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瘙痒明显,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是在机体内部因素异常如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的基础上,由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往往找不到明确病因。免疫性机制(如变态反应)和非免疫性机制(如皮肤刺激)均可能参与发病过程。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侵袭、超抗原作用或诱导免疫反应引发或加重湿疹。社会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也可以诱发或加重本病。
临床表现
1. 急性湿疹
(1)没有明确接触皮肤刺激物或接触过敏原的历史。
(2)各年龄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容易反复。
(3)任何部位均可以发生。
(4)皮损特点为红斑、水肿,在此基础上出现针尖至粟粒大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及渗出,病变中心往往较重,而逐渐向周围蔓延。外围又有散在丘疹、丘疱疹,故境界不清。皮损一般对称。
急性湿疹
(5)自觉不同程度的瘙痒。
2. 亚急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转化而来,也可以单独发生。皮损有轻度红肿、渗液和糜烂,出现结痂和脱屑。其余特点同急性湿疹。
亚急性湿疹
3. 慢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肥厚、苔藓样变,可伴有色素改变及甲改变。皮疹一般对称分布,常反复发作。自觉症状为瘙痒,甚至剧痒。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是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来。
慢性湿疹
4. 几种常见特殊类型的湿疹
(1)婴儿湿疹:指发生在婴儿(1岁以下儿童)的湿疹。中医称之为奶癣。表现为婴儿头面部的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目前多认为是特应性皮炎的婴儿期。皮损临床表现同特应性皮炎的婴儿期。
(2)钱币状湿疹:又名盘状湿疹,冬季多见,好发于四肢,皮损表现为密集的小丘疹和丘疱疹融合成圆形或类圆形钱币状斑片,境界清楚,直径1~5cm大小,单个或多个。急性期潮红、渗出明显,慢性期皮损肥厚,表面覆有干燥鳞屑,常有严重的阵发性瘙痒。
钱币状湿疹
(3)乏脂性湿疹:又名干燥性湿疹(xerotic eczema),常见于冬季,老年人好发,小腿、前臂和手部常常受累。皮脂缺乏的原因很多,如老年性皮脂分泌减少、过度热水或使用肥皂洗浴以及冬季低温干燥等等。皮脂缺乏导致皮肤水分大量丢失,皮肤干燥而引发皮炎。临床表现为红斑、干燥及脱屑,表皮有细小裂纹,裂纹处有线状红斑,如同碎瓷状。反复搔抓后可以出现典型急性湿疹改变。
乏脂性湿疹
实验室检查
常规实验室检查多数正常。血常规检查可有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可以增高,部分患者血清总IgE增高。变应原检查如斑贴试验、点刺试验等有助于鉴别过敏引起的皮炎,但是临床价值有限。真菌检查可以协助鉴别浅部真菌病,疥虫检查可协助排除疥疮,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可帮助鉴别具有湿疹皮炎皮损的先天性疾病。皮损细菌培养可帮助诊断继发细菌感染等,必要时应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特点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湿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以遵循以下流程:
①排除类似湿疹表现的其他疾病,如浅部真菌病、疥疮、多形性日光疹、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烟酸缺乏症和皮肤淋巴瘤等;
②排除具有湿疹样皮损的先天性疾病,如Wiskott-Aldrich综合征、选择性IgA缺乏症、高IgE复发感染综合征等;
③排除其他各类病因和临床表现特异的湿疹皮炎,如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淤积性皮炎等。婴儿湿疹需要与婴儿脂溢性皮炎鉴别。后者表现为面中部,包括眉弓、鼻周、双颊、躯干部、尿布区以及肢体屈侧的红斑及油性屑,易结成淡黄色痂。一般为自限性,治疗反应快,而特应性皮炎则难以治疗;
④特殊类型的湿疹可以根据临床特点进行诊断,如干燥性湿疹、钱币状湿疹等。非特殊类型者可根据临床部位进行诊断,如手部湿疹、小腿湿疹等。
治疗和预防
1. 基本治疗加强患者教育,查找并去除可能的诱因和加重因素,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避免不良刺激,保护皮肤屏障。
2. 局部治疗根据皮损选择合适的外用药。
(1)急性期无水疱、糜烂、渗出时,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非激素类药物如中药软膏;干燥脱屑者可以使用保湿剂。
(2)水疱渗出者使用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等清洁剂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可用氧化锌油剂。亚急性期皮损建议外用氧化锌糊剂、糖皮质激素乳膏。
(3)出现脓疱使用局部抗生素或防腐消毒剂治疗。
(4)亚急性、慢性湿疹可以外用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药物。
3. 系统用药
(1)对于严重水肿、泛发性皮疹可以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但必须慎重,以免发生全身不良反应及病情反跳。
(2)免疫抑制剂:慎用,仅限于其他疗法无效、有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证的重症患者,或短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后、需减用或停用糖皮质激素时使用。
预后
本病由于病因难以明确,预后不良,复发率很高,难以根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