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燕子”是我们当地土话的叫法,是称呼一种比燕子大一点、羽毛乌黑、喙是黄色的、在山上筑巢的鸟儿。我对照了一些资料图片,认为学名应该是“乌鸫”。当然我没有请权威人士看过,我想,既然它的体型外表像乌鸫,习性和叫声像乌鸫,在本地也有乌鸫这种夏候鸟生存繁衍,我也不需要花上几个月验证了DNA后,才确定它就是乌鸫吧。不过按土话叫“山燕子”也行,毕竟就是种称呼,代表某一种鸟类。

一窝鸟什么品种好(122.抓鸟养鸟2)(1)

一窝鸟什么品种好(122.抓鸟养鸟2)(2)

山燕子恐怕是春夏天附近山上最多的一种鸟儿了,春夏天飞来,到秋天,9月底左右就开始飞走消失了,所以称为夏候鸟。数量多,说明这种鸟生命力顽强,粗生,环境适应能力不错。平时在田野里看到抓蚱蜢的(大规模用农药前,地里的蚱蜢特别多)常客,在山坡上的马尾松上,常常能找到山燕子的窝,即使只是走进树林,都能听到它们的鸣叫,估计是在提醒其他鸟儿注意有人入侵吧。山燕子的叫声也还过得去,当然比不上画眉鸟那样动听的了,只是恐怕太多鸟叫了,一片嘈杂,也不会分散小孩子去找鸟窝的注意力。

一窝鸟什么品种好(122.抓鸟养鸟2)(3)

我印象中山燕子的蛋应该是灰青色的,比小指头大一点,为了真正抓到鸟儿,我们一般不会把鸟蛋掏走,而是会等一段时间再过来看鸟儿是否孵出来了。不过,如果这个期间鸟窝被别的小孩子发现了,会是怎么样的结局,就很难预料。当然我们也曾经找到一个山燕子的窝,在差不多一个月里看了两三次,都没有发现鸟儿孵出来,不知道是不是母鸟嗅到的人的气息,而放弃这个巢呢。

终于有一天,我们四个小孩,在一棵不算大的松树,大概离地三四米高的两个枝杈间,发现了一个隐秘的山燕子窝,并且有黄色的嘴巴(喙)伸了出来,分明有小鸟!这窝里刚好有四只小鸟,所以我就分到了一只,当然爬树的是我,也应该分到一只的。这只小的山燕子,就在后面陪了我差不多五个月了。

这只小的山燕子羽毛长出了一半吧,就是身上的绒毛基本都长出了,但是翅膀上的飞羽则还没长,眼睛已经睁开了,喙两边黄色的部分(这我也不知道叫什么)还没有脱掉,低声叫几声之外,就乖乖地由我双手捧走了。

我外公会编竹器卖,所以抓到鸟后的那个圩日(赶集日),就托人在镇上和外公说,让他帮我织一个鸟笼。当时我外公有5个孙子孙女,11个外孙(其时我的两个小的舅舅还没有结婚成家),但也够疼爱我的了,隔了两天的下一个圩日(我们附近镇的圩日,是147、369这样排的,即公历的日期尾数1号、4号和7号是圩日),就让同村人把小鸟笼捎回来给我。

其实也不难想象,这个鸟笼,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本地鸡笼,毕竟外公还是从自己最拿手的器物入手的,但非常实用:扁圆型,平底的,有个提把,还有个关得严的小门,所以可放可挂,既不让鸟儿飞走,也防止被其他有歹行的四足动物的觊觎。

从抓到这只山燕子的6月份,一直到当年的11月初,我就开始每天照看这只鸟儿,看着它一天天长大了。无论是放了暑假,还是上学后再放学,我每天都会去地里抓蚱蜢,找个塑料袋,抓到蚱蜢就往里塞,那些能飞能跳的就撕去翅膀等,一天三餐都喂尽可能是活的蚱蜢,虽然它似乎也不拒绝已经闷死硬了的蚱蜢。

一窝鸟什么品种好(122.抓鸟养鸟2)(4)

当然,夏秋之间,是本地农村的早稻收割、晚稻插秧再到晚稻收割这段时间,蚱蜢都非常充足,只要我肯走路,不是这里就是那边总有大量的蚱蜢。直到晚稻收割完天气变凉了,我跑到河边的大茅草上抓蚱蜢。这里的茅草很粗壮,因此也仅有特别粗壮的大蚱蜢,才能啃得动草叶子,所以抓这种蚱蜢回去就是大餐。但平时我是不来这里的,一是因为这种蚱蜢会飞,而不仅是会跳。我一靠近,它就飞去河边其他的茅草上,我干瞪眼也没办法,不可能脱下衣服游泳过去抓它。二是这蚱蜢的壳很大很硬,其实肉不多,我一般要把大蚱蜢撕开分几段去喂我的山燕子。所以,还是抓别的小蚱蜢更鲜嫩肥美,只有到了深秋需要继续喂蚱蜢时,才不得不去河边茅草丛找。

这只山燕子,我一天天看着它长大,长出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眼睛特别有神,还能很响亮地鸣叫,而有时候放它到地上走,也一蹦一蹦的,张一张翅膀,但不敢飞,我叫唤两下,它又跳回来。即使这样,这只山燕子也够神气的了,周边的小孩子都看着它觉得好,路过我家时都是羡慕的眼光,或者专门过来看它,这让我很自豪。

一窝鸟什么品种好(122.抓鸟养鸟2)(5)

我每天都会把山燕子放出笼子的,让它走走,有时候我把它放我手上,帮它梳理羽毛。特别是梳理它头顶和脖子上的细羽时,它都会闭上眼睛,爪子抓紧我的手,一动不动地享受,我也觉得非常满意。

养了快五个月,这只山燕子是怎么离开我的呢?说起来也算是件伤心事。

话说养到10月底,即使蚱蜢开始变少,它还是吃喝不愁,长得漂亮健康。有一天我把它举到眼睛那么高的位置,一把送它出去希望它滑翔出去。没想到,这只山燕子居然扑腾扑腾翅膀,飞到了屋顶上。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我可没有想过它能飞,立刻蒙了,它自己可能也没有想过能飞那么高,任凭我怎么呼唤,它都不肯下来,还在屋顶上跳走了。

过了两天有个小伙伴告诉我,我屋后隔两排屋子的邻居抓到了一只山燕子,正在箱子里养着,每天喂谷子和米吃。我想肯定就是我的那只,都没有经过主人家同意就要了回来,果然是它!

我也害怕了,头几天都关到鸟笼里,继续喂蚱蜢。再后来让它出来“放风”,它很乖地又自动走回笼子里了。

但再一次让它出鸟笼走走路时,它慢腾腾地走了几步,就突然飞起来了,飞过了屋顶,飞出了我的视线,再也没有出现过,不知所踪了。我伤心,也担心它没法过冬,因为山燕子是候鸟,同类们当时都飞走的,而我养大的它,也没有野外独立生存的技能,恐怕活的虫子怎么抓都不知道,能活下去吗?

一窝鸟什么品种好(122.抓鸟养鸟2)(6)

我也不知道是否私心作祟,因为即使它不飞走,那个冬天我要把它养下来也很艰难的。我没法再抓蚱蜢而只能用谷子米粒喂它,另外本地冬天最低温度也在5℃上下,在家里也不会生火给它取暖。

既然它突然会自己飞走,我想就是它的天性使然吧。至于野外生存,也只能寄希望于它的本能了,或许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就该放手了。

但无论如何,我的鸟儿没了。

(感谢友人提供的部分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