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3月7日讯(通讯员 王倩 程守勤 刘敏 记者 杨彦)一年一度的职工体检时间到了,李先生(化名)本是高高兴兴检查去,谁知慌慌张张回家来。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李先生被意外查出食管内暗藏一个巨大的肿瘤。李先生慕名找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施瑞华教授,施主任技高人胆大,采用高超的微创手术,为患者施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将直径10厘米大小瘤子成功摘除。目前,李先生已康复出院。

食管瘤良性对身体有什么影响(食管内暗藏巨瘤无征兆)(1)

意外:年轻小伙无症状 体检查出大瘤子

今年30多岁的李先生(化名)一个月前体检时意外发现纵膈占位,通过胸部的增强CT进一步检查后,医生发现李先生后纵膈占位,怀疑是食管平滑肌瘤。后经超声胃镜检查,发现距门齿22-29厘米处存在巨大粘膜下隆起,隆起处的截面就有4.2厘米×2.6厘米。李某慕名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寻找消化内科主任施瑞华予以帮助。

问及症状时,李某表示“当时查出来我也惊慌,奇怪的是它却丝毫不影响我的食欲,我还一直觉得自己应该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呢!”那么,到底什么是食管平滑肌瘤呢?该院消化内科主任施瑞华解释道,食管平滑肌瘤是长在食管肌层的肿瘤。发病年龄多为20~60岁,而且男性是女性的2~3倍。如果是小于1厘米的食管平滑肌瘤往往是没有症状的,但是如果过大,则会压迫食管,出现吞咽困难。但是也有些患者因为肿瘤长在食管一侧,这种吞咽困难症状会比较轻。

手术:“战斗”危机四伏 “化整为零”巧击破

选择开胸手术可以完整切除肿瘤,但是伤口大,恢复慢;选择微创手术可以尽量减少李先生的痛苦,但是对手术的操作要求会很高。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施瑞华教授团队最终决定为患者施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考虑到食管周围血管比较多,而且术中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穿孔。为防止意外的发生,施瑞华教授团队与胸心外科团队充分讨论、密切合作,胸心外科团队随时做好保驾准备。经过插管麻醉,这场关于巨瘤的“战斗”正式打响。穿过李先生的“食管隧道”,打开“敌军”的“掩护堡垒”,施瑞华教授团队看到一个巨大的马蹄型白色瘤体,与固有肌层相连。

虽然战前已做好周密的安排部署,但是这次“窥探”依旧很惊讶。磨人的巨瘤竟有10厘米×10厘米之大,这铅球大小的瘤子无疑向医生提出了挑战。如何将10厘米的瘤子运出3厘米宽的“隧道”呢?施瑞华主任决定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他把“庞然大物”切成了一片片,再从食管取出。每取出一片,最终将肿瘤完全切除。后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良性肿瘤。虽然李某的肿瘤很大,但是恢复很好,术后9天便开开心心出院了。

建议:微创手术恢复快 定期体检很重要

据悉,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是针对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治疗的一种手术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开胸手术,这种微创切除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它可以完整剥离肿瘤,保持消化道的完整性,同时可以避免手术中出现消化道漏和胸腹腔的继发感染等问题,和传统外科手术有着相同的治疗效果。

专家介绍,食管平滑肌瘤往往多发生于食管固有肌层,也有些会来自食管壁内的血管肌层和迷走的胚胎肌组织。很多情况下,食管平滑肌瘤体积、位置等情况会导致患者并没有特殊的症状。因此针对这类患者,专家指出定期体检很重要,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