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苏轼,我们就会想起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题目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宋词,是苏轼最为著名的诗词之一,而且一举奠定了其在诗词史上尤其是豪放词史上的地位。

苏轼用这八句诗词道尽了人生(你所不知道的苏轼)(1)

所以当我们提到苏轼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个“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词人形象。但是,这显然不是苏轼形象的全部。除此之外,他的另外一首中秋佳节时曾经备受关注的宋词,代表了其宋词创作的另外一种风格。

那就是他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最后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中国人几千年来共同的愿望和感受,也把“诗缘情”的传统发挥到了极致。

苏轼用这八句诗词道尽了人生(你所不知道的苏轼)(2)

同时,苏轼还有一首宋词,曾把“大江东去”和“明月几时有”融为一首词。且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这首词的题目是《念奴娇·中秋》,用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牌,但是写的却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内容。而且在这首词中,明显有上述两首宋词的词句内容。比如“江山如画”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致;又比如“玉宇琼楼”显然就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变式。

苏轼用这八句诗词道尽了人生(你所不知道的苏轼)(3)

这首词有着典型的苏轼词作风格特征,先是有着阔达的境界,比如“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颇有几分豪放词的气魄和胸怀。在前两句写万里长空皓月当空的基础上,“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写尽明月之华美。而且以“”衬托出当时冷月清冷的夜晚,带给人身临其境般的感受。

而后苏轼用尽一切美好的词语,来表达对于月宫之美的赞叹,“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美丽的月色给了苏轼美丽的触感,尤其是对广寒宫长袖起舞仙女们的描绘,更凸显出诗人的精神世界和追求。“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接着词人的视野回到人间,写出江山之美,可惜的是当时的苏轼被贬黄州,纵然江山很美,却更反衬出朝廷和现实社会的丑陋。

苏轼用这八句诗词道尽了人生(你所不知道的苏轼)(4)

下片一开始化用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写出“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也更凸显出他被贬黄州后孤单凄凉的处境。同时他“举杯邀月”,显然也代表他的精神追求,爱憎之情溢于言表。

饮酒起舞是古人消解愁绪的一种有效方式,李白如此,苏轼也不例外。所以接下来的苏轼赏月、饮酒、起舞,写出一句“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闻风起舞,不要辜负这良辰美景。接下来就是苏轼浪漫的想象了,“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直到最后“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代表了苏轼与庸俗的世俗决然的决心,唯有这“水晶宫里”,才有真正自由的生活,“便欲乘风,翻然归去”才是真正舒适的人生境界。

苏轼用这八句诗词道尽了人生(你所不知道的苏轼)(5)

相比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这首词知名度却低了很多。但是这首词却综合了那两首词的人生境界和情感抒发,的确算得上是一首精彩经典的宋词了。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