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参加俱乐部的活动,茶歇期间坐在一边休息,目睹了一段很富有戏剧性的表演。

三个小男孩子小凯,小迪和福娃,他们三儿开了一个客栈,小凯是厨师,小迪是店小二,福娃是顾客。

福娃说,“小二小二,我要点菜!”

小迪踱着小碎步,跑到福娃跟前说,“客官,你要点什么?”

“你们有什么招牌啊?报一下”福娃笑嘻嘻的说。

“麻辣牛肉,青椒胡萝卜,鱼”小迪一本正经的回答。

“嗯,那我来一个牛肉吧,快一点!”福娃小脸皱着。

只见小迪手里假装拿了一支笔和本,福娃边说他就边记,像极了饭店里服务员的样子,记完他就跑到小凯那处,说“有人点了牛肉。”

小凯听完,转身就假装去炒菜了,不一会儿就拿了一盘菜(虚拟无实物)给小迪,“好了去上菜吧”。

小迪双手接过“菜”,放到福娃面前,说“客官,这是你点的菜,请慢用”,说完就站在旁边。

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我也玩过这种游戏,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你当爸爸,我当妈妈,他当宝宝,找一个相中的位置,布置自己的家,故事情节随意展开,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什么“宝宝生病了带她去看医生”,“去走亲戚带点什么礼物”,“今天天气好我们一家人出去野餐”,现在回忆起来,当初我妥妥也是一个“戏精”了。

现在我女儿也十分钟爱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家里的小帐篷被她布置成了她的家,会邀请她的朋友们去做客,给布娃娃梳妆打扮,一个人也会念念叨叨给她的小猫上课,而且经常会央求我担任老师、医生或者售货员,配合她玩游戏。

这样看来,似乎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玩角色扮演类的游戏(俗称过家家),这种游戏是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

我想大多数的孩子都有一种共同的玩具——积木,这个玩具孩子几乎是从小玩到大,而被问到“为什么要给孩子买积木玩具?”,家长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出,“锻炼手写协调、培养专注力创造力、拓展思维、开发智力等等等”。

但你知道吗?除了积木玩具,角色扮演游戏对孩子来说同样重要。安‧科第科瓦斯基 《游戏的力量》一书中,将搭积木列为塑造完整童年的十大游戏之一,与之并列的就有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孩子往往能:

1、学习成人世界的生活和规则

孩子玩的许多“过家家”游戏,都是很成人化的,里面的人物角色,要么是爸爸、妈妈、医生、老师等等,嘴里说着童言童语,但他们建构的场景也是成人的社交,这来源于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模仿,虽然他们有时并不能理解背后的意义。

有天下午,我坐在床边整理冬天的衣服,女儿在旁边摆弄她的布娃娃,嘴里说“走我们去买冰淇淋”,说着就往我这儿凑,“妈妈,你可以当超市里的人吗?”“售货员吗?”“对”。

我放下手里衣服,说“你好,请问你想买什么?”“冰淇淋”“冰淇淋5块钱”“我没有钱,我能把娃娃给你吗?”我哭笑不得,虽然女儿没有钱,但她找到了以物易物的方法。

于是,我就趁机教导她怎么样才能赚到钱,比如给妈妈打工,把你闲置的玩具出售,给爸爸按摩服务,都能赚到钱,说着索性我还给了她几张1块、5块、10块的纸币,让她认识钱,逐渐了解金钱的用途。

你看,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就能把社会化的行为非常形象的讲给孩子听。

塑造童年的十大游戏之一(塑造童年的十大游戏之一)(1)

2、促进认知、身体和语言的发展

就像开头的三个小男孩一样,仿佛演了一场微电影,而他们就是导演,

在角色扮演的游戏里,他们能用一堆动物或者人偶构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游戏场景,布置游戏场景时他们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他们花时间计划游戏主题,划分游戏角色。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通过扮演的不同角色表现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了解到不同身份承担的不同责任,比如售货员是卖东西的,医生是看病的,能有效促进孩子认知水平的发展。而且他们丰富的说话神情以及肢体动作,无一不体现孩子在享受游戏。

塑造童年的十大游戏之一(塑造童年的十大游戏之一)(2)

3、锻炼社交能力、获得同伴的友谊

有些角色扮演游戏是孩子一个人自言自语,自得其乐,但大多数的角色扮演游戏需要同伴的参与,几个孩子聚在一起,有的是自己给自己定角色,有的是统一安排角色,有的为了“谁当妈妈”争抢起来,总之,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克服矛盾,解决问题,享受同伴一起玩的乐趣。

我女儿在家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安静的和她的小马宝莉玩,一个人自言自语的,给它们上课,梳妆打扮。

可我们带她去参加俱乐部的活动,她会非常主动地去邀请其他的小女孩一起玩游戏,每次开场白都是“嘿,你能和我一起玩游戏吗?”,于是两个小姑娘就兴高采烈地一个当艾尔莎,一个当安娜,去演幼儿版《冰雪奇缘》了。通过玩游戏,女儿也收获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份友谊。

4、克服某些未知的恐惧情绪

大多数的孩子都怕看牙医,一旦提起去看牙医,孩子那是一万个不愿意,孩子哭天抢地的表现也让家长头疼不已,老母亲在诊所脸的要埋地上了。

之前我带女儿去看牙医,连哄带骗加硬拉才能让她躺着给医生检查。后来女儿有了一只很喜欢的玩偶小猫,她取名叫小灰,吃饭睡觉上学,都把小灰带着,有时我陪她看《牙医》的绘本,就会把小猫放在身边,一边读一边给她演示,为此还买了个医疗玩具套装,让她给她的小猫治疗。

有时她还会要求我躺下,用听诊器有模有样的给我诊治,一本正经的嘱咐我不能做这不能做那。当孩子对牙医的熟悉度与信任感提高后,愿意去看牙医的机会就会大大提高。

塑造童年的十大游戏之一(塑造童年的十大游戏之一)(3)

5、与父母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

陪孩子玩游戏,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是胡编乱造,无聊的把戏,便任由孩子一个人玩,孩子邀请父母参与游戏中时,想也不想便拒绝,殊不知错过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游戏本身就是孩子成长的方式,陪孩子玩角色扮演,孩子是主角,父母是配角,会把平日里父母“严肃”的模样弱化,可以很好的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看到孩子不一样的想法。

塑造童年的十大游戏之一(塑造童年的十大游戏之一)(4)

所以角色扮演对孩子的心智发展是十分有益的,而且,角色扮演在孩子的成长中是无处不在的,妥妥的日常“戏精”,对父母来说,更是要参与到孩子的角色扮演中去。

可以怎么做呢?给父母几点参考建议:

1、让孩子做主角,甘当孩子配角

孩子玩游戏都有自己的主意,父母顺着孩子的想法去玩,不用觉得孩子的游戏不好,设定太离奇,或者不停的打断孩子。如果孩子不知道该怎么玩下去时,你可以增加些情节,打开孩子的脑洞,延长游戏的时间。

我陪孩子玩过最长的一次角色扮演,是她的“恐龙英雄拯救公主”,几个恐龙玩偶放在沙盘里,她有3个小伙伴,我只分配到了2只恐龙,而且我在里面扮演的是大反派。其中我帮她完成的部分,是给沙盘布置了两个场景,划了一条江,一人一半,只有一座桥相连,自己的王国自己布置,有丛林、火山、草原,小小的沙盘上仿佛有960万平方公里,两人你来我往大战三回合。

那次游戏的结局是,火山喷发淹没大地,我和她乘坐诺亚方舟带着公主飞向了新的大陆,相亲相爱的生活在一起。

2、给家里添置角色扮演的道具

推荐其中一种道具—帐篷,轻便、不贵可、布置性强。去年我们家新添了一个小帐篷,是女儿自己选的,帐篷被她布置成了她的小家,小抱枕、小书桌、故事书,甚至还喷了香水,我一打开,哎哟,那个香水味。

在她的小家里,她会邀请我和她的朋友去做客。

3、演绘本故事书

有时孩子可能想不到怎么玩角色扮演,父母可以拿一本经常读的绘本,模仿书中的人物说话,或者把里面的情节用夸张的表情演示出来,其实也是角色扮演的一种,不用想得多么高级和复杂,觉得自己不会,父母在孩子的游戏世界里演一颗不会说话的树都能让他们乐呵半天。

“过家家”不是一些父母眼中孩子幼稚胡编乱造的把戏,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观察和模仿成人是孩子了解社会的第一步,而角色游戏正是让孩子通过模仿、扮演,创造性地反映出他们对世界的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进步的表现,和孩子一起做一个“戏精”吧!

塑造童年的十大游戏之一(塑造童年的十大游戏之一)(5)

*本文图片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