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

文:王希杰

麻雀课文作者屠格涅夫(麻雀作者王希杰)(1)

麻雀是我们家乡最常见的鸟,不论春夏还是秋冬,一年四季随处可见。

麻雀身形娇小,长着一身灰溜溜的毛。它们十分机灵,十分顽皮,爱凑热闹,只要聚到一起,整天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也不知它们是在唱歌还是在吵架。过一会,不知发生了什么,也不用谁指挥,刚才还像炒豆子似的叫声,一下子就消失了。静不了几分钟,它们又会吵闹起来。若有几只飞到了另一棵树上,其余的也忽啦啦跟着去了。为了抢占有利位置,它们会左冲右突,上下翻飞,吵闹个不停。

它们在树上吵着,嘻戏着,同时也观察着周围的情况,若发现没有什么危险,总有几个胆大的带头飞到了地里,其它麻雀也会陆陆续续跟着飞进地里啄食快要成熟的庄稼。只要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它们会齐刷刷地飞起,回到树上伸颈侧目,左顾右盼,继续观察情况。发现有惊无险,它们又会飞下来,继续抢食庄稼。

麻雀课文作者屠格涅夫(麻雀作者王希杰)(2)

为了不让麻雀糟蹋庄稼,人们也想出了许多办法:挷一个十字形木架,竖在田埂上,套上一件小孩或者大人的衣裳,风一吹左右摇摆,远远看去,像真人一样。起初,麻雀们也会有所顾忌,转移阵地。可是,过不了天,它们又会肆无忌惮地做它们该做的事,人形木架成了个摆设。有时,人们也会想出比较残忍的绝招:在立在田埂的木棍上用线绳拴几个死麻雀吊着,风一吹晃晃悠悠,算是暴尸示众,杀一儆百。没有想到,麻雀们却视若无睹。人们也想得太天真了,以为麻雀会像人一样望同类残死而生畏。不管想多少的办法,到底还是没能制止住麻雀偷食庄稼。人雀之斗会这样一直持续下去。

记得还是在上小学时,姐姐被生产队派去看谷子。所谓看谷子,其实就是当麻雀和其它鸟啄食谷粒。此时已是秋后,其它庄稼都已收获,谷子快要成熟了,金黄金黄的,饱满欲滴。谷子就几乎成了麻雀们唯一攻击的对象。成千成百的麻雀都围到谷地里,要是不看,就会被糟蹋得一塌糊涂。

姐姐她们在谷地中间地势高的地方用椽子和旧车架搭了一个高高的了望台,上面用树枝和旧席片苫住,车架上铺了麦草,形成一个能容得下二三人的小窝棚。

星期日,我便替姐姐去看谷子。天气闷热难耐,可了望台的窝棚里却舒适而凉快。四周静悄悄的,躺在窝棚里看书便是很惬意的事了。为了驱赶偷吃谷粒的麻雀,并且不用亲自前往,我和姐用一块帆布剪成中间大两头小的夌形,两头各拴一根一米左右的细绳,制成了一个叫抛肚子的东西。用时在菱形帆布上包一个核头大的石子或是土块,抓住两根绳头,向着有麻雀的地方抡转,但达到一定速度时,迅速放开一根绳头,石子就沿着抡转的抛物线飞了出去。放抛肚子也需要技术,根据目标掌握方向,根据远近,掌握抡转的速度和放绳的时机。当技术熟练时,将弹子抛到麻雀啄食的地方是没有问题的,最远可抛到五六百米远。有了抛肚子,就可以站在窝棚的边沿,远远地发射弹子,不必在炎炎烈日下跑到麻雀跟前去驱赶。

麻雀课文作者屠格涅夫(麻雀作者王希杰)(3)

麻雀也很聪明。刚开始,用抛肚子发弹驱赶它们的办法十分奏效,可是后来它们胆子越来越大,和我们作起了游戏:东边打它,它却飞到了西边;近处打它,它又飞到了远处。我只好放下心爱的书,东跑西颠,南驱北赶,累得气喘吁吁。窝堋里虽凉快舒适,但再也无法享受了。

冬天是麻雀最饥荒的季节,田野里到处光秃秃的,无处觅食,只好瞅着鸡舍牛圈里和鸡们牛们抢食吃。它们三五成群,匍伏在树枝上、房檐上,东张张西望望,瞅准机会扑棱堎飞将下来,几乎每啄一下,都要抬头看看。严酷的生存环境,使它们养就了小心谨慎的天性。雪后,我们也会像鲁迅笔下的闰土一样,撒下粮食,引诱麻雀来啄食,支一个竹筛罩麻雀,但很少得手,它们也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不会轻易上当。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总是比麻雀聪明。冬天,麻雀总是找暖和的地方营窝,房檐下,墙缝里,饲养场房上的玉米杆下都是它们筑窝的理想之地。夜幕降临,麻雀们都归巢了,而此时恰好是我们捕捉它们的最好时机。二三个小伙伴搭了人梯,神不知鬼不觉,将手伸进窝里,手到擒来,很少扑空。只有个别麻雀听到动静慌忙逃脱。那时候,麻雀被列入“四害”,消灭了麻雀就是为民除害。抓到手里的麻雀还想挣扎,我们在它小脑袋上一个弹指,它就不动弹了。我们将死雀放在炉火边或是埋在炕洞里,不一会就烤熟了。麻雀肉可吃的只有指甲大的几点,放进嘴里越嚼越香。在那时的记忆里,那仿佛就是我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了。

在我们那时的生活中,时时有麻雀的影子,我们与麻雀相伴相生,可以说,我们与麻雀的关系既是朋友又是敌人。

后来,农民在庄稼地里大量使用农药,大批的鸟类被毒死,原来常见的一些鸟儿几乎绝迹了。麻雀也难逃厄运,数量急剧减少,即使在农村也很少见到,以致于被国家列为保护动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麻雀等动物为了不使其种族灭绝,也在不断进化。

今年春末,有亲戚来说,原先,麻雀、喜鹊们都喜欢掏吃播下的种子,种子拌了药,吃了种子的麻雀、喜鹊都中毒了。可这几年不一样了,它们不再掏种子,而是啄食刚露出地面的玉米幼苗的黄色嫩芯。地里刚出来的玉米嫩芽都被喜鹊、乌鸦、麻雀啄得七零八落,害得他们整天跑到地里驱赶,驱赶麻雀、喜鹊成了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我安慰他的同时,心里不禁窃喜,看来麻雀们是不会绝种的了。

麻雀课文作者屠格涅夫(麻雀作者王希杰)(4)

作者简介:王希杰,武威凉州人,退休教师。喜欢阅读,爱好文学,想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以丰富生活,陶情怡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