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叫吉芬的爵士,向马歇尔这样说,如果面包的价格大幅下降,消费者的购买力上升,多吃了肉类,因而少吃了面包。很明显,这是反需求定律的!

吉芬商品是什么(不要让自己或自己的产品)(1)

一、反需求定律

经济学第一定律是需求定律,大致是这样的,产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而上面这位吉芬爵士,却向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了面包反论,面包价格下降,人民有钱了,所以不买面包而买肉,因此,面包的需求量减少了,这逻辑上是没有错的。

张五常在《经济解释》中给出的结论是,吉芬物品不存在,或者吉芬物品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因此,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不要让自己或自己的产品,成为吉芬物品,而最终被市场淘汰!

吉芬商品是什么(不要让自己或自己的产品)(2)

二、大润发和沃尔码中的吉芬物品

以前,到大润发购物,发现很多新牌子的食用油,比鲁花、金龙鱼价格低一半以上,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牌子又换了,而鲁花和金龙鱼却没有被淘汰,你说,这些物品是不是吉芬物品呢?

吉芬商品是什么(不要让自己或自己的产品)(3)

三、很多品牌不能坚持自己的定位

为什么很多品牌都坚持不了自己的定位?其实都来自零售大巨头的压力,巨头把这些产品当做面包,来吸引顾客买肉!

我今天再提一下定位,

定位的进攻第一原则:我认为是七喜的1/2法则,把可乐切半,把旧的一半留给原来的垄断者——可乐,自己抢占新的一半,也就是垄断非可乐!

定位的防守第一原则:我认为是宝洁的全面拦截法则,自己分化自己,字节跳动的张一鸣就是一个高手!

这段摘自我的这篇文章:《对执意坚持“一鲸落,万物生,一鲨掉,全民笑!”的读者的回复!》

我想说的是,这些在大润发中的新品牌,根本就没有使用定位原则,或者坚持不了自己的定位原则!

吉芬商品是什么(不要让自己或自己的产品)(4)

四、零售巨头一直不断地冲击你的定位

零售巨头冲击的不仅仅是吉芬物品,其实还冲击鲁花和金龙鱼,这些强定位的品牌。巨头用的手段就是贴牌!以前在大润发,会发现很多大润发的牌子,在沃尔码也有类似情况,在京东依然有很多京造的牌子。

如果你相信分化的力量,其实这样的冲击对鲁花和金龙鱼是没有效果的。

_

鲁花和金龙鱼害怕的,不是吉芬物品的冲击,而是分化;同理,阿里和京东害怕的,不是吉芬物品的冲击,而是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