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第一百一十六课 分析说明方法的共用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作文训练(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1)

网络图片

一篇说明文很少仅用一种说明方法,会同时运用好几种说明方法,有时以一种为主,其他几种为辅;有时是几种方法共用,几种方法平分秋色,无主次之分。

例如《假如没有灰尘》一文,共用了引用、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四种说明方法。

请看范文

睡  觉

①睡觉是一种睡眠状态。睡觉是每人每天都需要的。大多数人一生中的睡眠时间超过生命的1/3。但是,睡眠的确切定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着不同的内涵。最初,法国学者以为:睡眠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需要,使感觉活动和运动性活动暂时停止,给予适当刺激就能使其立即觉醒的状态。后来,由于人们认识了脑电活动,因此又认为:睡眠是由于脑的活动低下,给予适当刺激可使之达到完全清醒的状态。

而近些年的研究认为:睡眠是一种主动过程,并有专门的中枢(shū)管理睡眠与觉醒,睡时人脑只是换了一个工作方式,使能量得到储存,有利于精神和体力的恢复。恰到好处的睡觉是最好的休息,是维护健康和体力的基础;不会睡觉可以给人带来一系列的机体损害,包括思考能力减退,警觉力与判断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看起来,睡觉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何睡觉,怎样睡觉是更值得我们注意的。)

②我们要注重睡觉姿势。最好的睡觉姿势应该是向右侧卧,微曲双腿。这样,心脏处于高位,不受压迫;肝脏处于低位,供血较好,有利新陈代谢;胃内食物借重力作用,朝十二指肠推进,可促进消化吸收。同时,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呼吸匀和,心跳减慢,大脑、心、肺、胃肠、肌肉、骨骼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氧气供给。

③掌握最好的睡觉姿势,不等于过分地拘泥自己的睡觉姿势。因为一夜之间,人往往不能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睡到天明,绝大多数的人是在不断变换着睡觉姿势到天明的。强行自己的睡觉姿势就等于给自己施压,反倒不利于休息。有专家曾说过,一个正常人睡觉姿势一夜之间大约要变换十几次,甚至更多次。不断变换睡觉姿势,更有利于解除疲劳。

④有人习惯于饭后马上睡觉,其实这样非常不好。因为刚吃完饭,胃内充满食物,消化机能正处于运动状态,马上就睡觉,会影响胃的消化,不利于食物的吸收。同时,饭后脑部供血不足,如果立即上床睡觉,很容易因大脑局部供血不足而导致中风。另外,入睡后,人体新陈代谢率降低,易使摄入食物中所含热量转变为脂肪而使人发胖。另外,有的人为了饭后能马上睡觉,睡得好,睡得实在,竟然在饭后服药——促进进入睡眠状态的药。这种用药物促进饭后马上睡觉的习惯更是不妥。因为有些药物的腐蚀性较强,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黏膜,导致食道溃疡。总之,为了不影响身体健康,饭后不应马上睡觉。

⑤现在,有些人渐渐喜欢人工白昼的睡觉方式——开灯入眠。这种习惯很不好。一些医学科研人员研究证实,入睡时灯光越亮,越抑制人体内一种叫褪(tùn)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的分泌,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血压下降,心跳率减慢,心脏得以喘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加强,消除疲劳,甚至还有杀死癌细胞的效果。但是,大脑的最大特点是,只要眼球一见到光源,褪黑激素就会被抑制闸命令停止分泌,使得人体免疫功能降低。

现在,许多人喜欢上了夜生活,这也许是一种人工白昼的睡觉方式。晚上或工作或学习或娱乐到后半夜,大部分时间改在白天入眠,即使是挡上窗帘,也不会有夜晚的感觉,眼球难免不受到光感的刺激。人工白昼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忽视,由于强光的反射,使人难以入眠,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致使精神不振。(据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有2/3的人认为人工白昼影响健康,84%的人认为影响睡眠,同时也使昆虫、鸟类的生殖遭到干扰。甚至昆虫、鸟类也可能被强光周围的高温烧死。)

⑥塞万提斯说:“身体健康、起居有节,能延年益寿。”人们需要睡觉,睡觉非常重要,但如何睡觉,怎样睡觉,确实更值得我们注意。学会睡觉,掌握睡觉的规律,强健身体,我们就会更好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课解题]全文运用了下定义、作比较、引用、列数字、诠释和举例子等六种说明方法。

[精辟讲解]第①自然段首句用了判断句,“某某是什么”的公式,揭示了睡觉的本质属性,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第③自然段“强行自己的睡觉姿势……”和“不断变换睡觉姿势……”明显是在作比较。第⑥自然段引用了名人名言,旨在强调会睡觉的重要。其他的几种说明方法,如第⑤自然段的“2/3”、“84%”是数字说明方法。第③、④自然段“因为”是因果关联词,对上文作了解释说明,是诠释说明方法。第⑤自然段括号里是列举了一个事例,运用了举例子说明方法。

本课思考题

1.第①自然段括号里用了“但是”转折关联词,使括号里的句子成了 ,起 作用。

引点:“但是”是转折关联词。

2.文章的结构正确的一项是( )。(注意:“|”是分大段,“‖”是分小段。)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引点:可考虑此文是不是总分总结构关系。

3.本文说明的中心即所写内容是: 。

引点:借用第1思考题,考虑其下句中的关键词语。

4.文章结尾的作用是 。

引点:开头写的词句在结尾是否又类似地出现?结尾对全文内容是否作了简要概述?结尾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是不是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5.第③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

引点:有的中心句在段首,有的在中间,也有的在段尾。

6.不会睡觉的坏处是什么?

答: 。

引点:注意用原句回答。

7.如何睡觉,怎样睡觉好?

答: 。

引点:借用第2思考题,可考虑用每一小段的中心句来回答。

8.第③自然段的“往往”一词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答: 。

引点:删掉“往往”一词,会给人“总是”的感觉。

9.第①自然段主要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答: 。

引点:注意1/3;主要讲了睡眠的内涵。

参 考 答 案

第一百一十六课

1.过渡句,承上启下 2.C 3.如何睡觉,怎样睡觉。 4.照应开头,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5.不断变换睡觉姿势,更有利解决疲劳。 6.可以给人带来一系列的机体损害,包括思考能力减退,警觉力与判断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7.注意睡觉姿势,饭后不应马上睡觉,不要养成人工白昼的睡觉方式。 8.不可以。“往往”在这里表示因某种情况,人时常不能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睡觉到明天,“时常”不等于“总是”,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9.列数字 诠释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作文训练(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2)

指导老师张士连

作者简介:张士连,74岁,曾经是一名军人,七十年代初复员转业到油田,原吉林油田井下作业工程公司特车队政工干事。现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士联作文公益教育促进会会长,2000年从企业内部退养后,致力于辅导中小学生语文(作文与阅读)。期间,整理、总结、创新了“作文八种结构法”,获得了国家专利。继《士联作文教学》《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上、下卷)《话题作文与阅读》(上、中、下卷)《阳光童话林》《作文早入门》之后出版的第六部著作。目前新出版的中小学阅读读本共20多万字,分为“情真意切散文篇”、“写人叙事记叙文篇”、“引人入胜童话篇”、“观点鲜明议论文篇” 四个部分。关于本书的定位,诚如作者所言:“本书既是文学读物,又是作文导航。在指导读者读写要点与读后答题的同时,教你读与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