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城南旧事》中,英子和“张丰毅”,是一对不敢当众相认的朋友。

《城南旧事》中,有个故事,叫《我们看海去》,在这个故事中,英子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认识了新的朋友。

因为英子要上小学的缘故,他们一家人搬到新帘子胡同。爸爸妈妈对英子的爱没有变,好保姆宋妈对弟弟的悉心照顾也没有变。

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且读且悟(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1)

但英子的朋友变了。

上次我们讲到,英子的好朋友,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和孤儿妞,在英子的带领下母女相认了,却不料,老天爷用一场大雨夜的车祸,又带走了她们。

那段时间,在厂甸小学上学的英子,刚好读到一课书,叫《我们看海去》。回到家后,她很开心地为爸爸妈妈朗读这一课,声音清脆,童声稚嫩,非常惹人喜爱。

爹妈和宋妈听了又欣慰,又打趣她:你知道海是什么样的吗?

英子嘴一撅,傲娇地说:反正我知道。

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且读且悟(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2)

英子可以说是很幸运的女孩子了,因为在家倍受宠爱,所以她总是能很自信、很勇敢地说自己的想法。

有一天放学后,一群住在新帘子胡同附近的小男生,是英子的男同学,他们组队踢足球。英子被他们的欢声笑语吸引,一出来,却霸气地赶他们走:我妈说了,别在我们家门口踢球。

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且读且悟(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3)

英子的这几个男同学不得已,挪过了几米地方踢球,球却被其中一个孩子,踢到了对面一块长满草的空地上。

因为是没建造房子的空地,小草疯长,远远望去,草竟有一人多高。

几个男孩子面面相觑,都推说那空地闹鬼,谁也不敢去找球。

英子也不知怎么了,胆大可大了,单枪匹马就往空地里的草丛找,地方荒凉又空旷,球自然找不到。

可转眼,她就在一处被东西压弯草的地上,发现一个铜茶盘和一个小钟。

由于家教好,英子只是看了看,就空手而回了。

入夜后,她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喜欢默默地听大人们唠嗑。只听见大人们说最近附近闹贼了,有人丢了一个铜茶盘和小闹钟。

英子听了若有所思,但是什么也没说。

上次男同学丢失的球还没找到,英子放学后,又一个人到草地上找球。偶然看见一个厚嘴唇、长相端正的男人(张丰毅扮演),他正蹲在地上,见到英子的那一刻,他比小女孩还慌张。

直到他确定英子是一个人前来的,才算镇定了下来。

看得出来,“张丰毅”其实很喜欢小孩子,英子也确实很讨人喜欢。

他让英子猜测他在这里做什么,英子不懂,过了几秒,她恍然大悟地问他:“你是来拉屎的吧?”

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且读且悟(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4)

这个片段也诞生了最富有童趣和搞笑的表情包。

“张丰毅”与英子,可以说是一见如故。他们聊天都直接聊学校和成绩,这一点和现在很多大人小孩子见面时的开场白,很不一样。

后来我才知道原因,当“张丰毅”听说英子在厂甸小学上一年级时,眼睛都亮了。他说他弟弟也在厂甸上学,今年高小毕业了。

离别时,他把帮英子找到的球拿出来,当然没忘记嘱咐英子,别把她今天发生的事,告诉家长。

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且读且悟(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5)

这一点,英子可不难做到,之前人人都说惠安馆的秀贞很吓人,不可靠近,英子也是偷偷去找她玩的。

英子怪可爱的,洗完脸,又用洗过脸的水,直接给那个小脏球“洗澡”,无意中,她又听到大人们在聊附近丢东西的事。

宋妈看了用过的脸盆,水脏得不忍直视,不禁说起英子来。

可英子却像个小大人一样责怪宋妈:“人家丢了东西,你还说热闹。”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英子的性格,她不会幸灾乐祸,她也不喜欢说三道四。这也是她没在在大人面前,供出小偷的原因。

由此可见,善良是好事,但首先得先有一套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大人懂得偷东西是违法的事,就不会觉得把小偷供出来是“说三道四”,但英子毕竟才刚上小学,她就是直接不想说出她朋友的事。“张丰毅”还是一如既往地躲在老地方,英子一放学就来草地上,跟他会面。

“张丰毅”说:“我小时候书没念好,我弟弟有出息,年年考第一。人说了,长大了要漂洋过海去念书。”

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且读且悟(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6)

想读书却没钱的事,从来不陌生,别说是当时的民国,就是现在,也有很多朋友是半工半读的。

在现实面前,“张丰毅”早就被打败了,他直言自己没钱,家里却还有生病的妈妈要供养,再加上弟弟成绩优秀,怕他的前程也被耽误。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为了生病的母亲和学习成绩好的弟弟而当小偷的人,让我想起《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他则是为了不让姐姐的孩子饿死,偷了面包,然后被抓,一再逃跑,不断加刑至19年。

这是两个让人读了,会分别感到心酸的人物。做小偷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他们没有受到的良好教育,让他们在感觉走投无路时,以为盗窃是唯一的出路。

看得出,小偷的良心一直因瞒着家人偷盗而不安,他问英子,: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英子说:“人太多了,我分不清好人还是坏人,也分不清海和天。你分得清海和天吗?”

英子告诉“张丰毅”,他们有一课书,叫《我们看海去》。

“张丰毅”也告诉英子:总有一天,你能分得清好人与坏人的,也分得清海和天。

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且读且悟(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7)

尽管猜得出这位朋友可能是小偷,英子还是喜欢和他聊天。她的爸爸很忙,妈妈在家照顾孩子,她总是自己出来找朋友玩。

当她第四次来空草地上,却没看到小偷,只见石头下压着一个包袱。

这个时候的小偷,已有一点警觉,但是他收不了手。只是经常不在这里,也不知道躲在别处的哪里。

英子无聊,便拿了一个小铜佛在手上把玩,上次不熟,小偷送她东西时她反而不肯拿。

半路上,她遇到一个摇拨浪鼓、收旧货家当的男人,男人要向她买铜佛,英子大方地送给了他。

她根本不晓得东西的价值,还有问必答地指给他看了小铜像的藏匿之处。

后来她才知道,这个摇拨浪鼓的人,是便衣警察,已经在附近蹲守好几天了。

过后,在高小毕业典礼上,带父母参加活动的英子,意外看到“张丰毅”,他作为第一名的家长上台领奖,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芒,弟弟果然是他的骄傲。

英子对他们的兄弟情很是羡慕,一直尾随他们,却不上前打扰他们。

英子第五次见到“张丰毅”时,他心事重重。

“小英子,我问你,你昨天有没有动过这包袱?”

英子说她没动,他还是说,他不能再在这里待下去了。

英子听了也是一脸惆怅。

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且读且悟(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8)

那一天终于到来了,警察抓住小偷的时候,也是英子告别朋友的时刻。

新帘子胡同口那天特别热闹,几个巡警向胡同口的荒草地走去,都一幅志在必得的神情。英子听宋妈说“逮住贼啦!”也想看个究竟,这个时候的英子,担忧多过好奇。

最后一次见到小偷朋友时,他的手被绳子捆住了,巡警们押着他走。他慌乱的眼神在人群中搜寻英子,英子则死死捏着宋妈的衣袖,半遮着脸去看“张丰毅”。

她比他还愧疚!英子是富有的,她富有同情心。

因为有群众在一旁议论,是因一个小姑娘才破的案。这一段,看哭我了。

短短几秒,是英子和小偷之间,友情最后的对视,隔着人头攒动、议论纷纷,他们是一对再也不能相认的朋友。

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且读且悟(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9)

人做“坏事”,受教育、环境、人生际遇等因素影响很大,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很容易走偏。所以,家长们每天多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每天接触的朋友,适时引导,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城南旧事》中的小偷,他不是为自己享乐而成为一个贼,他为他母亲的健康发愁,为他弟弟的前程做打算。

只可惜,只要人生有捷径,捷径很快会变成唯一的路。如果他选择的还是歧途,对人生的影响将会贯穿一生,可悲可叹!

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且读且悟(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10)

原著《城南旧事》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写的是她的童年生活。

1983年,已故导演吴贻弓把《城南旧事》拍成了电影,至今评分高达9分。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那首《送别》,可以说道尽了人生的真谛: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离别。

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且读且悟(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11)

小说本身的故事和笔触就十分精彩,保留了一份难得的童真,还有电影中没有拍出来的章节,是小学生必读的课本。

但我认为,这本书适合任何年龄段的朋友读。#寒假中小学生必读书目##名著导读#

,