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彤宝妈妈爱彤宝

记得上大学时,我常常会拿着鞋垫问下铺的大姐:“哪只是左脚的哪只是右脚的?”

大姐每次都无奈又觉好笑。

虽然不至于真的左右不分,但遇到某些情况还是得对比或想一下下。

由己及彼,下意识地我会去观察彤宝对左右的认知,结果……

好吧,咱们还是从头说起!

鞋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鞋反穿字反写孩子怎这笨)(1)

婴幼儿对方位认知的发展。

任何一个物体都有它的方向位置,婴幼儿对方向位置的认知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

以我对彤宝的观察,她对上和下、前和后的认知理解进展的很顺利,但快3岁的她鞋穿反是常事,不仅不能真正分清自己的左右,更不用说别人的左右了。

婴幼儿对方向位置的认知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

1、最先辨清的方位是上和下。

这个很好理解,因为上(天)下(地)的位置是固定的,不会因为主体或客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鞋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鞋反穿字反写孩子怎这笨)(2)

2、接下来认识的是前和后。

彤宝对前后的认识也很顺利,但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她认识的前和后是有范围的

比方说有一次她找玩具,玩具的位置在她前面一些的位置,我告诉她玩具在她的前方,她却只低头盯着脚前的一片范围内找。

我又告诉她往前走一点,这次她离她的玩具很近了,但她还是看不到。

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我实在有些费解,明明就在眼前,她怎么就看不到呢?

后来我看到了一些资料,原来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对前后的分辨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鞋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鞋反穿字反写孩子怎这笨)(3)

①与物体的远近有关。

“儿童往往从离自身较近的空间定向慢慢扩展到较远的空间范围”。

这就是为什么彤宝现在会找不到离她较远的玩具的原因,她的视线范围还涉及不到太远的地方。

②对位于前方30°到45°区域内的物体,孩子并不认为是在他的前面,而是旁边。

这个特点则解释了为什么彤宝都走到玩具的跟前了还是找不到,因为当时玩具并不是在她的正前方,我所说的前面已经超出了她认知的范围。

鞋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鞋反穿字反写孩子怎这笨)(4)

3、左和右的认知要晚一些,而且需要的时间较长。

目前心理学上普遍认为孩子对左右方向意识真正的形成和发展是从5岁左右到10岁左右

看来,想让彤宝完全分清左右为时尚早啊!

下面呢,咱们就主要来聊聊孩子们对“左右”认知的一些问题。

婴幼儿对左右认知发展的具体表现。

谈婴幼儿认知的发展就不得不提皮亚杰这位老人家,虽已去世近40年,但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在儿童心理研究中仍然影响巨大。

他曾经做过儿童左右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实验,当然也有其他一些心理学家做过相应的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都和他的差不多,孩子们对左右的认知大概需要三个阶段(差不多得经过5、6年时间):

鞋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鞋反穿字反写孩子怎这笨)(5)

☺第一阶段是5~ 7岁。

咱们一般分辨方向位置是有两套参照系统的:一种是以自己为参照物,另一种是以其他物体或人为参照物。

彤宝现在不到3岁,还没达到第一阶段的年龄,如果按这个划分得等到5岁左右,她才能以自己身体为参照物来辨别左和右。

孩子们此时还处于皮亚杰对儿童思维发展划分的“前运算”阶段。

这里的“运算”不是数学中的运算,而是指心理上的运算(动作)。

处在前运算阶段的孩子,运算能力更多的是凭直觉,并不是很准确。

我和彤宝玩左右手或者左右脚游戏时,在你告诉她正确的答案后,紧接着的游戏中基本反应是正确的,但只要游戏结束,过一会儿她就又靠猜了。

差不多得到6、7岁孩子才可以分清站在他对面的人的左、右手。

鞋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鞋反穿字反写孩子怎这笨)(6)

☺第二阶段是7~9岁。

☺第三阶段是10左右。

这两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到了“具体运算”阶段。

他们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第二阶段的孩子能对看到的直观形象的东西分清左右;到了第三阶段时,已经能形成抽象的左右空间概念。

婴幼儿方向意识的发展顺序几乎是不可逆的,定是先“以自身做参照物”,才能到“以客体做参照物”。

看来,像彤宝这样2、3岁的儿童分不清左右是很正常的,老母亲的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

孩子“左右不分”会造成什么后果吗?

成年人中不乏分辨左右的困难户,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不说,别人也看不出来。

因为大部分时候,他们只需要短暂的时间就可以反应过来。

鞋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鞋反穿字反写孩子怎这笨)(7)

拿我自己上学军训时为例,在“向左转、向右转”的训练中,从来没有出过错,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右手上作参考即可。

类似的情况并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也就没有谁会把“左右不分”当成毛病来看。

但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出现某些“左右不分”的情况时,还是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

Part 1:在1到10的数字里,彤宝最分不清楚的是9和6,估计在她眼里,这两个数字也就是一个站着、另一个躺着的区别。

这让我想起堂妹家儿子在刚开始学拼音时,总分不清b和d,而且写字的时候会从右往左写,并且有时写的字是反向的,比如下图中Jasper写的“小”字。

鞋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鞋反穿字反写孩子怎这笨)(8)

很多孩子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其实是视觉感知能力的能力还不足

视觉感知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大概包括10个维度,其中一个就是“解释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空间位置,比如上下左右、里外前后。”

Part 2:有一个同学是左撇子,他说小时候经常因为左右分辨不清遭同学笑话。

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在他左右意识形成的过程中被“误导”的结果。

因为人们常常会这样来分清楚左右:拿筷子的那只手是右手!写字的那个手是右手。

他就把左手当成了右手。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里有人是左撇子,也可能会造成孩子左右意识形成时的困惑。

鞋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鞋反穿字反写孩子怎这笨)(9)

Part 3:感统失调,也会造成一些孩子方向感差,左右不分。

人们常把高楼比作一间间鸽子笼,孩子们住在里面,活动范围越缩越小,再加上有的家长过度的看护,导致一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各种感觉刺激机会减少。

有儿童教育研究专家说,这也是不少孩子患上后天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之一。

造成结果的原因千千万,仅以上面的三个例子来看,有的是过渡阶段,有的是引导失误,有的则需要找专业人士解决。

一个小小的“左右”问题,有可能会带起连串的多米骨牌效应。

比如视觉感知能力差,可能会导致孩子拼读能力差,进而影响学业;感统失调需要专业的训练;严重的会造成孩子不自信。

长大后呢,连学开汽车都可能是个障碍。

鞋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鞋反穿字反写孩子怎这笨)(10)

如何帮助孩子加强分辨左右的能力。

研究发现,人的生方向感通过一些后天的训练是可以增强的。

一般情况五岁的幼儿可分辨自己的左右,七岁时则差不多可以分辨别人的左右。

像彤宝这种小幼儿,训练不是说必须等到这些界定的年龄才开始,家长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渐渐给他们灌输左右意识。

一、通过语言告诉孩子“左右”。

算是一种“耳濡目染”的方法吧,平日里描述左右方位时,家长用准确的方向词来说,听得多了孩子自然会记忆。

说两个小例子:

☺洗澡的时候,搓到左胳膊,告诉孩子:“咱们现在洗左胳膊喽”;搓到右胳膊,再告诉孩子:“现在轮到洗右胳膊喽”。

以此类推。

这是在教孩子分清自己的左右

鞋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鞋反穿字反写孩子怎这笨)(11)

☺孩子在找一个玩具时,可以这样说:“在积木的左面”或者“在娃娃的右面”等。

这是在教孩子分清他人的左右

二、做指令游戏。

前文中提到我会和彤宝玩左右手或者左右脚游戏,其实就是一种身体指令游戏。

家长还可以应实际场景自己编个儿歌:

“摇摇你的右手,

摇摇你的左手,

两手拍拍;

踢踢你的右脚,

踢踢你的左脚,

两脚蹦蹦……”

家长边念边和孩子一起做动作,至少彤宝很喜欢这种边唱边动的游戏。

鞋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鞋反穿字反写孩子怎这笨)(12)

方法有很多,上面列举的是比较适合婴幼儿期孩子的两种。

当然,除了方法也有一些注意点:

☺不管是语言感染还是动作游戏,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参考系”的统一

如果你站在孩子的对面教他认识自己的左右,千万不要习惯性地用自己的左右手表示,而应该是和他站在同向的位置,或者指着他的左右手准确告诉他。

☺因为很多低幼儿童着重使用哪只手还没有固定,所以不建议用“拿筷子的是右手”的方法来记忆。

可以尝试给右手腕或右脚腕拴个标记物来记忆。

鞋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鞋反穿字反写孩子怎这笨)(13)

三、有实验研究表明,6、7岁是孩子“左右”概念发展的飞跃期。

这个时候,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出现,再不是之前需要依靠具象的东西才能确定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了。

对于到了学龄年龄的孩子,学校会有专门的学习。

在家里爸爸、妈妈则可以和孩子做一些互动游戏来增强孩子对左右的游戏。

比如像综艺节目里那种一个人蒙上眼睛,另一个人喊口令找东西的游戏。

可以让爸爸、妈妈蒙上眼睛,孩子说方向,这样孩子会更深的体会到“方向的意思”。

鞋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鞋反穿字反写孩子怎这笨)(14)


知道孩子左右意识形成的规律,家长就不必过于焦虑。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出现一时拼读困难或辨不清左右的现象,家长可针对性地做一些训练,或者找专业的人做做指导。

但如果是孩子本身问题导致,家长也不必讳疾忌医,及时干涉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


参考资料来源:

①道客巴巴学在线文档分享平台:学前儿童空间方位-课件(PPT演示)

②知乎:《孩子总混淆字形、认识左右有困难?是时候警惕这项能力了!》,作者:萌芽

③爱学术:《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作者:陈敦淳,刊名:《心理科学通讯》,上传者:龚家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