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说起肝脏,真是一个勤劳的器官。

它夜以继日、安安静静地工作着。它是如此重要,我们却很少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它不像心脏、肺、胃等器官,一言不合就让你“心惶惶”“咳不停”“反酸水”。很多情况下,即使肝脏“感觉不好了”,也不吭声不抱怨,因为肝脏里面没有痛觉神经,难以直接向神经中枢传达信号。这意味着轻度肝脏损伤和早期肝肿瘤没有任何症状,易被忽略,真到发现时已是肝硬化甚至肝癌!

当然,无论是肝炎患者,还是健康的人群都不必“谈肝炎色变”,了解科普常识,有助于做好自身防护,远离疾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小心肝”呢?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肝炎是全球人类健康的威胁,肝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截至目前共发现有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病毒,随着疫苗的广泛应用,甲肝,乙肝病毒在逐渐实现逐个击破,抗病毒药物大幅提升了丙肝治愈率。然后最晚发现的戊型肝炎病毒(HEV)一直严重被忽视。

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等特点。很多情况下,只有少数慢性肝炎(乙肝和丙肝)感染者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少数感染者会寻求治疗。

哪些危险因素易伤肝?

01

病毒感染

某些病毒特别喜欢肝脏,它们叫做嗜肝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戊型肝炎病毒(HEV)等。

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有90%有HBV感染的背景,因此有效防控HBV感染是预防及减少HBV相关肝病的重要措施。HCV通过血液传播,特别是静脉吸毒、纹身以及应用血制品,都是感染HCV的重要途径。

02

寄生虫感染

近年来中华分支睾吸虫(肝吸虫)的感染有所增加。肝吸虫常寄生于淡水鱼体内,也可寄生于深海鱼如三文鱼体内,食用被污染的生鱼等,会导致肝胆系统疾病,甚至引发肝胆系统癌症。因此,食用生鱼片时,一定要注意是否通过严格的检验。

03

代谢相关疾病

肥胖可以引起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糖尿病不仅会造成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还与肝肿瘤的发生相关。

04

酒精

酒不等于酒精,但长期大量饮酒,一定会摄入大量酒精,长此以往,必定造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等。

05

药物

很多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某些处方药,如抗结核药、降胆固醇药、化疗药等,在使用时,应密切观察肝功能变化,及早发现药物性肝损伤。

非处方药如感冒药中,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应用剂量较大,也应该关注。另外,建议不要使用功效和副作用不明确的中草药。

解锁护肝的正确姿势

接种肝炎疫苗

2022.07.28

想要保护好自己的“小心肝”,关键在于预防,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疫!苗!

目前,在5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中,甲肝、乙肝、丁肝和戊肝这4种病毒性肝炎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其中,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已经纳入我国第一类疫苗,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

避免不良行为

2022.07.28

预防乙肝丙肝,以下行为要警惕:

①要慎重使用各种血液制品,避免到不正规诊所治疗。

②在注射药物时,一定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③在使用医疗器械时,一定要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④避免到不正规的纹身店或美容机构消费。

⑤私人物品单独使用。

⑥对于感染乙肝病毒的备孕妇女,可根据体内病毒量,选择在孕期使用抗病毒药物阻断母婴传播。

⑦青少年要接受正确的性教育。

甲肝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感染,常见的是经水、食物或日常接触传播,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一定要注意!

①勤换衣服、勤洗澡,勤晒被褥。

②牙刷等私人物品应避免与他人混用。

③应特别加强饮食卫生,如外购的肉类熟食,必须充分加热后再吃,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管住嘴迈开腿

2022.07.28

脂肪肝常常伴随着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或者痛风等慢性病,改善膳食结构和加强体育锻炼是关键措施。

重点控制脂肪的摄入。

①少吃动物脂肪、油炸食品和甜食。

②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多喝牛奶、多吃大豆、多吃鱼类等。

③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

④避免饮食无规律,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改掉吃夜宵、吃得快、吃零食等不良习惯。

⑤杜绝饮酒,因为酒精是引起酒精性肝病的唯一原因,同时也是激发其他慢性肝病发作的主要诱因。

迈开腿,规律作息也很重要

运动可促进肌肉消耗更多的热量,从而加速脂肪代谢,减少之前储存在体内的脂肪。

①根据身体状况选择一种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一周3次~5次,每次坚持30分钟以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②锻炼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药莫乱吃

2022.07.28

药物性肝炎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肝炎)。

①改变中药无副作用的陈旧观点,重视中药肝毒性的可能。

②避免长期或大量使用有肝毒性的药物。

③在用药时一定要遵医嘱,医生要做到个体化用药。

④慎用保健品。

重视体检和复查

2022.07.28

健康人应每年做一次全面体检。

已有慢性肝病的人群建议3个月~6个月复查一次。

已经有肝硬化的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

复查的项目应包括肝肾功能、血常规、肝脏彩超、肝脏硬度弹性检测等。

35岁以上的患者还应加查肝脏肿瘤标志物。

文 |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胆内科主任医师 胡和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 马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 殷国志

来源 | 大众健康

转自 | 健康中国,内容略有删减

淋巴循环不好用什么调(这个器官太重要)(1)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