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送我上青云上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1)

《红楼梦》第七十回,大观园诗社以柳絮为主题填词,众人都咏叹柳絮的漂泊无依,流露了太多颓唐和伤感,林黛玉的柳絮词更加满是凄清的伤感,寄人篱下,无人可依的悲哀。尤其是“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恰似柳絮任风摆布。无可奈何春将去,谁能将命运改写?

薛宝钗认为林黛玉的词太悲,她要翻缠绵悲戚的案。她说:“依我的主意,偏要把它说好了,才不落套”。于是她反其道而行之写了这首《临江仙 柳絮》。她独出心裁,偏不提命薄,她的柳絮,没有落入流水,没有堕落泥尘,而是借助好风,扶摇直上青云。

好风送我上青云上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字面意思是柳絮凭借风力,飘上高空。含义是凭借他人的力量,自己更上一层楼。如果一定要选边站,我选择褒黛贬钗。但是我仍然认为这是很有魄力的佳句。宝钗就是与众不同。你们唱悲观低调,我却要乐观高调。然而,谁能送她上青云?高调不能改变悲剧的命运。作者先让她登高,再让她跌重。柳絮飘上青云又如何,实际隐含着讽刺意味。

正确理解薛宝钗的《咏絮词》,有助于我们读懂薛宝钗。理解她的词,必须看其产生的背景。柳絮和桃花意味着美好的春天即将逝去,众姐妹青春已逝,即将面对人生飘浮。美好就要散场了。大家最后聚在一起写诗词,本回充满了悲伤。

好风送我上青云上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3)


诗词是艺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些人却一定要把艺术还原为生活。许多人把这句话视作宝钗一心争当宝二奶奶野心的露骨表现。在他们看来,风就是那万恶的封建势力,青云就是登上宝二奶奶的宝座。又说薛宝钗踌躇满志,野心勃勃。但是,历史是无情的,她尽力地挣扎也挽救不了封建家族覆灭的命远。这未免有失公允。《临江仙》不是政论诗,不可以这样读。

薛宝钗希望挣脱命运,能够来一阵好风,让她借力直上青云。奈何本质是柳絮,终究难逃命运的轻薄。其实宝钗对挣脱命运束缚的渴望不能算野心,充其量是一种内心的希冀与渴望。其实上了青云又如何?柳絮毕竟是柳絮。它随风飘荡与黛玉所说“嫁与东风春不管”一般无二;“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貌似洒脱,实为认命。与黛玉随尔去,忍淹留别无二致,毕竟都是在咏柳絮。

好风送我上青云上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4)


把这理解为曹雪芹刻划人物的手段之一也未尝不可。这首词表现了宝钗性格中豁达、乐观的一面,这是对未来命运的祈祷和希翼,是对幸福的向往和憧憬。然而封建时代的女子,不能主宰自己命运,把幸福未来寄托在好风上,不过幻想。

好风送我上青云上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