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最后一首绝唱(项羽此生仅哭了这一次)(1)

唐朝诗人章碣曾写了这样一首诗: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人用这首诗,讽刺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统治,悍然进行“焚书坑儒”的愚民之行。然而可悲的是,真正推翻秦朝的刘邦和项羽,却从来不读书。

而在正史中,刘邦和项羽确实都不爱读书。刘邦,出身于农家,从小便不治产业,更别说读书了。根据史料记载,刘邦一生最讨厌儒生。只要见到儒生,作为无聊的刘邦便会将他们的帽子抢过来,然后在里面撒尿。

项羽最后一首绝唱(项羽此生仅哭了这一次)(2)

刘邦手下有个叫作陆贾的谋士,此人便是个儒生。在向刘邦进谏时,他经常引用《诗》《书》内容。而刘邦听他讲话,总是很不耐烦。一次他甚至骑在陆贾头上,大骂道:

“我的天下是在马上得来的,要《诗》、《书》有什么用!”

无独有偶,作为贵族的项羽呢?也从来不读书。根据《资治通鉴》记载,项羽年幼时曾学习诗书,然而学到一半就学进不去了。面对叔父项梁的责骂,项羽却振振有辞:“学书,只要能写自己名字就行。要学,就学“万人敌”之术”。

由此可见,刘邦、项羽虽然出身迥异,立场相反,但对于文化的鄙视却具有共通性。但就是这两位半文盲,却在临终前,分别创作了两首千古名诗,甚至到达家喻户晓、写入教科书、人人会背的地步。

项羽:《垓下歌》

项羽最后一首绝唱(项羽此生仅哭了这一次)(3)

公元前202年12月,楚汉战争进入尾声。在垓下,项羽陷入刘邦的重围,军中粮食越来越少。到了晚上,韩信故意派军中来自楚地士兵,在四周大唱楚歌。听着悠扬的“四面楚歌”,项羽大惊道:“难道汉朝已经攻占楚国了吗?怎么军队中有那么多楚人?”

此时,项羽已经丧失了所有的信心。因此,项羽从被窝里爬出来,在帐中饮酒。而时常陪在项羽身边的虞姬则跳了一支舞,为项羽解闷。帐外的乌骓马,也在不断嘶鸣,似乎在为虞姬伴奏。

因此,项羽有感而发,唱出一首千古绝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最后一首绝唱(项羽此生仅哭了这一次)(4)

伴随着虞姬的舞蹈,项羽平生第一次痛哭流涕,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哭泣。在这首诗中,项羽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意,自己有“力拔山兮”之能,可以百战百胜,却无法胜过出身为无赖的刘邦。因此,他只能说乌骓马也无奈,虞姬也无奈,而自己则更无奈。

传说听完《垓下歌》,泪流满面的虞姬决绝地说: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此后,虞姬拔剑自刎,而她所唱的歌,被称为《和垓下歌》。而最终,项羽没有让虞姬等多久,最后自刎于乌江。

《垓下歌》虽然短小,却慷慨激昂,有千载不平之余愤。由于项羽死得壮烈,因此他的《垓下歌》也流传千古,得以家喻户晓。

刘邦:《大风歌》

项羽最后一首绝唱(项羽此生仅哭了这一次)(5)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6年)十月,淮南王英布反叛,而年过六旬刘邦亲自带兵平叛。在这场战斗中,年迈的刘邦不幸中箭。虽然此前,他也曾被项羽射中。但这一次,由于年纪渐长,刘邦的伤情已经非常不妙。

但在得胜途中,刘邦仍然抽空回了一趟自己的故乡——沛县。在那里,刘邦设宴款待了自己的父老乡亲。为了助兴,刘邦找了120名沛县儿童,并教他们唱歌。在酒醉饭饱之际,刘邦亲自击筑而唱: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和同为楚人的项羽一样,刘邦所作的《大风歌》同样属于楚辞体裁。此诗全篇只有区区三句,却包含了双重的思想感情,且出现别具一格的转折。

项羽最后一首绝唱(项羽此生仅哭了这一次)(6)

在第一句中,刘邦以“大风”为引,充分体现了其气吞山河的帝王霸气,同时也在暗地里回顾了自己戎马一生的辉煌生涯。而正是因为自己一生战功赫赫,才能在“威加海内”的情况下,荣归故里。但是到最后,刘邦却话锋一转,咏叹出自己的担忧,那就是“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当时,汉朝虽然已经统一天下,韩信、彭越、英布三大异姓王已经相继伏诛。但是汉朝的统治依然不安稳,仍然叛乱不断。同时外部的匈奴已经逐渐强大,成为汉朝的心腹之患。而对抗内贼、外敌,早已年迈的刘邦却次次需要带兵亲征,自己亲儿子不顶用,手下大臣也不顶用。而唯一几个顶用的,又被自己亲手杀死了。因此,他才会感慨“怎样才能得到猛士,镇守四方啊!”

大风歌在激昂中,却带有浓重的悲怆色彩,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对家国兴亡的担忧,又不失王者风范。而在创作这首小诗后不久,刘邦也因箭伤加重,与世长辞。

项羽最后一首绝唱(项羽此生仅哭了这一次)(7)

由此可见,写一首好诗,不一定要有多高的文化,要的是阅历,是心胸。因此,一些有阅历的半文盲所写得诗,反而比某些学富五车之人更有气势。比如作为武夫的赵匡胤曾写到:

“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而曾是纯文盲的朱元璋也写道: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由此可见,有阅历而没文化的人,反而能做好文章,写出好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