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4日19时,像往常一样,吴爱华正坐在兰州高新区陇星集团的办公室里处理着公司事务突然,眼前的手机响了,一看手机,吴爱华脸上露出了笑容:“女儿打来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吴爱华旅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吴爱华旅行(让自家美满更让)

吴爱华旅行

2013年4月14日19时,像往常一样,吴爱华正坐在兰州高新区陇星集团的办公室里处理着公司事务。突然,眼前的手机响了,一看手机,吴爱华脸上露出了笑容:“女儿打来的!”

“外面下雨了吗?”“哦!下了!下了!还有冰雹呢!”“女儿你不来接妈了!你照顾好我孙子就行了!”……接完电话,吴爱华笑着说:“哎!女儿真孝顺!”

话音未落,吴爱华的电话又响了!“哎!我侄子也来电话了!”接通电话,吴爱华高兴地说:“哦!行!那等会儿你开车来接姑姑吧!”

放下电话,加班到傍晚的吴爱华却显得非常的幸福,她一边兴奋地整理着桌上文件,一边说:“今天工作到底为止,等着回家!”

对于这位50多岁的陇星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熟悉她的员工们,对其充满了尊敬与羡慕。陇星集团一位中层员工说:“我们董事长的工作风格就是:勤奋、踏实、雷厉风行!是我们的榜样!她不仅把自己的小家打理得幸福美满,还带领陇星集团这个大家走到中国暖气片行业的卓越位置!”

“娶了一个老婆,和了一群人!”

今年54岁的吴爱华,是甘肃省民营企业家里众人皆知的女性企业家,由她一手创办起来的陇星集团,不仅是甘肃著名的高新科技企业,还是中国在暖气片生产研发领域走向世界的领军品牌。

对于这样一位女性,社会对其充满了羡慕,自不待言。让许多熟悉吴爱华的人更羡慕的,她还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处在“五十而知天命”的吴爱华,眼下上有90多岁的老母亲,中间有默默支持自己、疼爱自己的丈夫,下有成家不久的女儿、女婿和不满二岁的外孙,加之大家庭里还有6个兄弟姐妹,全家福有40多位亲人。置身这样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不论是从传统文化还是现代社会对家的追求而言,都是非常幸福。

家庭虽大,但却没因人多而产生过大的分歧、矛盾,相反,在亲朋眼里,这却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充满团结和睦的大家庭,而吴爱华在家庭里更被亲人们常说成“汤里的葱花花”,处处少不了。

说起妻子对家庭的贡献,丈夫张亚弟讲了一句话:“娶了一个老婆,和了一群人!”。

此话怎讲?要从吴爱华与丈夫张亚弟结婚的30年前说起。1984年,同在兰州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吴爱华与张亚弟相识相爱,走进了幸福的婚姻殿堂。

结婚不久,这个从小生在兰州城里的姑娘,有次回到陕西宝鸡农村的婆婆家发现,自己的公公婆婆与大家庭里的其他兄弟姊妹们关系很不好,有些至亲的亲人之间甚至冷到不相往来。看在眼里,吴爱华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但从那一刻起,吴爱华心里产生了一个念头:“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我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个家和睦起来!”

这一想法自然得到丈夫的支持。下定决心后,吴爱华就背着自家的公公婆婆,在得闲时主动带着礼物到婆家的叔叔伯伯家里走动,与长辈们接触、聊天,了解之前家里产生的矛盾,给家里的老人做开导工作,看到这样一个通情达理的侄儿媳妇,婆家的的叔伯亲戚们大为感动,纷纷表示要化解之前因一些小事情产生的矛盾,看到希望后,吴爱华和丈夫就进一步抽出更多精力做家内成员的工作,经过一两年的努力,婆婆家亲属间原来紧张的关系很快冰释前嫌,成为一个越处越和睦的大家庭,一直到今天,婆婆家从小到老一家人其乐融融。

难忘妻子为自己送的那顿饭

丈夫张亚弟是一家事业单位的财务主管,妻子吴爱华是陇星集团的董事长,一个搞财务,一个搞企业。这样的分工,想必许多人都已猜到,这个家庭里,丈夫是沉稳、内敛型的,妻子是开放、事业性的。没错,许多亲朋知道,这是一个偏向男主内、女主外的家庭。

讲起这一话题,吴爱华常给朋友说:“没有丈夫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作为一个女性企业家,我的丈夫对家庭日常的贡献,尤其是在照顾孩子、父母等方面,要多过于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处在创业阶段的吴爱华,整天忙着公司的事情,对孩子的教育及丈夫的关心时间不多,而其背后的家庭责任基本全由丈夫张亚弟一手承担。

“比如,送孩子上学、为孩子批作业等,我丈夫比我做的多!”吴爱华说,女儿到现在都说在她的记忆中妈妈和她交流的时候前三分钟会认真的听,后三分钟就开始想工作了。

吴爱华现在回忆起来觉得不起女儿,不过,她现在有了小外孙,对孙子的关心和疼爱真是到了极点,给孙子做营养丰富的稀粥及多种多样的小吃,抽时间陪孙子玩,做游戏、讲故事,女儿看到眼里,高兴的说“妈妈你现在变化太大了。”不过,她的女儿一直很理解她,常说“没有妈妈的奋斗就没有现在这么美好的生活。”

吴爱华虽然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上,但丈夫对自己支持,为家做出的付出,一直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

直到今天,吴爱华为丈夫做的一件事,依然成为夫妻二人每每提起都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那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一天,正忙着企业工作的吴爱华,突然有一天听说丈夫得了痔疮,有时疼起来连办公室都无法离开,次日中午,吴爱华放下工作,亲自为丈夫做了一顿午餐提到丈夫的办公室里,看到妻子提着热乎乎的饭突然来到,张亚弟被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后来,老婆送饭的事儿被单位同事知道后,在同事间广为流传,他们夫妻也成单位同事眼中的好夫妻。

吴爱华说:“我经常对我爱人讲,我特别爱唱《十五的月亮》这首歌曲。把这首歌词改一下也可以唱,咱们家成绩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我在外抛头露面多一点,他脾气很好,任劳任怨,在家里干的活多一些。当别人谈爱人怎么样时,他就会说我爱人是一朵红花,我要当好绿叶。我在家里开玩笑说:你找这个老婆后悔吗?他说:后悔什么呀,下辈子还找你。”

婆婆和丈母娘都夸的好夫妻

尽管夫妻二人一直都比较忙,尽管双方的父母分别在宝鸡、兰州两地,但在孝亲敬老方面,这对夫妻丝毫不含糊,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来承担义务和责任。

吴爱华的婆婆家在陕西宝鸡市农村,她每次去西安都会抽时间去婆婆家看望老人,每次去时都要给老人给些零花钱,并给她带去品种多样的好吃的。婆婆每次都说:“别给我钱了,我有,你又给我花钱买这么多的吃的!”婆婆虽然嘴上说不要,但是心里很高兴。当吴爱华离家走后,婆婆就会把村里的邻居、乡亲们叫到她家,高兴的给他们说:“我儿媳妇回来了,给我带了这么多好吃的,我吃不了,请你们也来尝尝,我媳妇还给我了不少零花钱,谁要是有啥困难,我这老太太还能给你们帮点”。

吴爱华每年春节都要和丈夫一同回老家,如果她实在回不去,她都会安排丈夫每年春节回家陪老人过年,并给老人带上好多从银行换的崭新的人民币,让老人给她的儿孙们发年钱。这样时间长了,村里人都知道,老太太有新钱,一到过年,大家都会到老太太家换新钱,村里人都说,她是村里的小银行。

在宝鸡的婆婆眼里,吴爱华和张亚弟是一对好儿女;在兰州的丈母娘眼里,张亚弟和吴爱华更是一对好儿女。多年来,由于夫妻二人定居兰州,两人但凡有空,都会及时到母亲的住处照顾母亲,给母亲做饭、洗澡,陪母亲拉家常。吴爱华介绍,她90岁的母亲年老记性不好,有些事情重复说好多遍,这时,他们夫妻俩还会认真的去听并和母亲交流,有意提问题,让母亲感到他们说的话很有趣,还不会厌烦。

一旦遇到节假日或较宽裕的时间,他们一家人就会陪母亲旅游,这些年来,几乎陪老人走遍了全国的所有景点,并带母亲走出国门旅游,旅途中都会给母亲讲一些当地的奇闻趣事,让母亲高兴。

吴爱华娘家有六个兄弟姊妹,看到大哥经常因忙于工作而照顾母亲的时间少,她经常会买些礼物,替忙碌的大哥送给90岁高龄的老母亲,当母亲听到女儿给她讲:“妈妈!今天我把我大哥给你买的礼物送来了!”老母亲就高兴地问起了大儿子!

有一次,吴爱华和大哥一起陪母亲时,母亲问起大儿子前几天买的一件礼物,作为大儿子的吴继祖一时愣了起来,看到大哥不知情,吴爱华立即打圆场说:“哥!你忘了,那天你给我打电话让我给妈买的!”听到妹妹的提醒,做大哥的立即会意地说:“对!对!”在兄弟姐妹面前,吴爱华和丈夫张亚弟还是一个非常大度,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合作伙伴。

吴爱华和张亚弟在爱幼方面,也让父母和亲朋刮目相看。吴爱华介绍,他们夫妇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视,从小到大,给孩子灌输两点观念:第一,你要节俭,不要看妈妈的企业大,企业的钱是企业的,不是妈妈自己的,你要有靠自己,当然你的学习我们会大力支持;二是,你一定要关心长辈,你要爱生你、养你的人和你生、你养的人。自从孩子大学毕业后上班后,每年过年,她都会给爷爷奶奶过年钱。

在吴爱华和张亚弟的家里,贴着这样一个家训:孝道为先,亲情奉献,团结和谐,优势互补。

为上千人开创卓越的“大家”

吴爱华和张亚弟除了自己幸福美满的“小家”外,还有着一个上千人的“大家”——这就是甘肃省著名的民营高新科技企业——陇星集团——中国暖气片研发生产的领军品牌。

1990年,吴爱华在丈夫的支持下,迈出了人生中关健的一步,她决定离开舒适的国家事业单位,拿着自己平时积攒的2000元零花钱开了一家水暖经销店,开始了她的创业梦。

1991年吴爱华拿到了国内一家著名暖气生产企业的甘肃省代理权,这时她的三哥吴继信,小妹吴少华也相继下岗失业,她就叫来和她一块干,在她们兄妹三人的努力下,生意越做越好。六年来,她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逐渐把自己的生意扩大到省内各地。吴爱华靠着自己勤奋、执着、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供货商的尊敬,更赢得了客户的青睐。她的水暖店越开越大,营业额节节飙升。

1997年她到北京参加建材展览会时发现了国外进口的新型散热器,这时她的脑海里马上产生了我要生产新型散热器的念头。经商还可以,但干生产型企业难度就大多了。就在这时,吴爱华的父亲忽然病重住院。在西安一家国有企业当厂长的大哥吴继祖赶回兰州,他一边照顾父亲,一边帮助吴爱华筹建公司。

1998年,吴爱华女士在大哥吴继祖的带领下,与全国著名大专院校、研究所联合,在当年研究出了中国第一个内防腐处理系统技术,填补了国内该行业空白,开发了中国新一代散热器——“陇星”散热器,获得五项实用新型专利,特殊内防腐处理技术在2002年被建设部作为“科技成果项目”向全国推广。

目前,陇星集团已经是国内新型散热器的领军企业,产品畅销大江南北。近年,陇星散热器先后走入奥运场馆、首都机场、钓鱼台国宾馆及出口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和世界了解甘肃的一张名片。陇星集团自1998年成立以来,已获得建设部“中国散热器行业名牌产品及优秀企业”、“兰州市优秀非公有制企业”、“兰州名品”、“高新开发区纳税50强企业”、“信用AAA级企业”、“国家免检产品”及“甘肃省名牌产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甘肃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几十项荣誉称号,已累计上缴各种税金近5000万元,捐助兰州市老年公寓、榆中上庄学校等慈善事业上百万元,安排下岗再就业人员及农民工残疾人2500多人次,为兰州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在企业获得众多荣誉时,吴爱华也赢得了众多荣誉。2008年11月荣获兰州“十大优秀女性”提名奖,同时被授予兰州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8年10月荣获兰州改革开放30年风云人物“十大行业领军人物”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兰州市首届杰出创业女性评选“最佳贡献奖”,2013年荣获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2009年6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来到兰州陇星散热器有限公司考察。对陇星集团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走自主创新之路,研发环保节能产品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办企业的历程中,吴爱华一直在思考着深远的问题,家族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可控的股权分配制度也是这个家族企业得以常青的关键。于是,像经营自己的小家一样,吴爱华也为陇星这个家族企业制定了自身企业管理的核心:1、孝道为先,亲情奉献;2、股权结构,逐步完善;3、团结和谐,优势互补;4约法三章,延续不变;5、按岗定薪,按劳取酬。有了这个管理核心,陇星从一个小店发展到今天的企业集团,家族成员从不闹矛盾,现在家族第一代和二代有十多人在企业工作,没有一人离开,这就是陇星成功的秘诀。

在公司,吴爱华经常会和一线的工人聊天、谈心,了解有些员工的家庭非常困难,给这些困难员工们经济上援助。如公司一个员工,家有两个小孩,母亲还有病,十分困难,吴爱华就把自己家里大人孩子的衣服送给他,经常还给他的孩子买书,送玩具。在每年放假回家前,吴爱华都会为这些困难职工的家人送去慰问金。员工们常说:“陇星公司的领导对我们家人真好,家里人让我们在陇星好好干,要对得起领导!”

吴爱华是一个心底善良、热爱生活的人。2013年,岷县发生地震灾害,她带领女企业家协会会员亲临灾区现场,给当地受灾群众送去了食品、衣物及现金。

有一次,吴爱华在开会时认识兰州榆中县山区某校的毛校长,和毛校长交谈后得知,这个学校的学生生活和学习条件十分困难,她回到公司几天都没有睡好觉。为了更详细了解学校情况,吴爱华带了几个员工直接去学校,当她看见三十多个孩子睡在一个二十多平方的集体宿舍,因寒冷冻裂的小手,她的心里难受及了。回公司后,她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和学校联系,很快就给这个学校安装了采暖锅炉和陇星新型散热器。

现在她每年都要资助几个贫困学生。在安排女大学生就业方面,吴爱华做了大量工作,她常说“女人能上大学的都是很优秀的,我们作为企业的老板们,要看到女人的优点,发挥女人的强项,重用女性人才。”陇星公司每年都要招收一定比例的女大学生。她常常给大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女人是能干好事、能干大事的。

2014年5月2日,是吴爱华和张亚弟结婚30年的日子。30年,这对夫妻风雨兼程、同舟共济,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敢、爱岗、敬业、诚信、担当,谱写了一个普通家庭最真实的美,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不仅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美满的“小家”,更为成千上万的人创造了一个卓越的“大家”,为社会、国家贡献了一个走在世界前沿的高新科技企业——陇星集团,自然,他们也成为了甘肃省受人尊敬的民营企业家。(成稿于2014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