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新民社区居民排练秦腔、叭啦鞭等活动。视频由新华社记者马思嘉拍摄

新华社银川1月25日电(记者艾福梅、马思嘉)50岁的李娟从山村搬到城里已经第八个年头了,家乡的土地和老戏台依然会出现在她梦中。逢年过节,她便参加社区秦腔剧团的演出以解乡愁。

“年前社区就组织排练秦腔,要从正月初六一直唱到十三,连唱十几本戏,特别过瘾。”李娟说。在二胡、古筝、长笛等中国古典器乐伴奏中,薄施粉黛的她身穿素色毛衣,指导5名穿着戏服的“小花旦”舞动水袖、流转眼波,不时亲自唱几句戏词示范,演绎这一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戏曲。

在中国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分布在大山中的村落曾水电不通、土路崎岖,李娟就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中国劳务移民政策的支持下,李娟一家于2012年和其他村民一起搬到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新民社区,住进了楼房里。如今,这个社区有9000多名隆德县移民。

李娟说,搬进城后,三个孩子就近上学,如今都在城里找到工作,一家人衣食无忧。

秦腔忘不了唱段(一曲秦腔忘乡愁)(1)

李娟带着新民社区的孩子们排练秦腔。新华社记者马思嘉摄

仓廪实而知礼节。为了让搬来的村民住得安心,新民社区对他们进行电焊、烹饪等免费就业培训,为家庭困难的住户办低保、分配廉租房。“老百姓有积蓄了,心里才踏实。”新民社区党委书记倪萍说。

生活虽然越来越好,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却无法割舍,不少人仍怀念逢年过节家乡社火的热闹与邻里的亲热。

“刚搬来时,最担心的就是不能再和村剧团的人一起唱秦腔。”李娟说。她从小痴迷于秦腔,宁可耽误吃饭也要先唱秦腔。如今,社区成立了更大的秦腔剧团,她不仅年年都是“台柱子”,还收了一批儿童当“徒弟”,拥有了大批“粉丝”。

57岁的邵志瑜是一名秦腔老戏迷。他曾在隆德县崇安乡大慢坡村务农,如今担任社区物管员,兼任社区文化部委员,最近奔忙于各个新春节目之间,活动组织、策划、后勤都离不开他。

邵志瑜身穿衬衫、夹克,皮鞋锃亮,“台上演着家乡戏,周围都是家乡人,越忙越开心。”

“儿子前年参加了社区电工培训,现在在当地一家电厂工作,月收入5000多元,比以前全家种地一年的收入还多。他们在城里买了房,马上就要买车了。”他笑着说。

秦腔忘不了唱段(一曲秦腔忘乡愁)(2)

新民社区活动室内,剪纸、书法等活动红红火火。新华社记者马思嘉摄

他也坦言,自己偶尔会思念故乡。为了寄托“乡愁”,他和一同搬来的乡亲们买来竹竿、红绸、铜钱,做成“叭啦鞭”——家乡的传统舞蹈道具,让年轻人组成“叭啦鞭”舞团,逢年过节登台演出。

社区活动中心其他区域,穿得桃红柳绿的妇女们手拿绢扇,对着镜子排练迎接新春的民俗舞蹈;随着女子手腕灵巧转动,剪刀镂下一地红色碎屑,一幅幅精美窗花摆满长桌;长卷展开,男人们挥毫泼墨,寓意鼠年吉祥的新春祝语铺了一地……

秦腔忘不了唱段(一曲秦腔忘乡愁)(3)

新民社区居民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移民而来,书法底蕴深厚。新华社记者马思嘉摄

9岁的王雅婷跟随父母从隆德县搬来新民社区时才两岁,如今是李娟的“高徒”——穿着粉色戏服、头戴花冠的她举手投足间都是旦角的优雅。“我要和李老师一起上台表演节目了,心里特别激动。”她说。

李娟对爱徒的期望远不止是登台唱戏。“我们离开了家乡,希望这些孩子能把家乡文化遗产继承下去,并且能够不断创新,让家乡文化在城市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