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花样年华(花样年)(1)

马瑞琴/文

母校,我于此自小学至初中从师八载有半,朝夕相处,晨昏与共,师生情深意笃。思我母校,处贫甲天下之地,披十年九旱之苦,师生们不以贫瘠而弃,奋发昂扬,树鸿鹄之志,立报国之心;有识之儒,有志青年,戮力追求,肩负赤子之愿望,勇挑教育之伟业。

忆当年,黑屋子,泥台子,里面坐着土孩子,可谓是昔日学习环境的真实写照相同长短的木板,各自架在高低错落的泥台子上构成了课桌、课凳;一排板凳上座率可以载10名同学。教室小容量不大,学生们大多数在校园或操场上;每个人就地圈出一方面积来,握着指头长的木棍,完成作业,便于老师检查。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是学校最欢乐的一天。文艺节目不但吸引着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们,还吸引家长们一同前来观看。节目的内容逐年丰富,参演队伍逐渐扩大,而这支队伍就是上梁公社文艺宣传队的前身。

恩师们的精神、信仰、境界,最终影响着我们的品格的建立和人格的养成。他们的爱心育人,烙印在我们人生中的记忆,美丽而厚重;无数微小的故事,诠释着令人神往而崇敬的生命艺术,他们在我们的脑海中,至今绽放着动人的笑脸。恩师们对生活珍爱的态度、对教书育人的追求和对我们精神家园的守护,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六七十年代,农村学校除了几排平房教室,就是操场,孩子们自学的场所不是太多,大家常喜欢在操场上看书。自由活动时,女孩子们多跳方格,而踢毽子倒是男女生都来,三五成群,而且谁都可以当裁判,一次性能赛出冠亚军,最具竞争性。操场上处处都留下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在敬爱的老师们的带领下,原六一儿童节的演员们成为上梁中学的文艺宣传队。加入文艺队的有:马举举、李小莲、李俊琴、李转花、李莉、李秋合、李转香、李彩霞、李萍花、李国珍、李英、李鱼子、魏彩霞、赵忠孝、魏具州、魏幸福、魏应国、梁三旺、伏勇、(李志强),还有好多同学,随着时光的流逝已经忘记他们的名字了。

最早的文艺宣传队成员,人数就不少,都是各班的文艺骨干;吹啦弹唱的大部分是初中高中的同学,其中陈翠梅是我们的舞蹈老师。后来与中频小学合作演出,花萍老师成为指导者。舞曲有“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阿瓦人民唱新歌”、“闪闪的红星”、“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舞蹈动作以藏族舞、蒙古舞为主。

音乐伴奏最上档次的当属李映楠老师拉手风琴,其次就是高忠荣、王维昌、刘万科的二胡,敲鼓鸣锣响锤摇铃,都是学生操作。

我那时属于淘气的“小不点”,也颇具演艺天赋,老师们很认可;我身兼报幕、独唱、合唱、舞蹈等多项演出,博得同学们和邻里乡亲的喜欢赞赏。

寒暑假及周末,文艺宣传队一行几十人,在老师的带领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不顾劳累地将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节目,送到各个村里,送给兴修水坝的劳动者,送给农田大会战的基建工地,送给田间地头秋收的农民,也送去了我们温暖的关心与深切的祝福。

演出不用搭台,也不受场地限制。演出的节目大多由老师自编自导。剧目以宣传和歌颂毛泽东思想、当时的社会生活及当地的好人好事为主要内容;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独唱、合唱、舞蹈、器乐、诗词朗诵。其中最简单的也最受欢迎的就是快板书。大型节目“我是公社小社员”,将手握镰刀割草的劳动场面,以活泼可爱的舞蹈形式展现出来。节目之间有主持人动情解说来承上启下,展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耘、收获的情景,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告诉人们:劳动艰辛,收获不易,盘中粮食粒粒皆辛苦。生活即劳动,劳动即艺术。

春夏季节农活空闲时,父母会安排我们给猪拔草,我随约莲子、继民子、俊琴子等,提着铲子和竹笼兴高采烈地出门后,直奔中学篮球场。在球场,梁老师和住校生经常来锻炼,随即加入其中开始比赛;梁老师每次跨三大步上篮时,我们就使劲拽着他的衣襟,虽然是围追堵截,但丝毫不会影响到梁老师,他的投篮成功率很高。

一场接一场不知疲倦地打到太阳快落山时,我们才记起铲草的任务,于是乎一溜烟地到柳树下,找几根柳条架空竹笼下面,然后铲几把苦苦菜、葛蒌及其它野草覆盖上。家人们看我们满载而归,会很关切地说一声“赶紧吃饭!”

假期除了演出,还要帮着家里挣工分。生产队长任命来余学长带领着我们,主要干打胡基(犁田时翻起的土疙瘩)、照看未成熟的豆角、捡麦穗、挖洋芋等,最难完成的农活是捡牲畜粪便积肥。来余学长无论学习、干事都非常认真,给小伙伴们分配任务,俨然一副领导者,按标准严格检查验收,先完成者可早回家。

上梁中学虽偏居一隅,但恩师们为求国之富强,以数间土屋艰苦奋斗,历经几年几代,振兴了教育事业。其贡献不可磨灭,其功其德,有史可鉴。哺育留美之才,教成国之栋梁,培养劳动之人;奉拳拳寸草之心,报眷眷国家之惠。

尽管当时物质生活极其匮乏,但我们的精神生活却非常富足。学校领导对校园文艺很重视,时常会举办一些文艺活动,给文艺队冠名 “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让我们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节目,每逢元旦、五一、十一,都要登台演出。届时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同学们观看了精彩的演出后,很是心潮澎湃。

当年中学文艺队的演出内容,虽然很“土”、很“本色”、很“革命”、很“单纯”,但它却表现着青年学生健康向上、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而那些歌颂祖国、热爱家乡、赞美劳动、追求理想的文艺元素,始终源源不断赋予了校园文艺以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每逢春节,文艺队的学生也成为村里社火队的主力军。一般都是双人舞狮开路,来余学长手握桨板,带领船队和秧歌队紧随其尾,前后左右簇拥着熙熙攘攘观赏的人群;叫好声、掌声此起彼伏,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喜不自胜。一派热闹非凡、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上梁中学的文艺宣传队,在物质基础匮乏的特别时期,为四乡八村的人民群众奉献了一场场、一份份丰富的精神大餐,同时展现了上梁师生们的时代精神风貌。

那时文艺队最亮丽、最受欢迎的是少数民族舞蹈,那鲜艳的服装、那优美的音乐、那舒展的舞姿,比如藏族舞“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阿瓦人民唱新歌”、“闪闪的红星”。合唱“军民大生产”、“绣金匾”、“南泥湾”都是保留节目。其中藏族舞标志动作“跳旋子”,我们谁都能旋上几把,因为那衣袖半穿的服饰,侧翻扬臂的动作,太像人们干农活儿时的动作了。这些民族歌舞流传至今已成艺术经典,深受几代人的喜爱。由余克炎老师编剧、裴克义老师导演的时代剧表演唱“五个婆婆学毛选”“蚍蜉撼大树”等剧目,将演出推向高潮。

每当演出结束之后,我们的任务更重,忙着收拾道具、打扫舞台、卸妆。特别是那个时期化妆是油妆,没有卸妆油,皮肤根本清洗不了,没办法就用肥皂洗,而肥皂的效果也不好,就使劲擦;确实没有肥皂就用“碱面子”搓洗……不知情的人以为我们这些队员们有多轻松,整天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多高兴,其实我们主要任务除了学习,排练还得利用课余时间,星期天也没闲着。许多队员为了去学校排练,受了父母多少不解和责骂:“人家孩子星期天帮家里砍柴、种地做家务,你却没日没夜在学校演什么戏,又没赚到一斤口粮!”尽管家里不理解,但我们还得坚持每天晚上排练。别人都下晚自习了,可我们还在教室里排练,老师也不例外;特别是李映楠老师,既要组织排练,还要拉手风琴,付出了很多辛劳。

记得有一年春节前,县文化馆领导来我校观摩了文艺演出后,很满意,指定我们的节目要去县里参加比赛。学校领导也很重视这次比赛,筛选出几个经典的民族舞去参赛,如“洗衣舞”。为了克服无钱买道具之难,我们就想办法用竹子削成“剑”,涂上白涂料,再用红丝线做剑绦。一切都准备就绪等待通知。去县文化馆大剧院汇演的前一天晚上,老师们带领大家提前赶到县城南门,住进了一家客栈的大通炕铺,当时心情非常激动,讨论很热烈,因为是第一次进县城,谈天说地到很晚才休息。

第二天演出非常完美,我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和领导的一致好评,最终获得了一等奖!颁发奖牌时掌声雷动,我们的心情更是难以言喻,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脸上露出了高兴与自豪的笑容,我们每一个人更是充满及激动与自豪,在那一刻,所有的付出与辛苦都是值得的!

文艺队后期排练的样板戏,是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以戏剧为主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其代表性的作品有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剧目。王海兰老师扮演的铁梅非常完美,还有扮演李玉和、杨志荣、少剑波、小常宝等角色的都很成功,常常赢得热烈的掌声与喝彩。

忆往昔峥嵘岁月,同学相伴三五载,恩师耕耘数十年,时光如隙,离别几十秋;看今朝人生如歌,星移斗转,天各一方,数次望月思故旧,几番凭栏入云烟。

曾记否,书生意气,耳畔回旋;激扬文字,翰墨未干。读诸子百家,习文韬武略;与李白比醉,跟放翁聚宴;重温先贤忧国忧国之情怀,感念当今英烈献身之精神。思之悟之,难以忘怀!

后记: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因时隔久远,诸多童年往事中及文艺队参演者姓名,恕我无法一一想起,敬请谅解!若有能记起的提个醒,便于增添;还因本人才疏学浅,如有叙写表达之不当处,恳请斧正!

(作者系上梁中学小学部1977届,初中第八级,高中第四级学生。固原市税务局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