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声明:本文主要面向新手茶友,但相信对部分老茶友也会有所裨益】

618将至,又到了茶友们剁手的季节。但面对各种电商平台和各路茶商们层出不穷的营销方式,以及鱼龙混杂的茶叶消费市场和良莠不齐的茶品,我们是否需要保持一些必要的理智和冷静?我一向认为:

值得买的口粮普洱茶(聊聊哪些普洱茶)(1)

每年的618和双11两个全民购物节,成为很多茶友们集中发力囤茶的时间点,而下单买茶的平台,无非京东、天猫两大电商平台,以及拼多多、抖音等直播间或线上茶叶店。

但每逢“购物狂欢节”,对一部分茶友来说的确是“低价扫货狂欢”,对另一部分茶友来说,却经常陷入“选择的困境”。而最容易陷入困境的,往往是刚开始饮茶的小白茶友。

对很多新手小白茶友来说,传统的中国茶好则好矣,有文化,有B格,有腔调,但是(品类)太复杂,(市场)太乱,(产品)水太深,对广大的新手茶友实在是不够友好。

事实也确实如此。

且不讲中国六大茶类(当然之外还有各种花茶、袋泡茶等等再加工茶)就能搞晕一批茶小白,国内数不清的茶叶产地及特色地方茶更是能搞晕另一大批对茶“略有了解”的普通茶友,再加上什么品质啊、分级啊、文化啊、茶树品种啊等等各种说法一加进来,很多茶友可能就直接给劝退了,更不要提普洱茶的“古树”、“树龄”、“山头”、“产区”等等,于是心想“算了,还是喝可乐吧”。

当各位新手茶友面对网上各种琳琅满目的茶叶促销信息时,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品?

我之前在文章里面也说过,我一向不善于给人推荐“应该买什么茶”,因为每个人的个体需求差异太大,个性化推荐往往不一定适合对方。所以今天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说说买茶的时候,哪些茶品“不建议”尝试。当然,因为个人所知有限,此文以下内容仅限“普洱茶”范围。

下面就认真聊聊:哪些普洱茶“不值得”或“不推荐”购买。

一、过度浮夸、夸张描述、价格奇低的“品牌店”商品

有这样一批普洱茶品牌(权且称其为“品牌”吧,当然可能也不限于普洱茶类目),在各大电商平台都开通了所谓的“品牌官方旗舰店”,但凡点进去店铺主页或者某商品详情页,就会直接感受到一股浓郁的“乡村工业风”或“城乡结合部发廊风”,闭上眼回味一下,你甚至还能从眼前暂时的黑暗处听到一点劲爆的“乡村disco”音乐从硕大的廉价音箱中喷薄而出。

值得买的口粮普洱茶(聊聊哪些普洱茶)(2)

比如这种(仅为举例,非针对具体品牌,品牌信息已隐去)

值得买的口粮普洱茶(聊聊哪些普洱茶)(3)

只要288的十年老班章(仅为举例,非针对具体品牌,品牌信息已隐去)

简单概括此类店铺的几个典型特征(可对照上图):

  1. 品牌店装修(设计)浓墨重彩,产品则满屏都是各种顶级山头村寨名山茶,以及各种充满想象力的、抓人眼球的产品名称(其中不乏各种“X星孔雀”“红/绿/黄/蓝印”、“橡筋”、“茶王”、“千年古树”、“深山秘境”、“限量XX片”等等用词);
  2. 明码标出两三个价格:日常价(很高,符合茶品行情价)、活动价(打2-3折)、限时抢购价(0.1-1折)(给你强烈暗示:天降大漏,过时不候,此时不冲,后悔一生);
  3. 强烈明示:实际到手价远低于描述茶品正常的市场流通价(基本上就等于是卖绵纸送茶饼);
  4. 商品销量一般都很大(利用大量广告投流获取大量客户,用巨大价格落差吸引小白用户下单);
  5. 商品评价里,好评很多(原因大致有二:1、买好评;2、小白用户居多,喝不出好坏,无脑好评)。

值得买的口粮普洱茶(聊聊哪些普洱茶)(4)

288元/片的“老班章”,像诸如这样的网店就直接拉黑吧

二、 茶友圈子中流传的“普洱茶真经”右侧品牌产品

关于普洱茶江湖上流传已久的《普洱真经》,相信很多茶友都听过或者看过,老衲也在之前的文章中给大家分享过,虽然说“真经”带着网友“戏谑”的成分,其中列出的所谓“学费茶”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是“学费”,但至少在无数前辈茶友的多次试错中没能通过群众的考验,在自身具备一定鉴别能力之前,尽量还是选择更稳妥的、口碑更好的品牌产品,方为上策。

尽管《普洱真经》流传已久,众多学费品牌在茶友圈子里声名狼藉,但是借助于其强大的品牌营销广告投放能力,以及出神入化的修图和文案能力,让初入普洱茶门径的茶友依然不断尝鲜试错,此种现象在某吧和各个茶友社群里经常听闻,因此老衲觉得在这里有必要给各位茶友再重温一下这首经典歌谣:

值得买的口粮普洱茶(聊聊哪些普洱茶)(5)

网传的《普洱真经》不止一个版本,半是玩笑,半当参考

《普洱真经》,并非拿来作为买茶的唯一判断标准,但对新手茶友还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当然,不在“真经”里提及过的品牌也不代表就不是“学费”,尤其对新手茶友,如有不清楚,可以多去某吧或加一些茶友圈子多咨询下各路前辈大神,然后再做购买决策。

三、各大直播平台中“夸张表演”、“喊麦带货”、“炸福利”的直播间茶品

这两年直播经济的快速崛起,让很多茶人、茶商、茶大师都涌入了直播间这一新战场,当然还有更多跟茶无关、只是纯粹带货赚钱的“网红”或者“职业主播”,不过是把售卖的商品选择了“茶”而已。主播带货卖茶的直播间,相信已经有很多茶友光临过,至少在我自己身边,包括自己所在的茶友交流社群(wearetalktea)里就有不少茶友经常沉迷流连在各种直播间里“捡漏”。

大千社会,包容万象。不可否认在现实社会中或是虚拟直播间里,都有很多诚实本分的茶人茶商,诚信经营,以茶谋生,但直播平台的底层算法逻辑促使更多的人为了获取流量和利益,选择更加激进、更加“刺激”的直播方式来吸引用户。

值得买的口粮普洱茶(聊聊哪些普洱茶)(6)

冲上带货榜单的,不一定是卖好茶的,往往是话术更厉害的

作为一个理智且有一定基础认知的茶友,可以很轻易判断这些直播间的茶品大多并不值得选购,但对小白茶友则是迷惑性很强。故此,专门做个简单的特征总结,如想在直播间买茶的新手茶友刷到此类直播间,可以尽量规避。

1、夸张表演、哗众取宠。典型代表“龙龙茶叶”,刷到过的都知道,不多描述了;

2、每天疯狂“炸福利”。每天炸不完的福利,放不完的漏,加上低到超乎想象的商品价格;

3、仓库直播,狂拽霸气。标准配置:墨镜男、KT板,一呼百应大声喊,自家茶园自家厂,全部清仓谢捧场;

4、义愤填膺,抨击同行。一边在直播间/短视频里抨击直播行业丑恶现象,一边小黄车里挂着99包邮老班章;

5、感情充沛,猛立人设。一会儿讲在外创业卖茶辛苦不能尽孝痛哭涕零,一会儿讲茶农翻山爬树采茶艰难生活困苦不容易,一会儿讲自己不懂套路不会运营只会老实卖茶,然后让你点击小黄车一号链接薄荷糖500年高杆古树头春头采自家茶树不为赚钱只要88一片,并且拍一片送五片哦亲!

6、款款名山头,个个天花板。“天花板”现在已经成为很多直播间里的标配了,如果小黄车没几个“天花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卖茶的,反正我只要看到“天花板”三个字就躲着走。什么300年古树、500年古树、800年古树层出不穷,各种老寨、各种头春、各种纯料,但是一看价格却比地板还低。俗话说得好,事出反常必有妖,换到直播间就是“价格反常必有妖”。

7、现场砍价,优惠为你。有这么一类直播间,直击众多茶友“痛处”,每天在“茶叶批发市场”四处选货,选到“好货”就跟卖家现场砍价,砍完价 20块钱现场放小黄车卖给你,看起来赚的明明白白,堪称业界良心,而且常年稳居带货榜前列,但当我发现那几位在批发市场“摆摊”卖货的阿姨重复出现但每次摆的不是同一类茶、且每次假装不认识一本正经讲价的时候就知道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8、“321,上车!”“亏米炸福利!”等等。当“上车”替代了“上架”,当“亏米”成为了日常,当“炸福利”变成了“诈福利”,恳请各位善良的茶友,请时刻保持理性和常识。

直播间成千上万,也不可能全部在以上几种特种覆盖之内,直播间“无底线卖茶”的手段可谓层出不穷、别出心裁,这也是活生生的现实。导致老衲无聊时刷刷直播间,看不多久就忍不住关掉抖音或淘宝的直播界面,实在是看得令人心中充满愤慨。

直播带货是电商经济的趋势,不可避免。但直播带货同时又属于“眼球经济”,除了靠品质、靠口碑之外,商家博取流量的手段实在是五花八门,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不能仅仅通过简单的标签化轻易否定一个直播间的价值,但也不能在琳琅满目的商品海洋和激动亢奋的“福利诱惑”中迷失了自己。

充实知识,提升认知,也许才是我们最有力的“反套路”武器。

相信在浩瀚的无数直播间中,不乏有一些知名品牌的官方直播间(此类如果价格合适当然可以光顾),也隐藏着不少真正靠谱且真诚的普洱茶商家,但那需要我们先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之后,再去慢慢发掘发现吧!

四、谨慎购买老茶、年份茶、名山名寨纯料茶、“特殊茶”等1、老茶、年份茶。

去年曾经写过文章,明确表达老衲对“老茶”、“年份茶”“金融茶”等茶品的态度,到今天还是一如既往,借此机会再次建议大家,如果是没有足够辨别能力的新茶友,强烈不建议碰触所谓的“老茶”、“年份茶”等。

2、名山名寨,古树纯料

至于“名山名寨”“古树纯料”等茶品,自从2010年前后成为市场热点之后,如今已经泛滥到几乎每个品牌和商家,但现实情况是每年真实的“古树毛料”仅占普洱茶总产量的不足5%,而“名山名寨”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就更是低到可怜了。如果名山名寨的古树头春纯料可以让全国所有茶友都这么容易买到,那也不至于长期保持如此高价且还每年不断上涨了。我们日常在各种销售渠道所看到的“名山名寨”和“古树纯料”,绝大多数也都只是随便印个绵纸而已,理性买茶,切勿舍本逐末。

3、“特殊普洱茶”

包括小青柑、碎银子、2007年的茶、工艺茶砖、江湖传说里的茶,等等,尽量不要碰。

至于小青柑和碎银子,以及2007年生产的普洱茶,我之前多次写过文章表示不推荐购买,这里不赘述了,有兴趣可以翻阅以前的文章。

工艺茶砖/饼,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普洱茶”。从本质上讲,确实属于普洱茶,但这类茶一般压得很紧,用料很差,多用于陈列摆放,或作为某种“特殊纪念意义”的产品存在,原则上不建议饮用。典型特征就是“压的极紧”和“饼身压有特别文字或图案”,如“XXX纪念”之类。

值得买的口粮普洱茶(聊聊哪些普洱茶)(7)

用碎茶渣、碎末、老黄叶等垃圾原料压成的工艺茶饼

传说中的茶,如“88青”、“文戈砖”、几十年前的古董茶等。这些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茶品,是不可能流通在普通的电商平台上的,当然,除了“假货”之外。此外,某V拍堂也是茶友圈子里公认的假老茶集散地之一,还请各位茶友擦亮双眼。

值得买的口粮普洱茶(聊聊哪些普洱茶)(8)

这种几十块的所谓三无“老茶”请一定远离

值得买的口粮普洱茶(聊聊哪些普洱茶)(9)

这类明显价格描述不符的,也要谨慎对待

五、写在最后,给新茶友的7条个人建议

1、喝茶不需要门槛,但买茶需要门槛,尤其想买“高货”茶,更是需要“经济”和“认知”双重门槛;

2、如果只是把茶当作有味道的水,日常随便喝一喝,那就选大品牌买经典款,安全有保证,品质有保障,或者跟着身边的资深老茶客学着买;

3、如果想把喝茶当作一个长久的爱好,那就花点时间多学习一些茶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基础行情,可以多看书,也可以多跟身边的自身茶友多聊天;

4、新入坑的茶友,在做足功课之前,还是建议先买大品牌的经典款,谨慎对待各种“名山茶”“古树纯料茶”等,如果想体验名山茶,也请先深入了解主要知名山头的相关常识,不要冲动消费,不要为绵纸买单;这里推荐一本书:郝连奇与浦绍柳老师写的《普洱帝国 云南普洱24寨 茶叶文化 郝连奇 浦绍柳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可以快速了解24个主流山头茶的主体口感风格及大概的价格范围,以供购买时参考。

5、新入坑的茶友,在积累足够多认知和经验之前,还是建议先买知名品牌的口碑口粮茶,尽量不要购买所谓的“年份茶”、“老茶”、“天价金融茶”等;

6、如果是新手茶友,强烈不建议动辄提入、件入,在对普洱茶有一定深入认知之前,强烈不建议大量囤茶,更不要被商家忽悠什么“值得收藏”“越陈越香”之类的言辞。

7、知识让你睿智,常识让你省钱。与各位茶友共勉。

祝各位茶友剁手节:花钱开心,收货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