,三天,四天,五天,六天,七天。万木开始发芽的日子就是今天了。远望,天边的大雁在云间里飞去,近看,水中的鱼破开冰面而蹦出。

用数字来算日子,一天一天掰着指头算,度日如年般的苦涩,在心头积蓄,久久不能退去。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

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

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唐·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徐再思散曲的特点就是善用数字,开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这三句,耐人寻味,连用几个相同的数词和量词,音调错落和谐,正好表现忐忑难安的心情。

带有数字的诗很简单(数字诗词韵味无穷)(2)

诗人笔下,秋雨绵绵,桐叶声声,雨打芭蕉,愁滴心头,羁旅路遥,思乡情长,无限惆怅,无限感慨,全都浸透在字里行间。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南唐·李煜《渔父》

飘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波涛之中。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这首词短而不丽,工而不奢,四个数字“一”字连用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不但不显重复,反而有一气呵成、悠然不断之感。取“一”与“万顷”相映照,细巨对应,工整而精妙。

数字单一,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却清丽不俗。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长相思》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仿佛说不清的星星。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

带有数字的诗很简单(数字诗词韵味无穷)(3)

简简单单的数字里,是多少人的思念呐。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唐·罗隐《感弄猴人赐朱绂》

科举入仕一直是诗人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前后屏居京城十四年以上,竟日苦读,奔走科场,几乎与一切人间美景隔绝。

几位数字对于诗人来说,是多少日夜的奋斗!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宋·苏轼《水龙吟》

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苦愁的眼泪。

带有数字的诗很简单(数字诗词韵味无穷)(4)

在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词人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总之,春色已尽。由惜杨花,进而惜春光,诗人的情感袒露无遗。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采葛》

你去采葛,一天不见,就好像有三个月那么久。你去采萧,一天不见,就好像隔了三个秋天。你去采艾,一天不见,就好像三年那般漫长,思念令人欲发狂啊!

思念是一条弯弯的流水,对你的想念,涓细绵长,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实在是折磨人呐。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今天是正月初七,是新年的第七天。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归家的日期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带有数字的诗很简单(数字诗词韵味无穷)(5)

用数字来表示短短的七日已让人难以忍受,离乡两年的岁月又是怎么熬过去的呢!可以感觉到一股无可奈何的怅惘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子规鸟一声一声的啼叫,思乡之情也愈来愈烈,杜鹃花开了,我也无心欣赏,只有那肝肠寸断的乡愁让我痛不欲生。

对于佳人来说,数字代表时间,一分一秒都忍受不了郎君的离去。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明·郑燮《咏雪》

飘飞的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飞入梅花丛中就消失不见。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

带有数字的诗很简单(数字诗词韵味无穷)(6)

无数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似乎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唐·张祜《宫词二首》

与故乡之隔有三千里之遥啊,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有二十年之久了。听到这曲《何满子》,眼泪竟忍不住落在了君王面前。 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

数字寓意时光之久,把女子离开故乡的无奈与悲伤写得淋漓尽致。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唐·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你一杯我一杯,两个人互相敬酒,重复三次“一杯”,采用数字的重复,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

带有数字的诗很简单(数字诗词韵味无穷)(7)

惟其如此,才将那种极快意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一两三支竹芊,四五六片绿叶。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

——清·郑燮《咏竹》

对于诗人来说,一片竹子就是一片竹子,一片绿叶就是一片绿叶,竹子形象清淡,没必要重重叠叠,搞得花红柳绿的,竹子清淡而又不失韵味,不正是如此吗?

做人也是如此,高华的品质又何必与他人相提并论。做好自己,总会发光的。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两汉·卓文君《怨郎诗》

自从我们分别,两个人的心思差别可真大啊。当时只说三四个月后就相见,谁能想到如今已五六年。没有心情弹七弦古琴,也不想去寄书信。精致的连环玉断裂了,我在长亭里等你等得望眼欲穿。即使我有一百个心思在想你,有一千个挂念系在你身上,也只是无可奈何地责怪你。内心有万语千言说都说不完,可你不在身边我百无聊赖,徒劳地倚遍栏杆。

带有数字的诗很简单(数字诗词韵味无穷)(8)

这首诗把数字诗体现地淋漓尽致。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李白从白帝城到江陵一天之内的行程情况,主要突出轻快,同时也反映了李白心情的轻快愉悦。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宋·邵雍《山村咏怀》

不知不觉一走就离家二三里远了,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路边亭台楼阁有六七座,还有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带有数字的诗很简单(数字诗词韵味无穷)(9)

数字诗词,简简单单,却是拼凑出一幅如诗如画!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明·戚继光《马上作》

戚继光一年到头都是手持武器,在马上度过的。戎马一生,为国家和民族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喜爱这种生活,诗中没有流露一点劳累愁苦的情绪,相反,充满了自豪感感和乐观精神。“一年三百六十日”,不是一年,而是年年如此,其间风餐露宿,刀光剑影,该有多少艰辛和危险呀!

用数字表示一年又一年,戚继光也老了,但他的爱国精神永不凋零。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月光下,嗅着稻花的香味,听着蝉鸣蛙叫,轻松愉快的辛弃疾继续信步前行。抬头望空,“七八个星”挂在天边,稀稀落落,原来星星们都叫乌云给遮挡住了。突然,山前下起小雨来,“两三点雨”滴落到了辛弃疾身上。

带有数字的诗很简单(数字诗词韵味无穷)(10)

这一来,刚才还闲情逸致的词人不禁有些着急了。夏日的天,说变就变,也许一场倾盆大雨就会继之而来呢?他加快了脚步,赶着寻找避雨之所。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唐·吕岩《牧童》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数字有时也可以表示场景宽阔无垠,乡村傍晚的静寂,牧童远离喧嚣、安然自乐,多好啊。

或是淡淡的离愁,或是凄美的爱情,亦或是朴素的农村生活,当数字融入诗词里,那便不再是数字,不知不觉间便变得韵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