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东南亚既是贸易、能源运输的要道,也是大国竞争的前沿。2018年,东南亚地区各国一方面既忙于处理自己的问题、努力展现传统活力,另一方面也要在种种地区与国际议题上权衡并介入,有得有失。

东南亚这几年的经济增长形势总体不错,2018年同样如此。就前三季度而言,越南经济增长率为6.98%,菲律宾为6.3%,印度尼西亚为5.17%,马来西亚为4.7%,泰国为4.3%,新加坡为3.6%。相比2017年3%的世界平均经济增长率来说,大部分东南亚国家都要高出不少。

各国的政治版图悄然发生变化。马来西亚和柬埔寨举行了大选,92岁高龄的马哈蒂尔15年后重新出任马来西亚总理,而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掌权的洪森则通过大选继续执政。在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因病去世,阮富仲兼任国家主席,“四驾马车”的领导体制历史性地变成了“三驾马车”。在新加坡,通过选举出人民行动党的新高层,财政部长王瑞杰可能成为第四代领导人。泰国和印尼则开始忙着准备明年的大选,泰国军政府如何还政于民?佐科能否在印尼再度执政?这些或将成为影响地区局势的重要问题。

持续高涨的移民潮(新民环球年终特刊⑩)(1)

图说:10月22日,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演习 图GJ

虽然东盟2015年底就宣布建成东盟共同体,但内部的经济统合与政治关系仍然时有龃龉,并影响到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政治上,马哈蒂尔上台后的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因为海界问题发生了争执。经济上,以东盟为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虽然已提出多年,迄今仍未达成协议。11月东盟峰会期间举行了RCEP领导人会议,但明年能否完成“临门一脚”仍属未知。

大国关系中,虽然美国优先关注朝核问题,但仍不忘在东南亚体现军事存在。年初派出多年来的最大阵容参加在泰国举行的“金眼镜蛇”多边联合军事演习,9月30日又派“迪凯特”号驱逐舰进入中国南沙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与之相比,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显然更加符合东南亚国家的自身利益。11月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分别访问菲律宾和新加坡,不但进一步稳定了南海局势,而且巩固深化了中国与东盟间的“一带一路”合作。临近年底,缅甸又宣布成立昂山素季亲任主席的实施“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让人对明年中缅关系的更上一层楼多了份联想与期待。

本文作者李开盛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